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美術課件集錦【四篇】

字號:

課件的選擇要依據教學的內容、本人的教學風格、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達到課堂教學效果優(yōu)化為準。好的課件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課件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為授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就由為大家?guī)碛變簣@大班美術課件集錦,歡迎各位參考借鑒!
    
彩泥蛋糕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用彩泥或紙黏土創(chuàng)作的技巧。
    2.培養(yǎng)耐心細致地完成作品的習慣。
    3.發(fā)展造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搜集蛋糕房的生日蛋糕宣傳單。
    2.大紙盒。
    3.美工材料,例如彩紙、橡皮泥或紙黏土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出示蛋糕房的生日蛋糕宣傳單,與幼兒欣賞蛋糕的造型,向幼兒提問:
    (1)你喜歡吃什么蛋糕?(自由回答。)
    (2)生日蛋糕有什么形狀?(圓形、心形、正方形等。)
    (3)你認為這些蛋糕漂亮嗎?為什么?(顏色、水果或圖形的排列都很漂亮。)
    (4)蛋糕上的水果排列有什么特色?(很多都是按一定的序列排成的。)
    2.提議幼兒扮演糕點師,設計一個美麗的蛋糕。
    3.老師示范用橡皮泥或紙黏土做蛋糕:
    (1)泡沫塑料或紙盒做蛋糕坯;
    (2)用橡皮泥或紙黏土搓成圓球、長條或其他形狀做水果或巧克力,裝飾蛋糕坯。
    4.制作完成后,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和創(chuàng)意。
    5.將自制的蛋糕放在展覽區(qū)舉辦蛋糕展,小朋友相互欣賞交流。
    活動評價:
    能運用搓、捏的技巧制作蛋糕模型。
    活動建議:
    在幼兒對制作蛋糕產生興趣后,可以運用其他的美術表現形式來制作蛋糕,如裝飾畫、紙盤制作等。
    
四季的色彩

    活動目標:
    1.了解季節(jié)的變化,感受四季的色彩美。
    2.鼓勵幼兒選擇觀察到的四季的色彩進行拓印。
    3.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彩色紙、水粉顏料、四季的圖片、棉簽、抹布。
    2.知識經驗準備:幼兒理解相鄰色,體驗同種色(1.檸檬黃中黃蛋黃土黃橘黃。2.大紅,朱紅,深紅,土紅,橘紅。3.熟褐,赭石,棕色。4.深綠,翠綠,草綠,橄欖綠,墨綠。5.普蘭,群青,紫羅蘭,胡蘭等);觀察四季色彩的變化,欣賞視頻后觀察自然風景的圖片。教師自身需要了解色彩搭配的基礎知識,準備幾組同種色調的調和好的水粉顏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一年四季中你喜歡什么季節(jié)?為什么?
    ——每個季節(jié)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小朋友想一想你喜歡的季節(jié)什么顏色呢?
    幼兒答:春天:綠色、紅色、黃色……夏天:黃色、紅色、藍色……秋天:黃色、紅色……冬天:藍色、白色……
    (預設:如果孩子只說了三個季節(jié),老師要指出第四個季節(jié))
    2.欣賞圖片
    ——過度: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老師這里也有幾張圖片,請你根據它的顏色猜一猜它們都是什么季節(jié)。(出示8張圖片)知識點了解四季突出的色彩
    (邊看圖片邊問怎么看出是四季)
    ——小結:每個季節(jié)都有自己的色彩。每個季節(jié)都有自己的色彩,春天的色彩鮮艷清新,夏天的色彩濃烈,秋天四處都是金黃的,冬天白雪蓋地,真漂亮。
    二、示范
    ——這么美麗的四季讓我們用手里的顏料把它們留在畫紙上。
    ——選擇一種色彩,想一想它是哪個季節(jié)?示范:把顏料倒入盤中,這邊到一點那邊倒一點
    ——找到與這個季節(jié)對應的色彩(黃色)。示范:這邊倒一點那邊倒一點。
    ——也可以留白的地方。
    ——把紙蓋在顏料,輕輕按一按,慢慢掀起來。
    ——哇,我們用色彩把這個季節(jié)留在畫紙上。你們來試試。
    三、幼兒操作
    1.幼兒選色拓印,教師巡回指導
    重點:選擇和季節(jié)對應的顏色進行拓印。
    ——選擇你喜歡季節(jié)對應的顏色
    ——顏料輕輕倒在盤子里注意顏色這邊倒一點那邊倒一點
    ——雙手拿著畫質紙的兩邊蓋在顏料上,輕輕按一按、慢慢拿起來。
    ——四季美麗的色彩就跑到紙上去了。把拓印好的畫紙放在一邊晾一晾。
    (預設:重點觀察1.老師關注孩子倒顏色是否均勻及時指導。例如小朋友把顏色都倒在一起)
    2.教師示范借形想象
    ——看一看,老師拓印的色塊中藏著什么小動物?(幼兒答)我選用黑色勾畫。也可以用白色來勾畫。誰能幫我畫出它的眼睛。
    我們把它找出來。先用不一樣的顏色勾畫出動物的身體。
    ——然后再畫上眼睛、鼻子、嘴巴和身上的花紋。你們也來大膽的試試吧
    3.幼兒借形想象并添畫
    難點:借形想象畫出動物,并表現動物的特征。
    ——記得先用白色或者黑色來勾邊,找出動物的身體
    ——再找一找動物的眼睛在哪里?把它畫出來。
    ——添畫動物的鼻子、嘴巴及身上的皮毛花紋。
    ——畫得不像也沒有關系
    ——想一想他們在哪里?干什么?
    ——動物們生活在草原上、森林里、動物園里,給他們畫上漂亮的背景。
    四、作品評價
    ——你留住了哪個季節(jié)?
    ——畫面里藏著許多小動物,你都發(fā)現啦!
    ——你留住的春天里動物多,想象力真豐富。
    活動延伸:
    情感渲染:一年四季的顏色都在不斷的變化著,小朋友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家鄉(xiāng)的四季還有哪些漂亮的色彩!
    活動反思:
    3歲~6歲是培養(yǎng)幼兒繪畫能力、動手能力的關鍵期,更是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黃金階段。因此,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要特別重視孩子想象力的培養(yǎng),為幼兒創(chuàng)設充分的想象和動手的空間。
    本次活動圍繞著四季的色彩進行展開拓印想象,大班幼兒是抽象思維開始發(fā)展時期,但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季節(jié)色彩的感知可能會定位在這個季節(jié)中的某一事物的顏色上,因次我想只要幼兒能選出此季節(jié)中自己喜歡的事物顏色進行拓印即可,所以我會在第示范中,著重強調“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喜歡這個季節(jié)里的什么”為線索,引領幼兒選擇顏色,從而突破重點,在示范借形想象時,提出要求“先勾邊,再找動物,后添畫細節(jié)以及背景”這樣降低了幼兒作畫的難度,在大部分幼兒可以完成的基礎上,在點評環(huán)節(jié)著重引導幼兒觀察,以提升幼兒經驗,豐富繪畫技巧,難點就慢慢解開。
    當然活動中也有一些不足:
    1、在美術教學中,如果教師只“說”而不“操作”,肯定是不正確的。教師適當的示范,是幼兒深刻認識和掌握各種美術活動技能,同時也是幼兒了解作畫步驟及作畫要求的重要途徑。但是如果教師操作時步驟交代的不清晰,幼兒作畫環(huán)節(jié)就會出現紊亂。如:當我在執(zhí)教《四季的色彩》第活動時,就忘記交代作畫要求,結果在幼兒作畫環(huán)節(jié),想強調內容多,要求就越多,語言就顯得羅嗦,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有點手忙腳亂的,教師指導不過來了。因此,教師在示范中,不僅要用簡練、優(yōu)美的語言講解作畫步驟,還要交待好作畫要求。
    2、教師的示范畫要體現完整性,教師的示范也是一種引領。在進行《四季的色彩》活動中在添畫環(huán)節(jié),我為動物添加的眼睛只有簡單的眼珠和眼白,忽略了高光、眼睫毛,結果幼兒作品大部分都只畫了眼珠和眼白。可見,教師的示范畫一定要完整地體現。
    3、當然教師的示范也要適可而止,也不要毫無保留的把步驟都展示出來,要給幼兒留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間,這樣每個幼兒的繪畫構思就不一樣了。示范畫中主要是強化重點,突破難點。如:大班美術《四季的色彩》在添加環(huán)節(jié),教師做局部示范,選擇一種色塊進行借形想象,變成一頭大象,在幼兒作畫時,我發(fā)現好多幼兒也變出了大象,可見,教師的示范畫影響了幼兒。若當時我將畫紙四個方位轉動一下,同一種色塊尋找不同的動物,也許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4、教師具備一定的美術技能技巧知識,在進行活動前,一定要完整的預操作,預設活動中會出現哪些問題,什么原因會導致這種問題的發(fā)生。其次,教師在巡回指導過程中,教師要做到“放”“,出”自如。“放”也就是放手,給于幼兒充足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尊重幼兒個性化的表現方式。“出”就是出手,教師把握好時機,給與幼兒適時、適宜的指導,尤其在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要給于及時、有效、恰當的語言指導和幫助。
    5、評價是美術教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缺少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和指導,幼兒得不到及時的點撥,思維不夠開闊,表現不夠大膽,以評價促發(fā)展的功能便無法真正實現。因此,點評環(huán)節(jié)很重要。那如何才是有價值的評價呢?
    在評價幼兒作品時,應圍繞教學目標、作畫要求,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根據孩子的能力特征,既注重過程評價又注重結果評價;既注重幼兒自評、互評又注重教師點評。如本次活動可分為幼兒自評和師評兩種形式。
    
長頸鹿的外形

    活動目標:
    1、創(chuàng)意各種形狀的長頸鹿身體。
    2、嘗試搓圓、壓扁,用刻刀切開裝飾脖子。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指導重點:
    能夠搓圓、壓扁,用刻刀切開裝飾脖子。
    活動準備:
    長頸鹿圖片、各色泥、刻刀。
    活動過程:
    一、圖片展示,激發(fā)興趣。
    1、出示圖片長頸鹿。
    你們看,這是什么?它生活在哪里?身體是什么形狀的?
    2、出示泥塑:長頸鹿
    長頸鹿是怎么做的呢?它的身體還可以做成什么形狀?
    二、教師示范做鹿的步驟,幼兒自由操作。
    1、引導幼兒創(chuàng)意各種形狀的長頸鹿身體。
    脖子上的裝飾先搓圓壓扁用刻刀切開。
    2、幼兒自由操作捏長頸鹿。
    (教師巡視,指導個別幼兒)
    三、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效果:
    在老師的引導和要求下所有幼兒完成創(chuàng)意長頸鹿。
    
剪影畫

    活動目標:
    感受剪紙藝術中剪影形式的美,有初步的審美能力。
    學會欣賞、感受剪影作品,了解剪影作品與剪紙作品的區(qū)別。
    能大膽嘗試創(chuàng)作剪影作品,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教材分析:
    剪影它是通過物象外輪廓來表現形象,所以它注意外輪廓的美和造型。剪影以“剪紙的形式”表現了“一個高級的造型心靈”?!凹粲爱嫛本褪怯煤诩埣舫鑫锵蟮挠白?,用黑影構成了畫面,所以,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是獨具一格的。設計此活動讓幼兒感受不同藝術形式的美,欣賞剪影作品,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學會欣賞剪影作品,感受其形式獨具一格的美。
    2、難點:
    了解剪影作品與剪紙作品的區(qū)別,剪影藝術要有剪紙藝術作基礎。
    教學媒體設計:
    課件里的剪影作品都是從網絡資源中下載挑選的,然后利用
    powerpoint軟件平臺制作,通過幻燈片演示,讓幼兒觀察欣賞。在讓幼兒認識剪紙與剪影的區(qū)別中,直接用實物與投影儀進行演示,會更清楚。多媒體的有效運用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欣賞平臺。
    教學設計及教學策略:
    本次活動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主要是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網絡資源的豐富、快捷,讓幼兒了解、認識剪影,欣賞到好的作品,彌補教師在此方面的薄弱。同時,運用多媒體演示作品形象比較大,有利于集體幼兒觀察。
    根據剪影的特點,以及幼兒的認知生活經驗,我重點選擇了人物側面的剪影作品。在教學設計中,主要通過觀察、欣賞剪紙作品和剪影作品的區(qū)別,認識了解剪影的特點,并大膽嘗試去創(chuàng)作剪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