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精選成語故事三篇

字號:


    孩子們學習成語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趣味,更從故事中,學習到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下面是分享的兒童精選成語故事三篇。歡迎閱讀參考!
    【高枕無憂】
    春秋時代,在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人,他非常喜歡與文學家還有俠客風范的人交朋友,為了能與他們常討論國家大事,總喜歡邀請這些人到家中長住。在這些人當中,有位叫馮諼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卻什么事都不做,孟嘗君雖然覺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還是熱情招待馮諼。
    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這地方討債,但是他不但沒跟當?shù)匕傩找獋炊€把債倦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滿感激。直到后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熱烈的歡迎,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的才能。一直到這時候,不多話的馮諼才對孟嘗君說:通常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才能在緊急的時候逃過獵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卻只有一個藏身之處,所以你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地睡覺,我愿意再為你安排另外兩個可以安心的藏身之處。于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說,如果梁惠王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么梁國一定能夠變得更強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梁國,準備讓他擔任治理國家的重要官職??墒?,梁國的使者一連來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yīng)。梁國派人請孟嘗君去治理梁國的消息傳到齊王那里,齊王一急,就趕緊派人請孟嘗君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提出希望能夠擁有齊國祖?zhèn)骷榔鞯囊?,并且將它們放在薛地,同時興建一座祠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祠廟建好后,馮諼對孟嘗君說:現(xiàn)在屬于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從此以后你就可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大覺了。
    【如火如荼】
    春秋時代末期,吳國國王夫差連續(xù)征服了越國、魯國和齊國,雄心勃勃,又繼續(xù)向西北進軍,打算一鼓作氣征服晉國。
    可正在這個時候,越王勾踐抄了吳王的后路。他帶領(lǐng)軍隊一直打到吳國的國都姑蘇(蘇州),又派人馬占據(jù)淮河,把吳王的退路切斷了。
    這消息給吳王夫差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驚,立即召集文臣武將商量對策。大家說,現(xiàn)在退回去等于兩頭打了敗仗,還會兩頭挨打;如果能打敗晉國,就等于在諸候國中當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踐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經(jīng)拿定,當務(wù)之急是盡快征服晉國。考慮再三,決定出奇制勝。
    一天傍晚,吳王下達了命令。全軍將士吃得飽飽的,馬也喂足了草料。從全軍中挑出三萬精兵強將。每一萬人擺成一個方陣,共擺三個方陣。每個方陣橫豎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頭的都是軍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個大夫負責。每一個方陣由一名將軍率領(lǐng)。中間的方陣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幟,白弓箭,由吳王自己掌握,稱為中軍;左邊的方陣,紅盔紅甲、紅衣服;右邊的方陣則一水兒黑色。半夜出發(fā),黎明時分到達離晉軍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剛剛顯出亮色,吳軍鼓聲大作,歡呼之聲震天動地。
    晉軍從夢中醒來,一看吳軍那三個方陣和聲威氣勢,簡直都驚呆了:那白色方陣,望之如荼——像開滿白花的茅草地;那紅色方陣,望之如火——如熊熊燃燒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陣,簡直就像深不可測的大海。
    故事出自《國語·吳語》。成語如火如荼,形容某種人群或事物陣容之大,氣勢之盛。
    【背水一戰(zhàn)】
    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zhàn),不可敗。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guān)中,然后東渡黃河,打敗并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于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后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yōu)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zhàn)。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后,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后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fā)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zhàn)。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jié)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于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lǐng)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xiàn)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么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讓他們拼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zhàn),多用于軍事行動,也可用于比哺有決戰(zhàn)性質(zhì)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