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主題優(yōu)質(zhì)課件【四篇】

字號:

課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它顯現(xiàn)出制作者對教育、教學、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的領(lǐng)悟。因此教師在設(shè)計課件時一定要吃透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出符合教學的方案用于課件。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幼兒園大班主題優(yōu)質(zhì)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了解京劇

    活動目的:
    1、萌發(fā)幼兒對京劇藝術(shù)的興趣,激發(fā)幼兒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美好情感。
    2、鼓勵幼兒參與京劇表演和制作京劇臉譜。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yīng)經(jīng)學習了知識。
    5、讓幼兒體會游戲的樂趣,發(fā)展幼兒開朗,樂觀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布置各種京劇臉譜。
    2、日?;顒訒r播放京劇的錄音帶和錄像帶,供幼兒欣賞。
    3、彩紙、紙板、毛線等手工材料。
    活動過程:
    活動一:說說京劇。
    1、看京劇錄像。
    2、向幼兒簡單介紹京?。壕﹦∈俏覈囊环N戲曲,只有中國才有,所以叫國粹。唱京劇的人要在臉上涂上一些漂亮的花紋,就是京劇臉譜。因為京劇好聽好看,不僅中國人喜歡,很多外國人也很喜歡。
    3、介紹京劇臉譜的名稱、性格和特點。
    如:紅臉代表忠誠勇敢;白臉代表狡猾;黑臉代表正直忠厚,如“包青天”。
    活動二:學唱京劇。
    1、幼兒觀看錄像后回答,唱京劇的人臉上涂上各種漂亮的花紋,他們說話、
    動作、走路跟我們有什么不一樣。
    2、放京劇錄像帶,讓幼兒感受京劇曲調(diào)的優(yōu)美,并跟著哼唱。
    3、幼兒戴上臉譜,自由地表演。
    活動三:畫臉譜。
    1、觀察京劇臉譜的顏色和花紋,區(qū)分紅臉、白臉和黑臉。
    2、幼兒畫京劇臉譜。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設(shè)計漂亮的圖案進行裝飾,要求色彩鮮亮。
    3、把畫好的臉譜剪貼在紙板上,用毛線頭當胡須和頭發(fā)。
    4、幼兒戴上自制面具做游戲《黑臉敲鑼》。
    玩法:黑臉一個,紅臉、白臉若干。黑臉慢敲鑼,紅臉和白臉就開始走圓場步;黑臉快敲鑼,紅臉捉白臉,白臉躲紅臉,看誰捉得多,看誰躲得快。被捉到的白臉交給黑臉。
    效果分析:
    當孩子們頭戴自制的臉譜,腳下邁著不太嫻熟的圓場,認真地模仿著自己喜歡的一招一式時,他們都被這古老的藝術(shù)深深地感染了。有的孩子在“小劇場”中表演自己剛剛學會的京劇,還有的孩子回家教爸爸媽媽學唱京劇------儼然一個個小戲迷。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中設(shè)立“小戲迷俱樂部”。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的設(shè)計中,我考慮到了不同層次的幼兒,但在活動過程中還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較弱的幼兒。同時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也稍顯急促,沒有給幼兒充分表達表現(xiàn)的時間,我想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更好地把握每個環(huán)節(jié)。
    
馬路不是游戲場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不能把馬路的空地當作游戲場。
    2、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良好的禮儀習慣。
    3、培養(yǎng)機智、勇敢、靈活及遵守紀律的優(yōu)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選出三名幼兒與教師排演情景劇,演示在馬路上玩耍的場景。
    基本過程:
    1、導入活動:
    (1)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看小朋友表演的一個小情景劇。請大家一邊看,一邊想,表演中說了一件什么事情?"(2)三名幼兒與教師排演一個簡單的情景。演示在馬路上玩耍的危險片段。
    2、關(guān)鍵步驟:
    (1)提問:"剛才是在哪?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2)你認為小朋友哪點做得不對,他們應(yīng)該在哪玩?
    (3)如果小朋友約你到馬路上去玩,你會怎么做?
    3、示范后與幼兒團討:
    (1)我們可以選擇在什么地方游戲安全?
    (2)如果球之類的玩具滾到了馬路上,你該怎么辦?
    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重新改編剛才的情景小情景劇,并分組表演給大家看。
    2、提問:我們在玩追跑游戲時要注意什么?(要看周圍是否安全)
    
挖紅薯

    活動目標
    1、通過感官讓孩子認識番薯的特征和用途。
    2、通過挖番薯活動,體驗勞動的辛苦和勞動成功的喜悅。
    3、通過操作活動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團結(jié)合作的觀念。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感官讓孩子認識番薯的特征和用途。
    2、通過挖番薯活動,體驗勞動的辛苦和勞動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小鏟子、小鋤頭、小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1、小朋友,我們幼兒園門外有一塊番薯地,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ネ诜砗脝幔?、你們想想,番薯長在哪里的?我們用什么去挖番薯?
    二、教師帶幼兒來到番薯地,引導幼兒進行觀察,然后調(diào)整自己原來的想法。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番薯長在哪里,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2、教師講解哇番薯時的安全事項。3、教師分給幼兒哇番薯的工具(小鏟子、小鋤頭和裝番薯的籃子)。
    三、教師先把番薯的藤拉掉,然后師幼一起挖番薯。1、有些幼兒獨自挖番薯,有些幼兒合作著一起挖番薯。2、教師和幼兒合作著一起挖番薯。
    四、挖番薯休息時師幼一起討論。1、請你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挖番薯的?2、請你數(shù)一數(shù),你挖了幾個番薯?你挖的番薯長得怎么樣?3、番薯可以怎么吃?它有什么作用呢?4、教師小結(jié):番薯有大有小,各有不同形狀。它不但可以生吃,更可以熟吃,還可以當魚餌做粉絲,還可以制作小動物和印章。
    結(jié)束部分
    五、勞動結(jié)束,帶番薯回教室。
    六、幼兒番薯小制作
    教學活動反思
    挖番薯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在挖番薯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看出孩子們的用心,當一個小朋友挖到番薯,當番薯露出地面時,那種興奮激動的心情也會感染你加入到孩子們的隊伍當中去,看到孩子們挖到番薯后高呼:“我挖到番薯了,我挖到番薯了”。當一個小朋友挖不動時就會請求同伴幫忙一起合作來挖,這點我就得孩子們的合作意識濃,還有有困難就會大膽告訴同伴,這點很不錯。
    我覺得,像這樣的探究操作活動時,好給孩子們穿上勞動服和破舊一些的鞋子,這樣就不會弄臟衣服了新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