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主題課件錦集【三篇】

字號:

課件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下面是整理的幼兒園中班主題課件錦集,歡迎閱讀與借鑒。
    
我喜歡自己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進一步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并通過談話大膽的評價自我。
    2、努力展示自己的長處,樹立自信心。
    3、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4、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活動準備】
    1、掛圖故事磁帶。2、玩具青蛙。
    【活動過程】
    一、認識主人公:青蛙。
    1、教師出示玩具青蛙。你喜歡青蛙嗎?喜歡它的什么地方?
    2、這只青蛙本來認為自己是能干、漂亮的,可是有一天,它突然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二、蛙的故事。
    1、傾聽故事至“它忍不住哭了起來”。
    2、青蛙為什么會難受?(因為它不會爬樹、不會飛、不認字)。
    3、別人會的本領他不會,所以它很難受。(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wǎng).)他有沒有別人不會的本領呢?(會跳、會唱歌)。
    4、原來他也有值得驕傲的別人不會的本領呢!聽聽朋友們對他怎么說的。
    5、故事后半段?,F(xiàn)在青蛙為什么又高興起來了呢?
    三、看圖聽故事。
    1、出示圖片邊完整地講述故事。
    2、青蛙有什么本領?野鴨呢?小松鼠呢?還有山羊呢?
    3、青蛙為什么不高興?山羊?qū)λf了些什么?青蛙又變得怎樣了?為什么?
    4、故事有一個很好的題目,就叫“我,喜歡我自己”。
    5、請幼兒自己看圖書,自由講述。
    四、我喜歡我自己。
    1、你有沒有值得驕傲的地方?
    2、你喜歡你自己嗎?為什么?
    【教學反思】
    本堂課中,我把目標設定成:1.通過談話大膽評價自我,進一步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心。2.邊欣賞故事邊想象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傾聽能力和思維表達能力。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由談話導入教學主題,當問到孩子們:“你喜歡你自己嗎?喜歡你的哪些地方?以及有哪些本領?”時,他們在快速思考過后都紛紛舉手想說。在這時會碰到一個問題,很多孩子無法描述清楚自己的優(yōu)點具體是什么,或者是跟著前一位小朋友的回答相同的訴說其他一點。這個時候我會比較智慧的把問題簡單化的提問孩子們:“你可以想想在學習中你喜歡自己的什么地方?在互動游戲中你喜歡自己的什么地方……”巧妙的把問題分成一小塊一小塊,讓小朋友明白從什么切入點去回答問題,這樣得到的回答效果會更加好。
    班級中有很多孩子比較外向,敢說敢做,但是還有一部分孩子就是屬于性格內(nèi)向型,對性格內(nèi)向的幼兒,要幫助他們挖掘自身優(yōu)點,是他們產(chǎn)生積極情緒。再者,大班下學期的年齡狀況,應該讓孩子們在口語能力方面有所突破發(fā)展,做到看圖會說,能用眼自己觀察畫面,有一定的思維邏輯能力,這樣才能為順利進入小學做好準備。所以目標2就考慮到發(fā)展孩子們的語言思維能力,并且在語言課堂上一直堅持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一學期下來必定會有收獲。在整個故事講述活動中,我會適當請孩子們學說話,嘗試原句描述對話,這樣既是鍛煉了孩子的記憶能力,幫助他專心聽課,也發(fā)展了孩子的語言能力。
    在后的談話環(huán)節(jié)中,我要鼓勵孩子們大膽地進行自我評價,并用欣賞的眼神和語言給幼兒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從自我評價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說優(yōu)點不夠具體,說缺點也不夠具體,有些事情都是小事一樁,可能沒有直接的發(fā)現(xiàn)自己大的缺點,這個時候我沒有幫助他把自己缺點放大化,只是提點他今后的努力方向是什么,應該怎么樣做才能改掉這個缺點。我覺得這樣做比我把他更大的缺點說出來會更好,因為孩子們的心靈還是比較稚嫩的,有些比較要面子,如果你在大家面前這么說他,可能他覺得反正大家已經(jīng)這么認為了,我還不如繼續(xù)這樣,這樣的教學反而適得其反。
    通過這節(jié)教學活動,加強了幼兒的自信心,讓我進一步走進孩子的身邊,了解他們。如果給孩子充分交流的時間,更能達到教學效果。培養(yǎng)自信是本堂課的重點,自信是一個孩子非常需要的東西,有了自信能讓孩子發(fā)光發(fā)熱,缺少自己的孩子總是唯唯諾諾,我們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方法很多種,渠道很多種。
    語言課不僅要有老師帶著他們學習,也要有一定的時間由幼兒支配,這樣有松有緊的學習氛圍,才能讓幼兒學的更好,我會繼續(xù)努力朝目標前進。
    
雨天的寶貝

    【活動目標】
    1、認識雨具,能說出它們的名稱,知道雨天要帶上或穿上雨衣。
    2、學習雨具的安全使用,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幼兒從家中帶一把兒童傘,一雙小雨鞋或雨衣等;
    2、布置四個場景;
    3、課件。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入,激發(fā)興趣。
    師: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猜猜它是什么東西?
    一朵花真有趣,晴天不開雨天開。(雨傘)
    師:下雨啦!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東西可以幫助我們不被雨淋濕?
    二、參觀“雨具展”。
    師:你們看,活動室有很多的寶貝,你們認識它們嗎?小朋友去看一看,摸一摸,把你認識的雨具告訴好朋友。
    提出參觀的要求
    師:小朋友在參觀的時候不能搶東西,聽到老師的指令要把東西放回原位,馬上回帶座位上。
    提問:你認識哪些雨具?它是什么時候用的?
    三、出示課件,認識各種雨具。
    師:老師也帶來了許多寶貝,你們看它是誰?
    這是什么雨具?
    教師小結:雨傘、雨衣、雨披、雨鞋等。這些用來防雨的工具都叫雨具。它們都是雨天的寶貝。雨具的本領可大啦!雨衣有兩只袖子,穿上它可以擋雨。撐開的雨傘也能擋住落下的雨。雨鞋能保護我們的小腳不被雨淋濕。
    四、引導幼兒初步了解雨具的安全使用。
    師:你們已經(jīng)認識了那么多的雨具,那你們會用雨具嗎?請個別幼兒示范。
    小結:打開傘的時候要注意周圍,不傷及別人,看見旁邊的人要打開雨傘,自己要避開,注意不傷及自己。
    五、幼兒玩捉迷藏的游戲。
    1、認識場景。
    師;這是誰的家?(雨衣、雨傘、雨鞋、雨披)
    2、聽指令玩游戲。
    師:請小朋友到雨衣的家里藏起來。(游戲反復進行)
    【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選雨具并試穿。
    【活動反思】
    活動前教師在活動室布置了“雨具展”,孩子們看到多彩多樣的雨具很感興趣?;顒右婚_始,教師以謎語引入,激發(fā)了幼兒興趣,第二環(huán)節(jié)參觀中,教師重點提出了參觀的要求而沒有很明確的提出探索的要求,但是大部分孩子都能說出雨具的名稱并嘗試使用雨具。在提問的時候,有些孩子顯的迫不及待,這時的課堂氣氛有點活躍,都想搶著回答。在教師的提醒下,孩子們安靜下來了。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我把這一環(huán)境為重點環(huán)節(jié),孩子們都掌握雨具的名稱。第四環(huán)節(jié)為難點環(huán)節(jié),幼兒在試穿中,教師講的太多,應由幼兒自己說,教師起提升的作用。在游戲中幼兒玩的很開心同時也鞏固了雨具的名稱。
    在活動中,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夠規(guī)范,提問要帶有啟發(fā)性,能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思維。提問的范圍不限于幼兒能直接感知的內(nèi)容,要進一步提一些能喚起幼兒想象和思維的內(nèi)容。在安全使用環(huán)節(jié),可重點討論,讓幼兒知道哪些是騎車用的雨具,哪些雨具騎車不能用。
    對于這次開展的教學活動,雖然有不經(jīng)人意之處,但是經(jīng)過這次活動前前后后摸索學習,讓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多多鍛煉才會更好的成長。
    
乘船去出海

    活動目標:
    1.想象詩歌的畫面意境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2.讓幼兒利用多種材料大膽制作帆船、輪船。
    3.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蠟光紙、圖畫紙、油畫棒、糖紙、紙杯、泡沫板、圖釘、剪刀、碎橡皮紙、塑料瓶、橡皮泥、膠水、
    2.扇子或紙板、大盆子和水。
    環(huán)境布置:
    墻面布置一個大海的場面,下面是翻卷的浪花,天空中是一個小蛋糕盒做的太陽。室外院子里布置兩個裝有水的大盆(游戲時當大海用)。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五指歌》
    2.老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出海》。念完后,請大家閉上眼睛想想詩歌里說的大海是什么樣子。
    3.老師用語言引導:
    教師:我們出海要坐什么交通工具呢?
    幼兒:出海要坐帆船。
    幼兒:還可以坐輪船。
    教師:在大海上海和天是什么顏色?
    幼兒:海和天都是藍色的。
    教師:浪花是什么樣的?
    幼兒:風小的時候,海水慢慢地晃動;風大的時候,浪花翻卷起來高高的。
    教師:白云又是什么樣的?
    幼兒:天上的云白白的,有的像棉花。
    幼兒:有的像綿羊,有的像小狗,好漂亮啊。
    教師:海上有許多嘰嘰喳喳地叫著、唱著、飛著的是什么?
    幼兒:海鷗,海鳥。教師:大海有多寬,美嗎?
    幼兒:大海很寬很寬,很美很美。
    教師:大海是那么寬廣,一望無際,你們想不想去大海瞧瞧?
    幼兒:想。
    4.教師小結:好!今天我們就來造船,造許多許多的船,等船造好后,我們就一起去看大海吧!哎?我們用什么材料造船呢?大家想一想,看一看,我們教室里什么東西可以用來造船,怎樣才能造成船呢?幼兒之間展開討論:
    幼兒甲:我想用紙杯做小船。
    幼兒乙:我想用塑料瓶做小船。
    幼兒丙:我想用糖紙折小船。
    幼兒?。何蚁胗眉埡凸P畫小船。
    5.教師演示幾種船的制作方法和重點難點。
    6.小組活動,小友朋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想造什么樣的船就造什么樣的船。
    ①小船設計組:畫船。畫完后可剪下,貼在墻上。
    ②紙工制作組:折船,完成后可貼在墻上,也可以送給你的好朋友。
    ③泡沫制作組:用泡沫板、紙杯和圖釘制作帆船。
    ④塑料瓶制作組:用塑料瓶、橡皮泥、碎橡皮紙、膠水制作帆船。
    7.待幼兒全部都完成了兩件以上作品時,趁幼兒興趣正濃,我鼓勵幼兒選一件作品展示在墻上,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剩下的我們帶到室外去做《出海》的游戲。
    活動延伸:
    游戲《出?!罚盒∨笥褌冋婺芨桑斐隽诉@么多美麗、漂亮的船,現(xiàn)在我們一起乘船出海去吧。小朋友們要動腦筋、想辦法,怎樣才能讓船兒前行,怎樣才能讓它游得快。游戲中,鼓勵幼兒相互討論,互相謙讓,不爭不擠。
    游戲中,在延伸活動的時候,孩子們更是高興,他們有的用嘴吹,有的用手推,有的用紙板當扇子扇,有一個小姑娘的小船老是在水中打轉(zhuǎn),她瞇著眼睛想了一下,就跑去找來一根冰糕棒當槳在小船邊劃起來,我問:玲玲,你怎么想到要去找冰糕棒當槳呢?她俏皮地說:我在動畫片里看見過。我說:玲玲真聰明,我還沒想到這個辦法呢?玲玲聽了很高興。這次活動前后用了一個多小時,幼兒的熱情還沒有減退。
    活動后,讓幼兒談談自己是怎樣讓船前行的,怎樣才能讓船行得快,可以借助什么力量等。
    注意事項:玩時不推不擠,不弄濕衣服,以防感冒。
    (附)兒歌《出海》
    出海坐大船,海藍天也藍,浪花一卷卷,白云一片片,海鳥一只只,帆船一點點……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老師的語言誘導,幼兒能大膽展開想象,用語言表達詩歌所表現(xiàn)的美好意境。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交談,自由討論,并在老師適時的幫助下,大量利用了收集的廢舊材料。共同制作出各種各樣的帆船、輪船?;顒又锌梢钥闯觯變簠⑴c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有的幼兒做好了紙杯和泡沫做的帆船,又想做塑料瓶做的帆船;有的幼兒用蠟光紙折好小船,又想嘗試用糖紙小船;有的幼兒喜歡畫船,他們畫好了一艘又一艘;看到孩子對本次活動的熱情,我深深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的廢舊物品(如:塑料瓶,衛(wèi)生紙筒,紙杯等),經(jīng)過處理也能派上大的用場,它不但豐富了班級的活動內(nèi)容,而且能運用于多種教育教學活動(如:美工方面的手工操作,音樂方面的打擊樂器,體育方面的體育器材等),并且,利用這些廢舊物品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同伴相互交流,共同創(chuàng)造的能力,而且它們來得容易,既經(jīng)濟又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