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安全優(yōu)質(zhì)課件大全【三篇】

字號:

課件是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經(jīng)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nèi)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huán)節(jié),而加以制作的課程軟件。它與課程內(nèi)容有著直接聯(lián)系。使用課件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情緒,從而誘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幼兒園小班安全優(yōu)質(zhì)課件大全,歡迎閱讀與借鑒,查看更多請點擊課件頻道。
    
玩具不能塞耳朵

    活動目標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導玩具不能塞進耳朵等身體器官。
    2、明白發(fā)生意外是要去醫(yī)院。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男孩木偶。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
    (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穿珠游戲嗎?
    (2)明明也來玩串珠,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戲時間到了,明明選了自己喜歡的穿珠游戲。明明:小珠子,真搞笑。(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師:明明玩串珠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你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3、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繼續(xù)講述故事。
    (1)教師:我們來看看之后怎樣樣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來了,老師趕緊把明明送到了哪里?醫(yī)生是怎樣做的?
    老師送明明到醫(yī)院,醫(yī)生挖出珠子。醫(yī)生還告訴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樣做耳朵和鼻孔會流血,還有可能會發(fā)生危險。
    (2)教師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聲音說: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兒經(jīng)驗。
    (1)教師:我們身體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這些小小的孔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不能把東西塞進這些小孔里。想想看,還有什么東西像小珠子一樣?。渴裁礀|西比小珠子還???它們可千萬不能塞進我們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師總結: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釘,家里的小紐扣、小橡皮都不能塞進我們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留意掉進去,必須要立刻去醫(yī)院請醫(yī)生來幫忙我們。
    教學反思:
    在幼兒極其喜歡的聽故事的氛圍中,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整個課堂的氣氛很好,當小朋友聽到明明把珠子塞進了耳朵之后,都很擔心,很緊張。我向他們提問,“這個時候要怎么辦呀?明明的耳朵里有個珠子!”我向她們指著掛圖上的老師,讓她們接著猜一猜老師看到了明明耳朵里的珠子后會怎么做?小朋友們頓時炸開了鍋,有的說要找爸爸媽媽,有的說要找老師,有的說要去醫(yī)院。
    
尖尖的東西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有一些尖尖的東西有危險。
    2.掌握一些尖尖的東西的正確使用方法。
    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活動準備:
    ⒈課件:小朋友吃棒棒糖、奶奶織毛衣、護士打針等。
    ⒉尖尖的東西實物:剪刀、鉛筆、有尖的梳子、小叉子等。
    活動過程:
    一、設置背景,請配班老師幫忙拿剪刀、導入課題。
    二、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剪刀的正確傳遞和使用方法。
    ⒈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應該怎樣遞剪刀才安全。
    ⒉請小朋友練習遞剪刀的方法,教師小結。
    三、了解其他生活中常見的尖尖的東西。
    ⒈引導幼兒說一說生活中那些東西是尖尖的,有危險的。
    ⒉結合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后了解一些尖尖的東西的使用安全。
    四、安全知識應用。
    師:請小朋友找一找班里有什么東西是尖尖的,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使用(刮蠟棒、小叉子、計數(shù)棒等)。
    活動延伸與建議:
    ⒈結合區(qū)域活動提醒幼兒正確使用安全的使用有尖的物品。
    ⒉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指導幼兒正確使用有尖的物品,懂得保護自己。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并創(chuàng)設有利于并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是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動。
    
安全用電器

    活動目的:
    1、通過閱讀幼兒用書,知道家用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能根據(jù)教師的提問從安全角度思考回答問題。
    3、培養(yǎng)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常用的家用電器圖片。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出示電器的圖片引出活動。
    2、幼兒觀看掛圖嘗試自己講述圖中的內(nèi)容,了解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1)觀察第一幅圖,知道工作中的電風扇很危險,不能隨便觸碰。
    教師:①請小朋友看第一幅圖,圖中的人在干什么?
    ②電風扇工作時會有危險嗎?為什么?
    ③電風扇的插頭拔下來,電風扇就怎么樣了?
    教師小結:媽媽告訴小朋友,工作中的電風扇很危險,不能碰她們。
    2)觀察第二幅圖,知道不能趴在洗衣機邊上,否則會發(fā)生危險。
    教師:①洗衣機在干什么?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
    ②這是媽媽會對小朋友說些什么?
    教師小結:媽媽告訴小朋友洗衣機工作的時候,不能趴在洗衣機邊上,因為這樣容易發(fā)生危險。媽媽為什么這么說?趴在洗衣機邊上,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3)觀察第三幅圖,知道工作匯總的電熨斗很燙,不能隨便碰觸。
    教師:①媽媽在干什么?
    ②媽媽用電熨斗熨衣服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教師小結:媽媽告訴我們,工作中的電熨斗很燙,不能用手碰。
    3、幼兒閱讀家用電器圖,了解其他家用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教師:(1)涂上還有那些家用電器?他們有什么用?
    (2)這些電器在工作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3)小朋友家里還有那些電器?說一說他們的安全注意事項。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讓小朋友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整體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