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小學生語文手抄報內容

字號:

手抄報,是指新聞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以紙為載體、以手抄形式發(fā)布新聞信息的報紙,是報紙的原形,又稱手抄新聞。以下是整理的《二年級小學生語文手抄報內容》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二年級小學生語文手抄報內容
    詩人雅號:
    【曹七步】三國魏詩人曹植,曾七步成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詠絮才】東晉女詩人謝道韞,以“未若柳絮因風起”比擬雪花而聞名。
    【七絕圣手】唐代詩人王昌齡善寫七絕。
    【茶仙】唐朝文人陸羽,著有《茶經》,外號也稱“茶圣”。
    【窮瞎子】唐朝詩人張籍,因其家境貧困、眼疾嚴重,又任過太常寺太祝,故人稱“窮瞎子”。
    【詩骨】陳子昂,其詩詞易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
    【詩杰】王勃,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杰”。
    【詩狂】賀知章,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狂放,人稱“詩狂”。
    【詩家天子】王昌齡,其氣絕寫得“深情幽怨,音旨微?!?。
    【詩仙】李白,詩歌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詩圣】杜甫,其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
    【詩囚】孟郊,作詩苦心孤詣,元好問曾稱之為“詩囚”。
    【詩奴】賈島,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
    【詩豪】劉禹錫,其詩沉穩(wěn)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贈他“詩豪”的美譽。
    【五言長城】劉長卿,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占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
    【詩鬼】李賀的詩善于熔鑄詞采,馳騁想象,運用神話傳說創(chuàng)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
    【杜紫薇】杜牧,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喻。
    【溫八叉】溫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試,八叉手即成八韻。
    【鄭鷓鴣】鄭谷以《鷓鴣詩》而聞名,故有此稱。
    【崔鴛鴦】崔玨,賦《鴛鴦詩》,別具一格,人稱“崔鴛鴦”。
    【謝蝴蝶】北宋詩人謝逸因寫有關蝴蝶的詩共300余首而聞名。
    【張三影】北宋詞人張先因其詞中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且善用“影”字而聞名,又外號“張三中”。
    【紅杏尚書】北宋詞人宋祁因其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又任過尚書官職而聞名。
    【賀梅子】北宋詞人賀鑄因其詞中有“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而得名。
    【山抹微云秦學士】北宋詞人秦觀因其詞中有“山抹微云,天粘衰草”而聞名。
    【篇二】二年級小學生語文手抄報內容
    動賓短語:
    帶來快樂、汲取力量、充滿快樂、交流感受、
    散發(fā)清香、進入夢鄉(xiāng)、投入勞動、發(fā)現(xiàn)遺跡
    震驚世界、停住腳步、受到啟發(fā)、練就本領
    練習武藝、得到支持、得到擁護、描繪秋天
    充滿憧憬、充滿希望、尋找風箏、抖抖手臂
    振動翅膀、撒下叮嚀、掠過田野、送來歌吟
    走進音樂廳、吹起喇叭、綻開笑臉、舒展花瓣
    綻開花蕾、展示笑臉、結出種子、辨認方向
    回到原處、打開紙袋、尋找方向、檢查蜂窩
    發(fā)現(xiàn)蜜蜂、迷失方向、浪費時間、看守大門
    閱讀書籍、玩出名堂、發(fā)現(xiàn)微生物、欣賞玩具
    觀看居民、打開寶庫、了解故事、拜見老師
    研究學問、佩服學問、敬重品行、受到尊敬
    感受文化、開展活動、了解文化、參加建造
    減輕沖擊力、減輕重量、節(jié)省石料、雕刻圖案
    吐出水花、商量方式、搜集資料、抽出枝條
    長出葉子、漲滿春水、俯下身子、側著腦袋
    擋住視線、遮住天空、穿過樹梢、積滿白雪
    沒過膝蓋、躲進洞里、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發(fā)明坦克、掘開堆積物、發(fā)現(xiàn)陶罐、捧起陶罐
    倒掉泥土、支起耳朵、解決問題、讓出座位
    伸出雙手、落下殘疾、響起掌聲、鎮(zhèn)定情緒
    講述故事、鼓起勇氣、面對生活、獲得成功
    試探心意、準備禮物、分發(fā)禮物、養(yǎng)成習慣
    涌起波濤、請求援助、欣賞音樂、打開信封
    打招呼、讀課文、做游戲、看熱鬧、打哈欠
    捉迷藏、疊花籃、守信用、做試驗、做記號
    采花粉、玩鏡片、找駱駝、做買賣、走江湖
    【篇三】二年級小學生語文手抄報內容
    1、《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宋文天祥)
    照江疊節(jié),載畫舫之清冰;
    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
    江山如畫,尚從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輪嗣布。
    2、《太常引》(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3、《滿江紅·中秋寄遠》(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憐玉斧修時節(jié)。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fā)。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4、《鵲橋仙·甲子中秋》(宋郭應祥)
    金飆乍歇,冰輪欲上,萬里秋空如掃。一年十二度團圓,甚恰限、今宵好。
    烹麟膾鳳,幕天席地,爭似杯盤草草。明年應更勝今年,但只恐、朱顏暗老。
    5、《秋夜月》(宋柳永)
    當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
    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
    向尊前、閑暇里,斂著眉兒長嘆。
    惹起舊愁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