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記者團述職報告范文

字號:

述職報告是擔任一定領導職務的干部,根據(jù)制度規(guī)定或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向上級主管部門領導或干部職工大會陳述履行職責情況的書面總結材料,述職報告格式及范文。述職報告是干部的自我匯報,對干部的考核任免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本篇文章是為您整理的《大學生記者團述職報告范文》,供大家閱讀。
    【篇一】
    下午好!我很榮幸能在這里總結記者團一年以來的工作。首先,我代表記者團全體學生記者,對各位領導和老師長期以來對我們的關心及教導致以衷心的感謝。
    一年前,我有幸成為記者團團長,在各位老師的指導下,以及各部門負責人和各位學生記者的支持下,我們圓滿完成了20XX年度學生記者團的各項工作。在此,我將20XX年工作總結如下:
    校報編輯部的學生記者,協(xié)助老師完成了本年度20期報紙的出版,其中包括17期常規(guī)報紙出版,以及省部共建、高考開放日和博物館日專版,出色地完成了二版《大學時代》稿件所需的采訪,包括采訪優(yōu)秀教師,學校各項獎學金獲得者和優(yōu)秀班集體;同時還為四版《核桃樹下》欄目撰寫隨筆,讀后感和觀后感等,并完成每期校報的發(fā)放和郵寄工作。此外,他們還協(xié)助老師完成教育部與甘肅省政府共建西北師范大學專題特刊,為省部共建西北師大的宣傳工作添了亮麗的一筆。經過一年的努力,他們圓滿完成了本學年采訪任務,宣傳報道了我校20XX-20XX年度評選的一批杰出教師和學生。除此之外,他們還與部分畢業(yè)的師大校友取得聯(lián)系,以他們師大求學生涯和情懷為主線,通過向他們約稿,大大豐富了校報的內容。
    廣播記者部學生記者完成了本學年日常新聞節(jié)目的制作,每日校園廣播節(jié)目的采集、編輯、錄制、播出,同時完成教育部與甘肅省政府共建西北師范大學、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系列專題節(jié)目,以及為學校運動會及軍訓提供播音解說等。他們累計共完成750多條校園新聞的錄制與播出,其他節(jié)目共計387期,在原有基礎上,積極改進節(jié)目的形式與內容,并得到了廣大同學的一致好評。
    電視記者部主要負責校內重大活動的宣傳報道工作,做好相關會議、學術活動、學生活動等的采訪報道。本年度,電視記者部共制作、播出《師大新聞》32期,重大活動實況錄像9場(次)。其中,重點完成了教育部與甘肅省政府共建西北師范大學簽約儀式及相關慶?;顒拥膱蟮?,拍攝素材共計六百多分鐘,并及時制作播出了《甘肅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西北師范大學簽約儀式實況錄像》、《‘木鐸金聲’專場文藝演出實況錄像》、《慶祝省部共建火炬接力暨焰火晚會實況錄像》以及《學校慶祝省部共建系列活動剪輯》。完成了省部共建實驗室驗收會議、20XX年學校田徑運動會開幕式、20XX級新生開學典禮、20XX年教師節(jié)慶祝大會暨表彰典禮、九月放歌以及知行學院建校十周年慶典等活動的實況錄像。
    攝影記者部主要負責學校重大新聞和活動的拍攝,20XX年攝影記者部圓滿完成了甘肅省和教育部共建西北師范大學簽約系列活動、我校代表團赴摩爾多瓦自由國際大學共建孔子學院掛牌儀式系列活動、省部共建教育部專家組來校評估共建規(guī)劃活動等學校大型會議、活動拍攝近200場(次),拍攝圖片1萬余張。適時更新校內主要部位宣傳噴繪、櫥窗8期。
    網(wǎng)絡記者部主要完成1719條新聞的發(fā)布,包括1050條新聞網(wǎng)新聞和669條主頁新聞,同時完成38期視頻新聞、55期校園廣播、20期《西北師大報》的上傳及17條宣傳部學習文件的發(fā)布,并完成溝通無限的改版。
    20XX年9月,記者團順利開展納新活動,來自學校各學院的學生踴躍報名參加。后,經過數(shù)輪篩選和考核,參考個人綜合素質,共有49位來自各個學院的學生,成為記者團20XX年新xx屆學生記者,他們的到來,及時壯大了記者團隊伍,為以后做好宣傳工作提供保證。
    20XX年即將過去,這一年里,淚水與歡笑同在。雖然我們在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困難,這些困難有些是常見的,有些是意想不到的。但是我們始終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他們終收獲了喜悅,終收獲了這份難得的友誼。20XX年的鐘聲即將叩響,我相信每一位記者充滿自信,因為我們已經整裝待發(fā)。在新的一年中,我們將著重努力營造一個團結,和諧,進取,充滿朝氣和活力的記者團。更好地完成我校的新聞宣傳工作。
    后,預祝各位領導和老師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順利,合家歡樂,祝各位學生記者學習進步。再衷心感謝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我們的各位領導和老師,感謝和我一起度過難忘20XX年的各位學生記者。
    【篇二】
    本學期學生記者團工作從3月開始到6月已經全部結束。從一區(qū)的角度而言,本學期主要以“帶新記者”為主,其工作其實是以二區(qū)工作為中心的,但二區(qū)新學生記者的成長并不如預想中的那樣迅速,而一區(qū)學生記者的工作則因為包括課業(yè)繁忙在內的諸多原因而未能達到預期。
    三個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
    1.一區(qū)學生記者完成稿件數(shù)少
    除校友采訪(1959級校友回校)、人物采訪(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稿件外,一區(qū)學生記者幾乎沒有完成其他稿件,也就是說他們的工作很少涉及學生活動新聞、周末談等關注普通學生生活的層面,對新聞網(wǎng)和副刊的支持也不足,完全無視開學初制定的“每人每月3篇稿件”的要求。
    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課業(yè)繁忙和對學生生活失去新鮮感。根據(jù)學校的課程安排,一區(qū)的學生記者大多課業(yè)繁重,以電氣學院電氣工程系的課程為例,每天基本都是3大節(jié)課,還有大量的實驗。而且隨著專業(yè)學習的深入,學生對課外復習、課外實踐的需求和對保研、考研、就業(yè)的壓力都在增加,加之一區(qū)學生記者對自己學習要求都很高,所以忽視記者團工作也可以理解。另一方面,學校對學生
    。希望可以出臺例會紀律條例,用規(guī)章制度說話,維持會議紀律。
    3.一區(qū)學生記者采寫能力層次不齊
    大部分一區(qū)學生記者對某些稿件的寫作不熟悉、交稿質量不高是不爭的事實,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在于兩個方面,即缺乏鍛煉、沒有有效利用例會。有些學生記者交稿少,自然得不到鍛煉,采寫能力也沒有很大提高;沒有評報機制,例會上缺少采寫能力的培養(yǎng),總不能要求每個學生記者都無師自通吧。所以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解決前兩個問題。
    兩件值得欣慰的事:
    1.2006級學生記者都很團結
    本學期清明放假期間,2006級學生記者出游大青山,活動非常艱苦,一整天,很累,但也看出大家的團結?;顒訁⒓诱?、2006級學生記者一年前在二區(qū)共同的“師兄”,張寬說:“那個山很高,但互相攙扶著,我們還是爬了上去,下山之后很累,但留給我們的回憶很甜蜜。”他還說:“我和這xx屆學生記者團的感情都很深?!鄙钪?,2006級學生記者也能互相關心、幫助。所以有一件事情需要明確:學生記者團的基礎是成員間的感情。希望這一點可以向下傳承。
    2.學生記者新老交流
    本學期,×××、×××、×××先后回到二區(qū),為新記者講述自己的經歷,2006級一區(qū)學生記者除1人外,也都回二區(qū)與新記者交流經驗,×××老師堅持參加二區(qū)例會,作為一區(qū)負責人,我參加了后半學期二區(qū)的例會(前半學期因為課程原因,未能參加)。這都為新老學生記者的交流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為了更進一步交流,希望每學期可以有新老記者的團隊訓練,我將聯(lián)系team為學生記者團進行團隊訓練。
    一份統(tǒng)計:
    一區(qū)學生記者在大三之后,是否會繼續(xù)留在校報?90周年校慶,也就是2006級學生記者大四的時候,是否能分擔部分采寫任務?綜合平時表現(xiàn),是否能托與重要稿件?通過平時的交流,大致有以下統(tǒng)計,作為備案。
    ……
    一些初步設想:
    1.編輯部統(tǒng)一安排學生記者采寫任務制度
    學生記者自行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應先與編輯部溝通,確定該新聞是否可以報道;
    編輯部需要分配給學生記者的任務時,根據(jù)學生記者平時交稿數(shù)量,盡量均衡地分配,即先詢問交稿少的學生記者是否接受任務,以此讓每個學生記者得到鍛煉;
    學生記者有權接受編輯部的任務,也可以無理由拒絕;
    對于比較重要的活動,可以分配給兩個或多個學生記者完成,以保證采寫質量;
    接受編輯部任務學生記者應該按時交稿;
    每次學生記者交稿,根據(jù)任務難度、完成效果等,由編輯部評分,對每學期總得分低,或低于平均分過多的學生記者進行勸退。
    2.例會評報制度
    一區(qū)學生記者每周周末進行例會,例會上對上上周的報紙進行點評;
    每個學生記者對新聞版、副刊版、周末談、校園講壇、工大人采風、學者林等學生記者可能涉及到的欄目或題材進行學習;
    學習包括指出每篇文章的優(yōu)、缺點,或請該篇文章的作者現(xiàn)身說法;
    每周評選一篇“我愛看的文章”,并說明理由。
    3.對大一新學生記者培養(yǎng)的一些建議
    大一學生記者招新名單確定后,第一時間組織團隊訓練,增進內部交流;
    大一學生記者培訓原則上安排在二區(qū),由編輯部老師和高年級學生記者主講;
    大一學生記者上半學期原則上不強調新聞價值、新聞采寫技巧,只強調交稿數(shù)量、錯別字、新聞倒三角結構、新聞標題擬定;
    大一學生記者下半學期要求每人在新聞網(wǎng)上發(fā)表稿件超過5篇(這需要新聞網(wǎng)的支持,對有些新聞價值不大的學生活動準予上網(wǎng)),在校報上發(fā)表至少一篇周末談或者副刊;
    大一學生記者不獨立制作專版,原則上不獨立接受重大采寫任務;
    鼓勵大一學生記者到一區(qū)參加采寫活動,并與高年級學生記者交流;
    大一學生記者來到一區(qū)后,推行驗收考試,對不合格的學生記者給予清退。
    4.與學校其他學生記者團交流
    【篇三】
    光陰荏苒,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覺中,我們走過了20xx,迎來了20xx。在距離元旦還有5天的日子里,提前祝大家元旦快樂,新年快樂,元宵節(jié)快樂,向對校報關心過、支持過、貢過獻、拍過磚的老師和小伙伴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首20xx的林林總總,有高考前挑燈夜戰(zhàn)奮斗的背影,有步入大學時的激動與喜悅,有遠離家鄉(xiāng)的牽掛與思念,更有我們在大學生記者團付出的點點滴滴。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筆試面試時的緊張激動,正式錄取時的興奮癲狂,以及自己的文字出現(xiàn)在或被印成鉛字時的那種由衷的喜悅與自豪。我相信,大家都忘不了,因為我們要把他們當作致青春的禮物,當作大學時代寶貴美好的回憶。
    作為一名非專業(yè)性的大學生記者,我們寫不出專業(yè)性較強的新聞稿,也無法體會內涵極深的新聞價值所在。但我想說,我們夠熱情,夠主動,愿意寫一篇又一篇的新聞,上網(wǎng)查資料,看范文,改了又,樂此不疲的讀一份又一份的楚天都市報、武漢晚報、南方周末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深體會到,文字帶給我們的巨大力量,那些與校報待在一起的日子,我們也清楚的看到自己所取得一些進步,盡管有時候可能會耽誤自己的一些休息時間,但正是因為熱愛,所以無悔。還記得我們2版第沙龍那次,自我介紹時,我在黑板上寫下了4個不堪入目的大字“以文會友”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一直在校報努力下去的大動力,我從小就是個對文字十分熱愛的人,愿意在文字中交到更多朋友,那么這半年我實
    現(xiàn)了這個愿望,認識我們兩位可愛的編輯,以及2版及其他版面的許多小伙伴,這也將是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年輕只有,青春不再重來,我們在自己美好的年華里,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它,我們變得認真,因為它,我們變得努力,因為它,我們改變了自己,那么,這些讓我們知道,這一趟沒有白來。
    “來了,就別走”用我們初的心做永恒的事,繼續(xù)用文字傳遞信息,用文字感動他人,堅持到后,驀然回首時我們戀上的是這段美好的時光,一起待在校報的日子。我相信,漢口學院報給我們一個舞臺,我們將還他一個精彩。后,也希望大家在20XX年荷包鼓一點、文章多一點、文筆好一點、領導多夸我們一點??傊?、一點一點又一點,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