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地球媽媽》教學反思

字號: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地球媽媽》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一年級語文《地球媽媽》教學反思
    這一堂課,我堅持以兒童生活為起點和歸宿,實現了生活的再現、提取、整理、指導、回歸過程。在此過程中,閃現了許多真切、純真的情感。
    1、挖掘學生的生活資源
    體現課堂的“生活*”成了我這堂課的努力方向。其中:
    ①想象小朋友一天的生活。
    ②介紹自己曾去過的地方。
    ③說說自己周圍的污染現象。
    ④近為大地媽媽做過什么?
    這些討論主題的設計緊扣學生的現實生活,充分挖掘了學生原有的生活積累。切切實實地圍繞“生活資源”開展活動,讓學生在生活再現中又有了更真的體驗、更深的認識,可謂惟有“生活”,才是真諦。
    2、尊重學生的年齡特征
    為使我們的教學活動發(fā)揮其大的效應,關鍵在于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活動,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主動體驗、輕松感悟。這一篇教材也正是準確把握了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了擬人的方式傳達著信息。得益于這個提示,我在教學活動中用到的稱呼都十分貼近孩子的心。如“地球媽媽”、“大地的孩子”、“植物、動物朋友”等,還引用了一個深入淺出的童話故事作為教學輔助手段,事半功倍地帶領學生入情入境、悟情悟理。
    這堂課的教學讓我深切體會到:如若教師期盼學生能在課堂上做到道德體驗入情,道德認識入心,那么我們必須學會尊重學生。在此基礎上,想方設法讓每一個孩子擁有一顆熱愛地球的心!
    2.小學一年級語文《地球媽媽》教學反思
    一、快樂中讀。
    課程標準要求低年級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樂趣。《地球媽媽》是一篇活潑、優(yōu)美的小文。它用孩子的眼光去觀察,以孩子的口吻去講述自己的發(fā)現。孩子們非常喜歡讀這篇小文。教學中我注重多讀少講,以讀代講。采用多種形式去讀。如:自由讀,小組合作讀(可個人讀、齊讀、領讀、表演讀、畫畫讀句子。)邊討論邊讀,看圖讀,做動作讀,想象讀,配樂讀。理解“小小的家”和“大大的家”后有感情誦讀??梢姾⒆觽儾皇强菰锏胤磸妥x,而是在快樂中讀,在合作中讀,在理解中讀。調動了學生地積極性、主動性。
    二、心靈中愛。
    本冊教材鮮明的特點是:文化主題統(tǒng)攝,相關內容歸類的組元方法。凸顯了人文精神的鑄造與人為本思想的張揚。從而把學語文與學做人統(tǒng)一起來。這充分表達了課標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本單元體現了人與自然的融融和諧,共愛共存家園的思想。
    教學中我讓孩子們在讀的基礎上展開想象,除了課文寫的,你還知道誰的家?孩子們在說議中發(fā)現青蛙有好多的家。有海邊、池塘、湖泊、小河??墒钱斔麄冋f小河時,發(fā)現小河水干了。青蛙不在哪兒?孩子們的心情一下子沉了下來。一種同情心油然而生。想辦法,“讓青蛙回到小河身邊?!薄岸嘞掠?。”“從地底下抽水?!薄皬膭e處引水?!笔呛⒆觽冎腔鄣慕Y晶。接著教師帶有啟迪的小節(jié),使孩子們感到水資源越來越少了,許多地方缺少水。青蛙才少了一個家。呼喚孩子們珍惜、保護地球。讓所有的動物、植物都有一個小小的、快樂的家。交談中,孩子們從心中迸發(fā)對地球的喜愛,感悟到地球媽媽真好,發(fā)出共愛家園的吶喊。從而深化了主題,張揚了人文精神。
    三、合作識字。
    課標提倡新學習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從小培養(yǎng)這種學習意識,體會學習方法,可謂是“奠基”。在識字、寫字教學中,讓孩子們在合作、探究、交流中,巧記生字,寫好生字。有的學生感到了快樂,有的學生從中受到啟迪。讓識字、寫字教學在快樂中學好,在交流中提高,在探究中發(fā)展。
    3.小學一年級語文《地球媽媽》教學反思
    《地球媽媽》是一篇活潑生動、韻律優(yōu)美的小文,它以兒童的視角去觀察,以孩子的口吻向我們講述了自己的發(fā)現。由一個小小的家,到所有孩子共有的大大的家,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的“地球媽媽真好”。這篇課文在講解時的難點就是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小小的家”和第三自然段中的“大大的家”分別指什么。在課堂開始時,針對課題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地球是誰的媽媽?”學生顯得一臉困惑,他們問我地球是什么?這是我提前就預料到的,在正常孩子眼里基本的問題,卻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他們。于是,我把課前準備好的地球儀拿了出來,幫他們認識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樣子的。我認識到學生家長有不可推脫的責任。對于這些聾啞學生來說,他們獲得的知識都是來自于身過的每一個人,由于他們的父母不會手語,沒辦法和他們正常交流,所以在入學時,他們的學齡相當于2歲,只是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以及自己洗漱。對于學習是全新的開始,讓一個聾啞孩子從什么也不會到學業(yè)有成,這個過程很漫長、很艱辛。在這我也想呼吁那些殘疾孩子的家長,不要吝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你們多教給他們一點,他們的成長過程才會更順利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