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2020年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字號: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計劃,就等于明確了工作的方向和方法,就有了工作的標準流程。就不會出現(xiàn)先射擊后畫靶子的情況,打到哪兒就算哪兒。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學校2020年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一】學校2020年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jù)校關于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行動,結合我班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更好地發(fā)揮學校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班級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
    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tǒng)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lián)系卡制度。
    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shù),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lián)系卡。其基本內(nèi)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監(jiān)護人或其委托監(jiān)護人的職業(yè)、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并根據(jù)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lián)系卡的有關內(nèi)容。通過聯(lián)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jiān)護人的聯(lián)系,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wǎng)絡。
    3、真情關愛,“三個優(yōu)先”。
    學習上優(yōu)先輔導。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yè)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對結對幫扶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生活上優(yōu)先照顧。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yǎng)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活動上優(yōu)先安排。高度重視并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jù)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悅身心,又培養(yǎng)獨立生活能力。
    4、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開展心理咨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5、給媽媽寫一封感謝信。
    以此增進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親情交流,了解父母貢獻,感受父母艱辛,讓學生懂得父母給予自己的來之不易,培養(yǎng)學生的親情,讓他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篇二】學校2020年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jù)關愛留守兒童文件精神,結合我校留守兒童實際工作需求,更好地發(fā)揮學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1、關愛留守兒童學習生活,感受到學校就是家,老師就是朋友。
    2、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為其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
    3、建立留守兒童檔案,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4、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5、關愛留守兒童,實行結對幫扶活動。
    三、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主要隊伍成員:xxx
    四、主要措施
    (一)做好基礎工程
    一部溫情電話、建立一個活動場所、指導留守兒童寫一封家書、督促留守兒童讀一本好書、發(fā)動室生給留守兒童送愛心溫暖。
    (二)發(fā)揮班級主陣地作用
    1、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shù)。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
    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lián)系卡。其基本內(nèi)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監(jiān)護人或其委托監(jiān)護人的職業(yè)、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通過聯(lián)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jiān)護人的聯(lián)系,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wǎng)絡。
    3、關愛主題
    (1)學習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yè)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nèi)容和階段性效果。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留意多問,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yǎng)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yōu)先安排。高度重視并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jù)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悅身心,又培養(yǎng)獨立生活能力。
    4、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體會到大家庭的溫暖與進步。
    (三)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幫扶制度
    1、學校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或委托監(jiān)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shù)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fā)展不健全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fā)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班級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四)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1、學校開設心理教育課。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
    2、開展體驗活動課。留守兒童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附:
    (五)工作安排:
    2月份:
    1、建立留守兒童信息檔案.
    2、討論制定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成立關愛小組隊伍.
    3、留守兒童基本信息摸底更新.
    3月份:
    1、留守兒童之家建設.
    2、開通留守兒童親情電話.
    3、對留守兒童進行各項相關安全教育.
    4、參加全縣留守兒童之家建設與管理工作會議.
    4月份;
    1、對留守兒童進行健康、安全、學習、德育等教育.
    2、組織留守兒童參加藝術體操展演活動.
    3、組織學生、教師幫扶留守兒童活動.
    4、開展對留守兒童學困生、特困生幫扶活動.
    5月份:
    1、召開留守兒童主題班會.
    2、組織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周”.
    3、開展師生結對活動.
    4、開展留守兒童文體活動.
    6月份:
    1、繼續(xù)開展關愛活動.
    2、迎接留守兒童之家建設中期督查考核.
    7月份:
    1、開展我與父母有話說視頻活動.
    2、開展素質測試活動.
    8月份:
    1、暑期大家訪活動,開展“讀好書”活動.
    2、關愛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繼續(xù)開展健康安全教育活動.
    3、組織留守兒童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九月份:
    1、新學期歡迎留守兒童“回家”活動.
    2、成立留守兒童興趣小組.
    3、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完善留守兒童基本資料.
    4、召開“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會.
    5、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
    十月份:
    1、組織留守兒童參與“給國旗敬禮”活動.
    2、逐步充實留守兒童成長記錄袋.
    3、組織留守兒童觀看感恩電影.
    4、開展環(huán)保社會實踐活動.
    十一月份:
    1、開展師生結對和班級結對活動.
    2、開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3、開展學校留守兒童自理生活能力比賽.
    4、督促留守兒童讀一本好書.
    5、對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和學生談心活動.
    十二月份:
    1、召開留守兒童家長代表座談會.
    2、開展師生給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
    3、組織留守兒童向父母寫信,匯報本學年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元月份:
    1、開展留守兒童“元旦”聯(lián)歡會.
    2、留守兒童工作經(jīng)驗交流.
    3、學校班級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三】學校2020年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fā)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留守學生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培養(yǎng)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學生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學生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學生”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同時,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1、建立留守學生檔案,使留守學生建檔率達100%;
    2、留守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3、關愛留守學生,在學校班級實行結對幫扶活動.
    三、主要措施
    1、成立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
    成立關愛留守學生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學生的統(tǒng)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切實做好關愛留守學生工作.
    組長:孫曉東
    副組長:張廷軼、張靜、朱永鵬
    組員:謝曉紅、徐明環(huán)、高敏敏、焦敏、吳興泉、李年華、董尚清、
    各班班主任
    2、建立留守學生檔案
    學校認真調查研究,做好摸底工作,建立每個留守學生的專門檔案和聯(lián)系卡.其基本內(nèi)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監(jiān)護人或其委托監(jiān)護人的職業(yè)、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
    3、實施留守兒童關愛工程,構建校內(nèi)外關愛網(wǎng)絡。
    (1)、實施“3+2+1+1”模式關愛工程,組織師生結對互助幫扶活動。
    “3+2+1+1”模式,即由3名普通學生、2名留守生、1名愛心家長和1名教師共同組成,由教師和愛心家長一起對這些孩子進行重點幫扶,定期對幫扶兒童進行學習輔導、生活支助以及心理上的了解、溝通.開展“親情對對碰活動”.讓被幫扶的留守兒童感受到親情的溫暖,享受“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天倫之樂.另外,在“課外訪萬家”活動的大力推動下,對留守生進行入戶走訪,了解他們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并與其監(jiān)護人商討措施,共同教育。
    (2)、關注兒童健康心理,開設“悄悄話”活動信箱.
    學校結合本地方特色和學生認知水平,編寫了一套校本教材,分低、高兩個學段,每一學段分上、下冊,每一冊教材都融入了符合本學段學生年齡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安排教師專門對兒童進行不同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勵給老師同學寫“悄悄話”紙條,為師生搭建起彼此了解、互相溝通的有效平臺,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有的放矢地化解他們心中的困惑,給予他們精神上的動力,使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3)、開展“親情互動”活動,架設交流、溝通的橋梁。
    留守兒童的父母長年在外打工,為了彌補留守兒童缺失的親情,“留守兒童之家”特開通親情熱線電話和電腦視頻,讓他們能與父母面對面地談話、交流.并組織留守兒童配合學校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每周一個電話,每月一封信,每月與班主任聯(lián)系,每月與科任教師聯(lián)系,每年至少回家。讓他們在與父母的交流中找回親情,感悟真情,以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
    (4)、充分利用學校網(wǎng)站和班級博客,搭建自由、開放的交流平臺。
    為了更好地讓留守兒童家長及時、如實地了解孩子在校各方面的表現(xiàn)及活動情況,學校將近期開展的活動及時上傳校園網(wǎng)站,并在各班級博客中開辟“留守兒童之家”專欄,設置本班留守兒童個人照片、信息資料及日記習作等,定期將每個兒童近期好的表現(xiàn)及存在的問題在博客里公示出來,和家長們進行交流、溝通,構建“學校、教師、家長”三結合的教育模式。
    4、豐富課余生活,創(chuàng)造和諧關愛的成長環(huán)境。
    為了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學校組織留守兒童開展各項活動。
    (1)、安排“留守兒童之家”開放時間,讓留守兒童在活動室內(nèi)自由活動,增進彼此感情,感受學校大家庭的溫馨。
    (2)、開設手工、繪畫、電子琴、籃球、乒乓球等興趣小組,每周二、周四下午,指派專業(yè)教師進行輔導訓練。
    (3)、舉辦留守兒童生日聚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學校這個大集體的溫暖。
    5、定期評選留守少兒之星,增強榜樣示范力量。
    學校每學期評選2次留守少兒之星,向全校學生宣傳他們的事跡,號召全校學生學習他們自主自理、自強自立的精神.
    6、開展“圓夢活動”,實現(xiàn)留守少兒小小的愿望。
    7、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學生的談心制度。
    學校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或委托監(jiān)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學生”談心,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shù)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fā)展不健全、道德發(fā)展失范、涉嫌違法的“留守學生”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fā)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