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三位數(shù)加法》課件【三篇】

字號:

好的課件可以創(chuàng)造出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及學習的興趣,進而為語文教學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迅速的走進預設的教學氛圍境界。一堂成功的課往往得力于一個生動的課件,這是因為學生對每一篇新課文都有一種新鮮的感覺,都懷著新的興趣和期待。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三位數(shù)加法》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三位數(shù)加法》課件篇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三位數(shù)加兩、三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法及驗算方法的過程。
    2、使學生了解驗算的作用,并初步養(yǎng)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3、使學生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4、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增強數(shù)學意識,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提高獲取信息、整理信息及處理信息和探索發(fā)現(xiàn)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豎式計算及進行驗算。
    教學難點:
    理解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啟迪探究。
    1、小朋友們,上個星期三我們學校開展了一項活動,誰來說說是什么活動啊?(愛心大義賣的活動)
    2、你買了哪些物品呢?
    3、小朋友們通過這次活動,獻上了自己的一份愛心,真棒。
    4、齊老師在星期天也逛了商場,摘錄了一些商品的信息。(示信息)
    5、誰來說說,你知道了哪些物品的信息?(學生匯報商品價格信息情況)
    6、那么你想買那兩樣物品呢?求一共要付多少錢怎樣列式?(學生匯報購買情況)
    二、自學互動,進行探究。
    (一)探究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師摘錄信息:老師想買兩樣貴的,買一個遙控汽車和一個積木要花多少錢呢?
    怎么列式?126+132=
    1、(1)你想怎么算,跟同桌說一說。
    (2)生匯報多種計算方法(計數(shù)器算法、豎式算法)。
    (3)生演示計數(shù)器算法。
    (4)講解豎式算法。
    這道題在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
    2、探索驗算:
    (1)同學們算的對不對呢?我們可以來驗算。
    (2)怎么驗算呢?將這兩個加數(shù)交換位置再算一遍。
    (3)驗算結果和原題結果相同,說明我們算對了。
    三、作業(yè)練習,反饋探究。
    1、想想做做第1題
    2、想想做做第3題填表
    3、小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啊?(揭示課題)
    做筆算加法時需要注意什么?
    四、應用探究,培養(yǎng)個性
    1、判斷對錯
    2、探究圖書館借書問題(示P31例題)
    3、示評選“文明班級”表格,算一算哪個班能獲得“文明班級”稱號。
    4、算路程:從學校到公園走那一條路比較近呢?生算
    5、許多小動物在玩套圈游戲,選擇2個來算一算一共多少分?
    五、系統(tǒng)回顧,延伸探究
    1、小朋友們今天學得開心嗎?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2、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數(shù)學知識和數(shù)學問題,我們平時要多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三位數(shù)加法》課件篇二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操作嘗試,掌握三位數(shù)橫式計算的方法,會用不同的材料建構三位數(shù)加法模式。
    2、能力目標:發(fā)展遷移能力、建模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算法思維的多樣化,了解計算結果并不是的目標。
    3、情感目標:在操作、交流、探究與討論中學會表達、傾聽。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shù)橫式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算法思維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請你估計一下,學校的多功能廳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生活中還有數(shù)量需要用三位數(shù)表示嗎?(說說數(shù)的組成)
    二、探究新知
    1.課件引入“上海中小學生音樂會”。
    學生搜集信息,老師出示信息:
    A看臺356人,B看臺247人。
    兩看臺共坐了多少個同學?
    2.說說解題方案、估計計算結果。
    3.學生嘗試計算。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以4人小組為單位,利用手頭的材料嘗試計算(學具、卡紙、草稿紙)
    (巡視、指導)
    4.選擇用不同的算法進行講評、演示。(請學生交流,教師做適當點撥、歸納與評價)
    4種方法:
    小組內選擇一人進行匯報:
    (1)6+7 個加個
    50+40 十加十
    300+200 百加百
    356+247
    =13+90+500=603
    (2)300+200 百加百
    50+40 十加十
    6+7 個加個
    356+247
    =500+90+13
    =603
    (3)356+247
    =356+200+40+7
    =556+40+7 先加百
    =596+7 再加十
    =603后加7
    (4)356+247
    =356+7+40+200
    =363+40+200 先加個
    =403+200 再加十
    =603 后加百
    (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解法遠遠不止書上介紹的幾種,學生運用以往的知識經(jīng)驗,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采用了多種解法。)
    三、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并寫出過程
    開學時,我們學校舉行了“手拉手,幫助貧困小伙伴”的捐款活動,全校師生都踴躍參加了。(出示PPT課件)引出計算題:
    “一、二年級苗苗兒童團員共捐款多少元?”
    有能力的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有困難的學生可互相探討,尋求幫助。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嗎?(請解答)”
    教師巡視、輔導。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三位數(shù)加法》課件篇三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不進位和不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聯(lián)系生活情景進行估算,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當?shù)姆椒ń鉀Q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計算方法和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
    通過探索,掌握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法、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單獨進位加法筆算的方法。
    教具準備:
    電視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出示復習題
    二、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教師:孩子們,我知道你們都比較喜歡《熊出沒》,今天熊大、熊二、光頭強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光頭強今天運氣不好,砍樹被熊大、熊二發(fā)現(xiàn)了了,今天你們就來代替熊大、熊二想辦法讓光頭強不砍樹,好嗎?
    1、教師出示第一關。
    要解決這個問題,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
    教師:算式怎么列?(220+260=)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三位數(shù)的加法。(板書課題)
    (1)學生獨立嘗試計算。
    教師: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它的結果嗎?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說給大家聽。
    (2)集體匯報,交流方法。
    (學生說,老師板書)
    教師:小朋友真了不起,不僅用多種口算方法算出了這道題的得數(shù),而且還請了豎式來幫忙,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這樣的題目。
    (3)教師演示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2、教師出示第二關:
    教師:剛才我們通過計算,知道了買220支鋼筆和260支鉛筆共要480元,要求豐收小學共有學生多少人怎樣列式?
    (433+418)
    (1)估算。
    請大家估一估,豐收小學共有學生多少人?
    教師:大家估算得很好,我們只要把兩個加數(shù)或者其中一個加數(shù)看作和它們接近的整百數(shù)或整十數(shù)來估算,估算的結果都會很接近準確數(shù)。
    (2)學生嘗試計算。
    教師:你能算出433+418得多少嗎?想辦法試一試。算完的同學和同桌說說是怎么算的。
    (3)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
    演示完后,請同學上臺用豎式計算。隨后再次利用多媒體演示豎式計算的方法,并提醒學生在利用豎式計算時應該注意的地方。
    (4)議一議:你覺得在計算中要注意什么?重點突出相同數(shù)位對齊,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算十位時要加上個位進上來的1。
    3、教師出示第三關:
    本關讓學生獨立計算,集體匯報。
    4、多媒體出示第四關,學生獨立完成,請一個學生上臺板演。
    三、小結
    孩子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三位數(shù)的加法,還有什么問題,請大家在課余時間相互討論,互相學習。
    四、鞏固新知
    完成練習八1—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