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三篇

字號:

美術是藝術的種類之一,它和人類社會有著密切的關系,美術創(chuàng)造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而鮮明的標志之一。在現(xiàn)代社會,美術更是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滿足著人們?nèi)找嫣岣叩奈镔|(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三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好吃的水果》:
    教材分析:
    不管是在溫暖的南方還是在季節(jié)變換明顯的北方,各種各樣有營養(yǎng)又味美的水果永遠是孩子們的愛。在南方,有披著“魚鱗”的菠蘿、金黃的芒果、成串的香蕉、紅紅的荔枝、毛茸茸的紅毛丹、大大的菠蘿蜜、形狀奇特的榴蓮;北方有誘人的水蜜桃、黃澄澄的柿子、脆脆的梨、紅瓤的大西瓜、瑪瑙般的葡萄提起這些,孩子們準會垂涎欲滴!這些水果不但看著誘人,吃起來還有各種不同的味道。
    那么多種的水果,或香香的、或甜甜的、或酸酸的,還有的水果聞起來臭臭的吃起來卻香香的享受這些水果時,同學們的感覺也是各不相同的。本課設置的目的是訓練學生通過回憶,不但表現(xiàn)不同水果的特點,而且敢于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而獨特的感受。
    本課是以“造型·表現(xiàn)”為主的學習領域,通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體驗美術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內(nèi)容與目標:
    1、顯性內(nèi)容與目標
    應知:在感知活動中,啟發(fā)學生去體會和表現(xiàn)物體特征、形狀及帶給個人的不同感受。
    應會: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創(chuàng)作出有情趣的畫面。
    2、隱性內(nèi)容與目標
    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體驗生活美。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通過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的有情趣的感知與回憶活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表現(xiàn)能力。難點: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真實獨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憶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展開創(chuàng)作。
    教學準備:
    1、師生各自找來自己喜愛的水果,作為感知材料。課件。
    2、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表現(xiàn)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教學
    老師帶來一個百寶箱,誰愿意來摸一摸里面有什么?也許會咬人呦!
    (學生摸,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水果)
    二、看課件,欣賞各地水果
    1、新疆被譽為瓜果之鄉(xiāng),你知道新疆有哪些特色水果?(學生回答有哈密瓜、香梨、葡萄)
    2、介紹火龍果、人生果。了解不常見的南方水果,觀察不同的水果外形特點、色彩。
    通過“摸”來感受水果的外形、特征。在體驗中,營造一種寬松、快樂、自由的氣氛,并且使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并引發(fā)回憶、聯(lián)想。
    (學生談看到果實的感受。)
    三、說說你帶來的水果形狀、顏色、特點、味道
    1、學生介紹,表現(xiàn)吃不同味道水果的表情。
    2、你們相信水果會變嗎?看能變成什么?(出示課件)
    西瓜變成了西瓜城堡,蘋果變成了蘋果精靈。你的水果能變成什么?(學生暢想?yún)R報)
    看老師變成了蘋果姐姐,我開著椰子火車,帶著香蕉汽車來接你們的水果精靈快快來水果樂園吧!
    四、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輔導
    嘗試著自己發(fā)揮想象,把自己帶來的水果“變”一個樣畫出來。
    五、展示作品,師生共同評價
    學生品嘗自己帶來的水果。
    【篇二】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課題:小掛飾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材簡析:
    本課意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許多美的東西可以用來再組、加工,成為與眾不同的小掛飾。
    教學目標:
    1、根據(jù)學習任務收集準備相應的工具材料。
    2、將收集、加工后的飾物穿起來,制作1-2串掛飾。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找到與眾不同的材質(zhì)來制作掛飾。
    2、啟發(fā)學生就作品說出自己的設計思路。
    3、安全熟練的使用工具。
    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彩色紙、吸管、麥稈、果核、果殼、鈕扣、貝殼、小石子及針線等材料。
    2、教師收集各種掛飾的照片,準備膠水、針線等材料。實物投影儀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第一節(jié)
    活動一:
    實物投影儀出示“diy首飾屋”的宣傳圖片,請學生看上面人們自己選用各種珠子、小石子等材料串制的小掛飾。欣賞小掛飾,體會其裝飾美感,了解掛飾的形式與種類。
    活動二:
    啟發(fā)學生思考:你想做一件什么掛飾?生活中還有那些垂首可得的材料可以來制作小掛飾?
    引導學生從書包里、教室里、操場上收集制作材料。
    活動三:
    先讓學生將收集到的東西隨意的用針線串起來,展示給大家看好不好看。從而使學生明白:不是所有的東西穿在一起都好看。
    引導學生按小組將有聯(lián)系的材料歸類放置到不同的袋子里,再觀察、討論:像紙片這樣的材料需要進行什么樣的加工串起來才好看?小石子等較硬的、無法穿孔的材料可以用什么辦法連起來?各組可以試一試。
    以“新專利發(fā)布會”的形式請各組派代表來說說自己組嘗試的結果。
    將已分好類的材料用不同的袋子裝好,收拾起來,準備下節(jié)課用。
    第二節(jié)
    活動一:
    實物投影儀欣賞優(yōu)秀的掛飾作品,引導學生思考:除了直接串上,還可以用哪些材料哪些方法來裝飾好小掛飾。(如將彩紙剪成穗狀粘到被穿的東西之間)
    小組討論、試驗,交流結果。
    活動二:
    運用討論好的方法,用線串聯(lián)整理好的材料,做一件小掛飾。
    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根據(jù)學生運用的材料的大小、形狀引導學生將掛飾做成項鏈、手鏈、腰帶、包飾、鑰匙鏈、風鈴等多種形式。
    活動三:
    拓展:出示用自制小掛飾加工的學生卡、班牌、小信插等,引導學生思考:還可將小掛飾于什么相聯(lián)接,制成為生活服務的工藝品?
    活動四:
    將自己制作的小掛飾送給同學或老師,共同體會創(chuàng)造的樂趣。
    收拾整理。
    【篇三】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彩泥連連看》:
    教學目標:
    1、了解樹枝、軟陶泥不同的材質(zhì)特征。
    2、運用樹枝和軟陶進行有趣的人物、動物制作技巧和步驟。
    3、感受不同材質(zhì)的美,感受創(chuàng)造美的樂趣。
    教學重點:
    用軟陶和樹枝塑造出一組生動的作品。
    教學難點:
    學生對初步接觸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的把握,怎樣讓這些作品粘穩(wěn)。
    教師準備:
    課件軟陶泥小樹枝
    教學程序:
    一、動畫欣賞激趣導入(2分鐘)
    1、觀看動畫片,豐富學生視覺感受,激發(fā)學習興趣。
    問:孩子們,你們喜歡看動畫嗎?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動畫,坐好了,大家一起來欣賞吧!
    2、提出問題:有誰發(fā)現(xiàn)剛才看的動畫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樣?動畫中的動畫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軟陶泥)你觀察得真仔細!
    3、板書課題:(2分鐘)
    這些娃娃都是用軟陶泥做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它們的世界。(板書:彩泥連連看)。
    二、觀察感受了解特點(3分鐘)
    1、問:小朋友們,老師布置的材料,軟陶泥和小樹枝都帶來嗎?來,用手摸一摸,兩種材料有甚么不同?(抽2——3個回答)
    師總結:軟陶泥軟軟的,可隨意造型,顏色也很漂亮。樹枝呢?有的直直的,有的有分叉,有同學會奇怪?玩陶泥拿小樹枝做什么呢?
    2、(大家好,我叫黃黃,我叫橙橙,我可以到處跑,我真開心,我只能睡在盤子上,我很難受。)為什么黃黃能站起來,我們漂亮的橙橙卻不能呢?陶泥太軟了,小樹枝在這里起到了支撐的作用!
    三、欣賞感受(3分鐘)
    1、顏老師還帶了許多小可愛到班上來,看,是什么?(掀開布,教室來回走,作品呈現(xiàn))
    2、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師把它放進了電腦里邊,看看,(1)小樹枝變成了刺猬的刺,太陽的光芒。我特別喜歡太陽,因為它的衣服奪目。(2)為了讓他們能站起來,小樹枝變成了他們的腿(生答,是指)如果想讓小椅子更穩(wěn),我們還可以在這里裝飾一點陶泥。(3)這里的小樹枝形狀不一樣,我把有拐的樹枝變成了娃娃的手和腿,找了一個和吸管相似的樹枝變成了喝飲料的吸管。
    四、嘗試造型(10分鐘)
    小樹枝的作用可真大,看看誰會利用它。
    1、問:老師這里有只螃蟹,可是沒有腿,眼睛也不知道放哪?我們該用什么工具來幫助它呀?(小樹枝)哪位小朋友想用小樹枝來試一試呀?沒有叫道的小朋友在下面可以當當小裁判,看看他做得怎樣?
    2、師隨機指導樹枝的粗細,有叉的,或用軟陶泥連一連。(螃蟹有幾條腿?一共有十條腿,走路的有8條,剩下那對不能走路的是它的大鉗子,只能用來挖洞、防御和進攻,所以我們選擇小樹枝形狀是很有講究的喲!)(4分鐘)
    3、看來同學們都是善于觀察,愛動腦筋的孩子,顏老師也想做一做了,做什么呢?做一只小老鼠吧!老師的寶貝屬鼠的,我想做一個送給她。有誰能教教我,老師做的這只小老鼠哪些用小樹枝?能這樣嗎?讓老師來試一試。我希望老師在做的時候,同學們管好你們的手,睜大眼睛認真的看老師是怎樣做的,給老師加油,怎么樣?
    (找一團泥,搓一個圓球,一頭搓尖,身子做好了、然后做它的五官,先做眼睛,眼睛和我們平常畫的眼睛一樣,分為黑眼珠,白眼球,這樣看起來更加立體。黑色取一點,分成兩部分,搓圓,手指壓扁。白色再取一部分,比剛才的黑色多點,也用相同的'方法,然后把黑色壓在白色上面,眼睛就做好了。耳朵選擇你喜歡的顏色,搓圓,一半壓扁。壓一壓,粘在頭上。鼻子也可以選取你喜歡的顏色,搓圓,粘在上面,如果粘不穩(wěn),可以多壓幾下。
    老師做的好看嗎?老師有一個問題考考大家,剛才老師在做陶泥的時候用了哪些方法?總結板書(板書:捏,搓,壓,粘)小樹枝在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支撐,裝飾,連接)的作用。
    五、學生作業(yè),(10分鐘)
    1、布置作業(yè)
    剛才就有同學手癢癢了,你想用軟陶做什么呀?你呢?好吧!該你們好好表現(xiàn)了,孩子們,你們動手吧!用軟陶和小樹枝做一做你喜歡的小動物和小人物,注意色彩搭配。(課件:布置作業(yè),音樂)
    2、學生作業(yè),教師隨機指導,評價。
    六、評價:(5分鐘)
    做好的同學自己拿上來,說一說自己做的作品的名字,說一個自己作品的優(yōu)點,下面的孩子同意的話就給她一個微笑吧!師評。
    七、環(huán)保教育(2分鐘)
    (出示課件:)
    問:孩子們你們的小樹枝是從來里來的,你們說說他們做得對嗎?(不能隨意折斷枝丫,應選擇拾掉到地上的樹枝。這樣的話我們的樹枝就會更加的茂盛)
    八、拓展(2分鐘)
    今天,我們用軟陶和小樹枝做了許多有趣的東西,讓它們能站起來,更加立體???,我們還可以用紙,石頭,木頭等材料做出這樣立體的物品,大自然就是這么神奇,如果孩子們善于發(fā)掘和利用,那個魔法師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