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課件:《洋務運動》

字號:

課件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一種預計和構想,在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課件是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huán)節(jié),巧設課件,激發(fā)興趣,可以給歷史學習動力。為大家準備了以下課件,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一:《洋務運動》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及對洋務運動的評價等歷史知識;通過對洋務運動的作用的客觀分析,提高學生運用辯證發(fā)展的觀點看待歷史事件的能力。
    過程方法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的方法,感知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辦洋務以維護清朝封建統(tǒng)治為目的,進而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民用工業(yè)、籌劃海防、興辦新式學堂培養(yǎng)人才,雖未達到富強,但卻使中國邁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養(yǎng)學生史論結合、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歷史知識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使學生認識到洋務派既要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又阻擋不了外國的侵略,結果導致洋務運動的破產。洋務運動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對本國封建經濟起到了一定的解體作用,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洋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如何正確的評價洋務運動,理解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三個圖片(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運動)。
    2、根據(jù)三幅圖片講述: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又受到太平天國運動的沉重打擊,統(tǒng)治已是風雨飄搖,面對殘酷現(xiàn)實,統(tǒng)治集團內部出現(xiàn)了分化,在19世紀60年代,出現(xiàn)了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自救運動。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洋務運動》。
    3、釋題。
    《洋務運動》是第二單元的第一課,第二單元是近代化的探索。所謂近代化,即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尋求新的出路的過程。
    同時結合目錄了解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新課
    1、組織學生欣賞一段關于洋務運動的視頻。
    2、學生閱讀課本,完成自學卡。
    (1)什么是洋務派。
    (2)洋務運動(時間、代表人物、目的、性質、結果、標志)。
    (3)洋務運動的內容。(表見后面)
    3、檢查自學效果。(幻燈片出示)
    近網上流傳一本新編歷史劇《洋務運動》,請根據(jù)教材知識,判斷下列劇情是否符合歷史事實,如有錯誤,指出錯在何處。
    劇情1:在乾清宮,慈禧召集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倭仁等大臣商討國事,李鴻章提出要修鐵路,遭到張之洞的堅決反對,張之洞說:“電線鐵路,冶鐵織布,變華為夷,鄙見迂疏,期期以為不可?!彪p方激烈辯論,難分高下,慈禧問倭仁意見,倭仁說:“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BR>    劇情2:1872年某月某日慈禧對奕?說:“小六子(奕?的小名),李鴻章前日上奏折,說是要引進西方的政治制度,開國會,設議院,這不是欺負我們孤兒寡母嗎?
    4、解決重難點問題。
    (1)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①、出示材料解析題,(幻燈片出示)
    材料1:洋務派在辦洋務洋務運動的的整個過程中機器主要靠進口,技術人員主要聘請洋工洋匠,他們在受聘期間挾技居奇,惟利是圖,如崇厚籌辦的天津機器制造局,他不懂洋務,委托英國人總管,籌備了三四年,耗資不少,但進展不大。
    材料2:慈禧太后權利欲極重,又善于玩弄權術,大力扶植那些反對奕?和洋務派的頑固勢力,用以牽制奕?和洋務派。
    材料3:1875年后,慈禧太后極力
    拉攏奕寰,并利用他排斥奕?,奕寰寵信日隆,勢力也隨之膨脹,而奕?的權利處于日漸減弱之勢。
    材料4“西人立國……育才于學堂,論政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后動,此其體也。輪船、火炮、水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
    ②、思考問題:依據(jù)上述材料概括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
    ③、重點強調根本原因。
    (2)評價洋務運動
    出示如下問題:
    ①、什么事件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
    ②、洋務運動為什么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③、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發(fā)展有什么積極意義?
    指出:洋務運動的評價:
    首先,洋務運動的失敗,說明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也沒有實現(xiàn)維護清朝統(tǒng)治的目的。其次,洋務運動還是有它的進步意義的,表現(xiàn)在: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xiàn)了第一批近代企業(yè);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yè)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yǎng)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民族工業(yè)的興辦,也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課堂延伸
    近有的影視劇對李鴻章進行了莫名其妙的美化,把他塑造成“愛國者”了!但是,把課本“文獻資料•李鴻章的自白”與民間“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說法相對照,能說李鴻章是愛國的嗎?
    課后小結
    19世紀60-90年代,清朝統(tǒng)治集團內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強”、“求富”的口號,倡導和推行了以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引進機器生產為中心的洋務運動。這一運動,雖未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但它給近代中國的發(fā)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東西,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從而使古老的中國開始順應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板書
    創(chuàng)辦近代軍事工業(yè)
    創(chuàng)辦近代民用工業(yè)
    籌劃海防
    培養(yǎng)新式人才
    結果:
    目的:
    性質:
    積極意義: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課件篇二:《洋務運動》
    教學目標
    1.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有: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出現(xiàn)及爭論;洋務運動興起的時間、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動;洋務運動失敗原因;評價洋務運動
    2.⑴通過學習洋務派發(fā)動洋務運動的目的、洋務派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到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在外國資本主義侵華加劇的情況下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雖以失敗而告終,但它引進了近代生產方式,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⑵通過分析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中國是無法走上獨立富強之路的;列強不愿見一個強大的中國,對中國的自救運動只會起消極作用。
    3.⑴通過對洋務派和頑固派爭論的分析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洋務派和頑固派觀念上的異同與時代變革的關系,從而對學生進行發(fā)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使學生科學地認識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的積極與消極作用,從而對學生進行辨證地看待歷史事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是本課重點。
    對洋務運動的評價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讓學生回憶“19世紀60年代的清政府面臨什樣的局面?面對這樣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現(xiàn)了怎樣的變化?”由此導入新課。
    二、洋務派與頑固派
    讓學生閱讀“洋務派與頑固派”一目,回答:面對如何解決內憂外患的問題,清政府內部出現(xiàn)了怎樣的變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誰?他們的主張是什么?高統(tǒng)治者慈禧在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樣的態(tài)度,為什么會采取這種態(tài)度?
    引導學生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主張,討論他們主張的異同,并根據(jù)當時的社會狀況比較兩者哪一個較進步。并思考為什么會在19世紀60年代興起洋務運動,即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的前提條件。
    三、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
    組織學生分組學習討論“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一目,制作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并記錄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
    由學生概括“洋務”和“洋務運動”的概念,教師進行總結。
    各組展示本組所做的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集各組所長,總結出佳的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
    各組提出本組的問題,教師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或由學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師講解。
    引導學生分析“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含義,強調“長技”主要指西方的先進技術,“自強”體現(xiàn)強兵、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
    對比“師夷長技以制夷”與“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異同,并分析出現(xiàn)這種不同的原因,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清政府對待列強侵略的態(tài)度由堅決抵抗轉變?yōu)橥讌f(xié)求和,認清清政府逐漸被洋人控制的時代特征。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洋務派以創(chuàng)辦近代軍事工業(yè)為洋務運動的開始?
    出示“江南制造總局”和“開平煤礦”兩幅歷史照片,讓學生分析兩張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觀的特點的不同之處,由此深入分析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在其活動中的體現(xiàn)。簡單介紹洋務運動的基礎理論-“中體西用”論。
    由學生回答:洋務派興辦近代民用工業(yè)的根本目的。并向學生介紹,此時李鴻章等人已經認識到:西方列強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生產商品,并以高價出售給中國。因此,洋務派此時興辦近代民用工業(yè)也有抵制外國商品傾銷的意圖。
    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洋務派創(chuàng)建近代工業(yè)過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難、存在哪些問題?并使學生認識到,洋務派在興辦近代工業(yè)和建立近代海軍時,是地方的幾名大員干吏各自為政并無領導核心。通過讓學生分析興建近代海軍的目的,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抵御列強入侵也是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洋務運動的破產
    在分析列強對待洋務運動的態(tài)度時,教師要強調列強一方面希望中國創(chuàng)辦近代工業(yè),這樣有利于其商品在中國的傾銷(中國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使其商品在初一段時間很難在中國打開市場),另一方面,他們不希望中國富強,因而,只向中國提供已經落后的技術和淘汰的產品。其他導致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正確評價洋務運動,學生可以根據(jù)對前面兩目的分析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