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主題優(yōu)質(zhì)課件集錦【三篇】

字號:

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枯燥無味,沒有直觀的形態(tài)供學生了解。有了課件教學,使古板變生動了,抽象變形象了,深奧變淺顯了,沉悶變愉悅了。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的使學生理解其意義。下面就是為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主題優(yōu)質(zhì)課件集錦,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認識不同國家的國旗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世界各國的國旗,知道世界有許多國家,感受地球的遼闊。
    2、對世界各國的國旗的圖案、色顏、國名及在地圖上的位置有初步的認識,萌發(fā)對各國風俗習慣的了解興趣。
    3、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讓家長了解活動內(nèi)容,鼓勵家長與幼兒收集各國國旗及各國的風俗習慣,家長幫助幼兒認識國旗、國名及國旗代表的意義。
    2、世界各國的國旗、圖畫紙、彩蠟筆、蠟光紙、剪刀、漿糊、布、插塑、統(tǒng)計卡、水彩筆、世界地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奧運會會上有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運動員和觀眾,你能說出幾個國家?
    結合世界地圖,和幼兒一起說說國家的名稱。
    二、介紹各國國旗
    1.每個國家有自己的國旗,(欣賞世界各國的國旗)討論你喜歡哪面國旗?為什么?(它有幾種顏色?有什么圖案?)
    2.選擇幾種有代表性的國旗來認識。了解它的國家名稱、圖案顏色、有哪些圖形、有什么意義!
    三、游戲:猜旗游戲。
    出示一些國家的名稱,請幼兒找到對應的國旗。
    
我的巧手

    活動目標
    1.能用多種廢材料,積極參加制作自己喜歡的各種運動器材并體驗使用自制運動器材的樂趣。
    2.讓幼兒培養(yǎng)從小喜歡做運動,愛運動的良好習慣。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活動中的靈活性,觀察和動腦子的培養(yǎng)鍛煉。
    難點:幼兒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以及個別幼兒協(xié)調(diào)性的培養(yǎng)。
    活動準備
    1.提前準備好的自行車的內(nèi)輪臺片若干。
    2.各種飲料的塑料瓶子若干。
    3.塑料袋若干,毛線,剪刀還有一袋土。
    活動過程
    1.利用談話方式導入新課。
    教師:小朋友們看老師的手會寫字,彈琴還會疊小飛機和小白鵝,那你們的小手會做什么?
    2.請幼兒觀察教師提供的材料,激發(fā)幼兒對這節(jié)課的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材料,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想一想,你能用這些材料做什么器材,提供我們鍛煉身體用。
    3.幼兒制作材料,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材料,可合作制作。
    ⑴教師引導幼兒用內(nèi)輪臺片作皮筋的時候要注意兩個端點系的緊一點。
    ⑵用飲料的塑料瓶子做炸彈的時候要注意瓶子里面裝的土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合理一點,便于扔出即可。
    ⑶用塑料袋做毽子的時候要注意把土放在塑料袋的中間并把土放的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便于踢,用毛線邦毽子的時候邦的緊一點不要讓土流出去。
    4.展示作品。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并演示使用方法。
    5.戶外活動。
    首先師生一起整理教室然后帶上自己的作品去操場于小朋友們共同游戲體驗成功樂趣。
    教學反思
    1.在踢毽子游戲過程中大部分幼兒不會踢毽子。在下次游戲時應在毽子上系一根繩子便于幼兒踢。練習熟悉以后去掉繩子。
    2.玩《扔炸彈》游戲的時候應注意安全。
    
小樹葉找媽媽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區(qū)分常綠樹和落葉樹的顯著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喜歡觀察、探索的好習慣。
    3.通過本活動培養(yǎng)幼兒對樹的喜愛之情,從而更關心我們環(huán)境。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觀察、比較,區(qū)分常綠樹和落葉樹的顯著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對樹的喜愛之情和對我們生活環(huán)境的熱愛。
    活動準備
    1.各種常見樹在不同地方的圖片。(課件)
    2.常綠樹葉和落葉樹葉若干(每個幼兒至少4片樹葉)。
    3.常綠樹和落葉樹樹干。
    4.漢字“常綠樹、落葉樹”。
    活動過程
    (一)認識樹
    1.律動《小樹葉》。
    歌曲里邊唱到:秋風起來了,小樹葉離開了媽媽。是不是所有的樹到了秋冬季節(jié)樹葉都會離開大樹媽媽?
    2.下面我請小朋友們欣賞一些圖片,我們會從中找到答案。
    剛才看到的這些樹你認識嗎?你說得出它們的名字嗎?
    當孩子說到柳樹或桃樹時順勢引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3.你們看到柳樹或桃樹綠綠的時候是什么季節(jié)來臨了?
    春天來了,柳樹或桃樹發(fā)芽了;夏天滿樹的綠綠的葉子,你們知道柳樹或桃樹冬天是什么樣子的嗎?
    (二)區(qū)分常綠樹和落葉樹
    1.(出示漢字“落葉樹”像柳樹這樣的春天樹葉都發(fā)芽了冬天樹葉都落光的樹,我們叫它“落葉樹”。
    2.除了落葉樹還有一種一年四季有是綠葉滿樹的,叫常綠樹。
    3.(出示兩種葉子)這里有兩種葉子,一種是常綠樹的,一種是落葉樹的,請各拿一片。
    強調(diào):幾種東西,叫小朋友各拿一個,一共是兩個。
    4.請你看一看摸一摸,這兩種葉子一什么吧一樣?
    ——這里通過感官,來感知樹葉的不同特征。在活動中,老師根據(jù)孩子的感受。將兩種樹葉的特征分別記錄在表格上,以供歸納使用。(排除無關特征,抽象出常綠樹的顯著特征:葉厚、正面顏色深反面顏色淺、葉子表面有光澤。)
    小結:無論我們在馬路上看到哪些樹,即使我們不認識它,但是只要它的葉子是比較厚、樹葉正面顏色深反面顏色淺、表面有光澤,我們就可以判斷它是常綠樹。
    5.區(qū)分柑橘樹、小葉榕樹和香樟樹的歸屬。
    (1)(依次出示柑橘樹、小葉榕樹和香樟樹葉子)這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的葉子?(2)(出示圖片驗證觀點)這滿地都是香樟樹的葉子,看了這張照片,你還認為香樟樹是常綠樹嗎?
    孩子改變觀點或不改變觀點老師都追問為什么?
    (3)現(xiàn)在我們可以回答活動開始時的問題了,像香樟樹、小葉榕、柑橘樹這樣,一年四季都落葉子,但是它落葉子之后,馬上長出新的葉子出示,盡管不停地落葉,但一年四季它滿樹都有茂密的葉子,它是常綠樹。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樹到了秋冬季節(jié)都會變得光禿禿的。
    (三)游戲:《小樹葉找媽媽》
    (聲音:媽媽、媽媽,你在哪里呀?)
    (1)出示一棵落葉樹的樹干,“我是落葉樹,我的葉子薄,葉子表面不光
    滑、沒有光澤。秋天到了,風把小樹葉都吹跑了,我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了。我的腳好冷?。⌒∨笥涯隳軒臀艺业綐淙~寶寶嗎?”(音樂響起,幼兒把落葉樹的樹葉放在落葉樹上。)
    (2)出示一棵常綠樹的樹干,“謝謝小朋友!我還有一個好朋友,它是常綠樹,它的葉子厚、正面顏色深、有光澤。一年四季都是綠葉滿樹。小朋友你能幫它找到樹葉寶寶嗎?(音樂再次響起,幼兒把的常綠樹的葉子放在常綠樹上。)
    (3)老師:“謝謝你們!小朋友真厲害,幫樹媽媽把寶寶都找到了。樹媽媽高興極了!樹媽媽說很高興,謝謝小朋友,我還有很多朋友呢,我要考考小朋友們能吧能分辨出它們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們和我一起去見見它們吧!”
    (四)活動結束及延伸活動
    在《找朋友》的音樂中結束活動,帶領幼兒到操場上幫樹媽媽找朋友。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通過幻燈片、老師針對性的提問和幼兒零距離地的觀察比較樹葉,很快的掌握了“常綠樹”和“落葉樹”的概念,且得出了常綠樹和落葉樹的不同特征。接下來,重點區(qū)分柑橘樹、小葉榕樹和香樟樹的歸屬。在反復的驗證過程中幼兒對常綠樹和落葉樹不同特征的認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顒又形液秃⒆觽円黄鹗占舜罅康臉淙~供幼兒觀察比較,給幼兒提供了一個輕松自在、愉悅的學習情境。對此幼兒很感興趣,發(fā)表觀點的孩子很多,我卻沒有很好地照顧到每一個幼兒,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多注意這些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