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字文饒,唐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牛李黨爭中李黨領(lǐng)袖,中書侍郎李吉甫次子。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李德裕的詩句名言有哪些呢?歡迎閱讀!
1.原田春雨后,谿水夕流平。——李德?!稇洿焊?BR> 2.欲及清明火,能銷醉客酲。——李德?!稇涇俊?BR> 3.遠村寒食后,細雨度川來?!畹略!锻链ā?BR> 4.芳草連谿合,梨花映墅開?!畹略!锻链ā?BR> 5.遙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畹略!肚迕骱髴浬街小?BR> 6.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畹略!短┥绞?BR> 7.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畹略!痘ㄋ帣凇?BR> 8.莫辨幽蘭叢,難分翠禽翼?!畹略!峨p碧潭》
9.不堪腸斷思鄉(xiāng)處,紅槿花中越鳥啼?!畹略!吨啂X南道中作》
10.愿作鴛鴦被,長覆有情人。——李德?!而x鴦篇》
擴展閱讀:李德裕的人物簡介
李德裕(787—850年1月26日),唐朝中期政治家、詩人,字文饒,幼有壯志,苦心力學(xué),尤精《漢書》、《左氏春秋》。穆宗即位之初,禁中書詔典冊,多出其手。歷任翰林學(xué)士、浙西觀察使、西川節(jié)度使、兵部尚書、左仆射、并在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和武宗開成五年(840年)兩度為相。執(zhí)政期間,重視邊防,力主削弱藩鎮(zhèn),鞏固中央集權(quán),使晚唐內(nèi)憂外患的局面得到暫時的安定。
公元844年,輔佐武宗討伐擅襲澤潞節(jié)度使位的劉縝,平定澤、漣等五州。功成,加太尉賜封衛(wèi)國公;李德裕長期與李宗閔及牛僧儒為首的朋黨斗爭,后人稱為“牛李黨爭”,延續(xù)40年,牛李黨爭最早可上溯唐憲宗時其父李吉甫與牛僧儒等的矛盾,縱觀史實,文饒執(zhí)政功勛卓著,威震天下;牛黨執(zhí)政,無所作為,國勢日弱,武宗即位,信用文饒,一掃朋黨,內(nèi)平河北藩鎮(zhèn),強藩觫手;外擊破回紇,威震吐蕃、南詔;唐室?guī)拙怪信d,宣宗即位,嫉文饒威名,初貶荊南,次貶潮州;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再貶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瓊山區(qū)大林鄉(xiāng)附近)司戶,次年正月抵達。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十二月十日(850年1月26日)卒于貶所,終年63歲;李德裕逝后10年被追封為太子少保、衛(wèi)國公,贈尚書左仆射。公元849年,李德裕病逝在崖州。與他同時代的李商隱稱他為“成萬古之良相,為一代之高士”。近代梁啟超把他與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并列,稱他是中國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
李德裕在瓊期間,著書立說,獎善嫉惡,備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會昌一品集》、《左岸書城》、《次柳氏舊聞》、《首夏清景想望山居》等。中國象棋發(fā)明者。
擴展閱讀:人物評價
《新唐書》:漢劉向論朋黨,其言明切,可為流涕,而主不悟,卒陷亡辜。德裕復(fù)援向言,指質(zhì)邪正,再被逐,終嬰大禍。嗟乎!朋黨之興也,殆哉!根夫主威奪者下陵,聽弗明者賢不肖兩進,進必務(wù)勝,而后人人引所私,以所私乘狐疑不斷之隙;是引桀、跖、孔、顏相哄于前,而以眾寡為勝負矣。欲國不亡,得乎?身為名宰相,不能損所憎,顯擠以仇,使比周勢成,根株牽連,賢智播奔,而王室亦衰,寧明有未哲歟?不然,功烈光明,佐武中興,與姚、宋等矣。
《舊唐書》:臣總角時,亟聞耆德言衛(wèi)公故事。是時天子神武,明于聽斷;公亦以身犯難,酬特達之遇。言行計從,功成事遂,君臣之分,千載一時。觀其禁掖彌綸,巖廊啟奏,料敵制勝,襟靈獨斷,如由基命中,罔有虛發(fā),實奇才也。語文章,則嚴、馬扶輪;論政事,則蕭、曹避席。罪其竊位,即太深文。所可議者,不能釋憾解仇,以德報怨,泯是非于度外,齊彼我于環(huán)中。與夫市井之徒,力戰(zhàn)錐刀之末,淪身瘴海,可為傷心。古所謂攫金都下,忽于市人,離婁不見于眉睫。才則才矣,語道則難。贊曰:公之智決,利若青萍。破虜誅叛,摧枯建瓴。功成北闕,骨葬南溟。
1.原田春雨后,谿水夕流平。——李德?!稇洿焊?BR> 2.欲及清明火,能銷醉客酲。——李德?!稇涇俊?BR> 3.遠村寒食后,細雨度川來?!畹略!锻链ā?BR> 4.芳草連谿合,梨花映墅開?!畹略!锻链ā?BR> 5.遙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畹略!肚迕骱髴浬街小?BR> 6.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畹略!短┥绞?BR> 7.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畹略!痘ㄋ帣凇?BR> 8.莫辨幽蘭叢,難分翠禽翼?!畹略!峨p碧潭》
9.不堪腸斷思鄉(xiāng)處,紅槿花中越鳥啼?!畹略!吨啂X南道中作》
10.愿作鴛鴦被,長覆有情人。——李德?!而x鴦篇》
擴展閱讀:李德裕的人物簡介
李德裕(787—850年1月26日),唐朝中期政治家、詩人,字文饒,幼有壯志,苦心力學(xué),尤精《漢書》、《左氏春秋》。穆宗即位之初,禁中書詔典冊,多出其手。歷任翰林學(xué)士、浙西觀察使、西川節(jié)度使、兵部尚書、左仆射、并在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和武宗開成五年(840年)兩度為相。執(zhí)政期間,重視邊防,力主削弱藩鎮(zhèn),鞏固中央集權(quán),使晚唐內(nèi)憂外患的局面得到暫時的安定。
公元844年,輔佐武宗討伐擅襲澤潞節(jié)度使位的劉縝,平定澤、漣等五州。功成,加太尉賜封衛(wèi)國公;李德裕長期與李宗閔及牛僧儒為首的朋黨斗爭,后人稱為“牛李黨爭”,延續(xù)40年,牛李黨爭最早可上溯唐憲宗時其父李吉甫與牛僧儒等的矛盾,縱觀史實,文饒執(zhí)政功勛卓著,威震天下;牛黨執(zhí)政,無所作為,國勢日弱,武宗即位,信用文饒,一掃朋黨,內(nèi)平河北藩鎮(zhèn),強藩觫手;外擊破回紇,威震吐蕃、南詔;唐室?guī)拙怪信d,宣宗即位,嫉文饒威名,初貶荊南,次貶潮州;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再貶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瓊山區(qū)大林鄉(xiāng)附近)司戶,次年正月抵達。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十二月十日(850年1月26日)卒于貶所,終年63歲;李德裕逝后10年被追封為太子少保、衛(wèi)國公,贈尚書左仆射。公元849年,李德裕病逝在崖州。與他同時代的李商隱稱他為“成萬古之良相,為一代之高士”。近代梁啟超把他與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并列,稱他是中國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
李德裕在瓊期間,著書立說,獎善嫉惡,備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會昌一品集》、《左岸書城》、《次柳氏舊聞》、《首夏清景想望山居》等。中國象棋發(fā)明者。
擴展閱讀:人物評價
《新唐書》:漢劉向論朋黨,其言明切,可為流涕,而主不悟,卒陷亡辜。德裕復(fù)援向言,指質(zhì)邪正,再被逐,終嬰大禍。嗟乎!朋黨之興也,殆哉!根夫主威奪者下陵,聽弗明者賢不肖兩進,進必務(wù)勝,而后人人引所私,以所私乘狐疑不斷之隙;是引桀、跖、孔、顏相哄于前,而以眾寡為勝負矣。欲國不亡,得乎?身為名宰相,不能損所憎,顯擠以仇,使比周勢成,根株牽連,賢智播奔,而王室亦衰,寧明有未哲歟?不然,功烈光明,佐武中興,與姚、宋等矣。
《舊唐書》:臣總角時,亟聞耆德言衛(wèi)公故事。是時天子神武,明于聽斷;公亦以身犯難,酬特達之遇。言行計從,功成事遂,君臣之分,千載一時。觀其禁掖彌綸,巖廊啟奏,料敵制勝,襟靈獨斷,如由基命中,罔有虛發(fā),實奇才也。語文章,則嚴、馬扶輪;論政事,則蕭、曹避席。罪其竊位,即太深文。所可議者,不能釋憾解仇,以德報怨,泯是非于度外,齊彼我于環(huán)中。與夫市井之徒,力戰(zhàn)錐刀之末,淪身瘴海,可為傷心。古所謂攫金都下,忽于市人,離婁不見于眉睫。才則才矣,語道則難。贊曰:公之智決,利若青萍。破虜誅叛,摧枯建瓴。功成北闕,骨葬南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