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數學上冊重要知識點復習

字號:

只有高效的學習方法,才可以很快的掌握知識的重難點。有效的讀書方式根據規(guī)律掌握方法,不要一來就死記硬背,先找規(guī)律,再記憶,然后再學習,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識。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數學上冊重要知識點復習》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拋物線的性質:
    1.拋物線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為直線
    x=-b/2a。
    對稱軸與拋物線的交點為拋物線的頂點P。
    特別地,當b=0時,拋物線的對稱軸是y軸(即直線x=0)
    2.拋物線有一個頂點P,坐標為
    P(-b/2a,(4ac-b^2)/4a)
    當-b/2a=0時,P在y軸上;當Δ=b^2-4ac=0時,P在x軸上。
    3.二次項系數a決定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和大小。
    當a>0時,拋物線向上開口;當a<0時,拋物線向下開口。
    |a|越大,則拋物線的開口越小。
    4.一次項系數b和二次項系數a共同決定對稱軸的位置。
    當a與b同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左;
    當a與b異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右。
    5.常數項c決定拋物線與y軸交點。
    拋物線與y軸交于(0,c)
    6.拋物線與x軸交點個數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2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1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沒有交點。X的取值是虛數(x=-b±√b^2-4ac的值的相反數,乘上虛數i,整個式子除以2a)
    焦半徑:
    焦半徑:拋物線y2=2px(p>0)上一點P(x0,y0)到焦點Fèçæø÷ö
    p2,0的距離|PF|=x0+p2.
    求拋物線方程的方法:
    (1)定義法:根據條件確定動點滿足的幾何特征,從而確定p的值,得到拋物線的標準方程.
    (2)待定系數法:根據條件設出標準方程,再確定參數p的值,這里要注意拋物線標準方程有四種形式.從簡單化角度出發(fā),焦點在x軸的,設為y2=ax(a≠0),焦點在y軸的,設為x2=by(b≠0).
    
【篇二】

    1、圓的定義:
    平面內到一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叫圓,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圓的半徑。
    2、圓的方程
    (1)標準方程,圓心,半徑為r;
    (2)一般方程
    當時,方程表示圓,此時圓心為,半徑為
    當時,表示一個點;當時,方程不表示任何圖形。
    (3)求圓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數法:先設后求。確定一個圓需要三個獨立條件,若利用圓的標準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圓的幾何性質:如弦的中垂線必經過原點,以此來確定圓心的位置。
    3、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有相離,相切,相交三種情況:
    (1)設直線,圓,圓心到l的距離為,則有
    (2)過圓外一點的切線:
    ①k不存在,驗證是否成立②k存在,設點斜式方程,用圓心到該直線距離=半徑,求解k,得到方程
    (3)過圓上一點的切線方程:圓(x-a)2+(y-b)2=r2,圓上一點為(x0,y0),則過此點的切線方程為(x0-a)(x-a)+(y0-b)(y-b)=r2
    4、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通過兩圓半徑的和(差),與圓心距(d)之間的大小比較來確定。
    設圓,
    兩圓的位置關系常通過兩圓半徑的和(差),與圓心距(d)之間的大小比較來確定。
    當時兩圓外離,此時有公切線四條;
    當時兩圓外切,連心線過切點,有外公切線兩條,內公切線一條;
    當時兩圓相交,連心線垂直平分公共弦,有兩條外公切線;
    當時,兩圓內切,連心線經過切點,只有一條公切線;
    當時,兩圓內含;當時,為同心圓。
    注意:已知圓上兩點,圓心必在中垂線上;已知兩圓相切,兩圓心與切點共線
    圓的輔助線一般為連圓心與切線或者連圓心與弦中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