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安全優(yōu)質課件集錦【三篇】

字號:

課件的選擇要依據(jù)教學的內容、本人的教學風格、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達到課堂教學效果優(yōu)化為準。好的課件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課件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為授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就由為大家?guī)碛變簣@小班安全優(yōu)質課件集錦,歡迎各位參考借鑒!
    
寒假安全

    活動目標:
    1、認識到火災的危害,不玩火遠離火。
    2、學習火災的基本自救方法。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滅火器圖片
    2、火災自救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馬上就要放寒假了,你們開心嗎?
    教師:放寒假了,大家都會在家里過年,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過年嗎?
    教師:那小朋友過年的時候你們都會怎么樣來慶祝新年?怎樣做呢?
    引導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
    哦,原來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穿上新衣服,爸爸媽媽做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還會一起放鞭炮、放煙花;還有的會去外婆外公、親人家玩呢等。
    二、認識火災的危害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在放鞭炮、放煙花、點蠟燭等的時候我們要如果不注意、不正確的使用的話會發(fā)生什么危險呢?
    引導幼兒回答(著火)
    教師:那小朋友說說如果不小心著火了會有什么危害呢?
    教師小結:會發(fā)生很多危險的事情,會把房子燒著、把很多東西也燒著、引起很多東西也被大火燒壞,也會燒傷我們人、冒出來的濃煙也會使人窒息死亡等。
    三、火災的自救方法。
    教師:如果著火了怎么辦呀?
    教師:在屋里著火了要怎么做呢?
    教師:我們在屋里著火了的話,我們就要趕緊跑出屋外。我們應該怎樣樣跑出去呢?
    教師:我們先要拿到濕毛巾捂住嘴巴,然后彎著腰沿著墻壁快速的跑出去。
    教師出示滅火器圖片:還可以請大人拿到滅火器對著著火的地方噴灑滅火,看這就是滅火器。
    教師:火如果很大的話,我們應該怎么做?
    教師:我們應該馬上的跑,跑到沒有火的地方去,然后撥打119火災電話,撥打119這樣就會有很多消防員叔叔過來救火。
    教師出示圖片:看這些就是消防員叔叔;他們正在火災的地方救火呢。
    教師小結:所以小朋友如果遇到火災我們不要驚慌,不能站在原地哭,我們因該自己想辦法逃出去,向我們剛才說的方法一樣,捂住嘴巴不要吸入太多的濃煙然后跑開。
    四、結束部分。
    教師: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容易引起火災,所以小朋友們更該注意安全;遠離火、不玩火、要在大人指導下才能玩煙花。不可在室內玩火,不可在室內玩煙火,小朋友也不能在廚房里玩耍。
    
陌生人

    一、活動目的:
    1、知道外出時要跟緊家人,不亂跑,不輕信陌生人的話,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
    2、能對故事中人物的行為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對相應情境做出正確的判斷。
    3、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大膽說出自己對的理解。
    二、活動準備:
    1、小女孩和陌生阿姨木偶一個。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三、活動過程:
    1、喚起幼兒已有經驗,引入新情景。
    2、排練情景木偶表演,了解什么樣的人是陌生人,跟陌生人會發(fā)生什么事。
    請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小紅沒上當”,教師在主要部分給以提示。
    3、導幼兒討論:小紅如果輕信了陌生人的話,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并說一說如果自己遇到了這樣情況時應采取怎樣的做法。
    4、觀看并講述錄象內容,引導幼兒明白遇事要動動腦筋,不要輕易上當受騙。
    幼兒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并進行簡單記錄,教師將幼兒的記錄進行整理、張貼、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里,你該怎么辦?
    (2)在家門口玩,有不認識的人要帶你去玩或去買東西吃,你該怎么辦?如果有人強迫你走,你該怎么辦?
    (3)你一個人在家時,若有人敲門或門鈴向了,你該怎么辦?
    (4)在幼兒園里玩,有不認識的人來接你,你跟他走嗎?你該怎么辦?
    請幼兒說說活動中的感受。
    
入園

    活動目標:
    1、知道入園是要和家長在一起,不能隨意跑動。
    2、能對各種入園過程中的行為作出正確的判斷,愿意接受成人的建議。
    3、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小男孩和成人女性木偶各一個。
    2、積木搭起的話題,小皮球一個。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
    (1)教師出示掛圖: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2)教師:
    ①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圖中藍衣服小朋友是明明,綠衣服小朋友是冬冬。)
    ②明明是和爸爸一起來上幼兒園的,你找到明明了嗎?
    ③明明是怎么上幼兒園的?
    ④明明到班上的時候是怎么做的?
    2、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
    ⑴教師:上幼兒園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
    ⑵教師操作木偶,引導幼兒理解入院時偷偷亂跑的不良后果。
    ①木偶表演:冬冬上幼兒園啦,今天是他第一天上幼兒園,他早早的就和媽媽來到了幼兒園。一進大門,冬冬就看見了一座滑梯,他甩開媽媽的手,又蹦又跳的跑過去,玩起了滑梯。冬冬玩累了,發(fā)現(xiàn)自己找不到媽媽,著急的直哭。媽媽找到了冬冬,對他說:“上幼兒園的路上要緊緊拉著媽媽的手,這樣才是媽媽的好寶貝。”
    ②教師:“你們覺得冬冬這樣做對嗎?為什么?離開爸爸媽媽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
    ⑶教師操作木偶,引導幼兒理解自己隨意跑出去的不良后果。
    ①木偶表演:第二天上幼兒園的時候,冬冬緊緊拉著媽媽的手,再也不敢松開,媽媽把冬冬送進了小一班教室。冬冬看見操場上的皮球,趁著媽媽和老師在談話,偷偷地跑出教室,在操場上玩起了皮球。冬冬玩累了,發(fā)現(xiàn)自己找不到小一班。這么多班級,哪一個才是小一班呢?冬冬著急地哭了起來。老師找到了冬冬,告訴冬冬:“到了班上可不能自己跑出去玩,如果想玩,老師會帶小朋友們出去玩的。”
    ②教師:你們覺得冬冬這樣做對嗎?為什么?自己隨意跑出去會怎樣?
    3、閱讀幼兒用書,對不同的行為進行判斷。
    ⑴教師:
    ①請你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②你喜歡哪一個小朋友?為什么?
    ⑵教師小結:我們上幼兒園的時候要拉著爸爸媽媽的手,不能亂跑;如果亂跑,可能會找不到爸爸媽媽,還可能會摔跤、受傷呢。到了班上,不能自己偷偷的跑出去玩;如果想玩的話,老師會帶小朋友們出去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