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嶠(645年-714年),字巨山,趙州贊皇(今河北贊皇)人,唐朝宰相,與蘇味道并稱“蘇李”,又與蘇味道、杜審言、崔融合稱“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為“文章宿老”。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李嶠的詩詞名句有哪些呢?歡迎閱讀!
1.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fēng)》
2.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李嶠《安輯嶺表事平罷歸》
3.三山巨鰲涌,萬里大鵬飛。——李嶠《?!?BR> 4.瑞雪驚千里,同云暗九霄?!顛堆?BR> 5.白云度汾水,黃河繞晉關(guān)。——李嶠《又送別》
6.花從篋里發(fā),葉向手中春?!顛读⒋喝帐萄鐑?nèi)殿出剪彩花應(yīng)制》
7.喜逐行人至,愁隨織女歸?!顛儿o》
8.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顛斗詈推呦蓛x殿會宴應(yīng)制》
9.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10.衍漾乘和風(fēng),清明送芬月?!顛肚迕魅正堥T游泛》
11.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顛锻砭皭澣缓喍印?BR> 12.芳桂尊中酒,幽蘭下調(diào)詞?!顛端痛拗鞑靖皽嬷荨?BR> 擴(kuò)展閱讀:李嶠的文學(xué)成就
李嶠是武后、中宗時期的文壇領(lǐng)袖,與蘇味道并稱蘇李,又與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崔李蘇杜),晚年更被尊為文章宿老,深得時人推崇。他的文章善于隸事用典,講求駢偶,辭采華美,堪稱大手筆。開元名相張說贊其文“如良金美玉”,《舊唐書》則稱其文學(xué)為“一代之雄”。
李嶠曾作《雜詠詩》一百二十首,分為乾象、坤儀、居處、文物、武器、音樂、玉帛、服玩、芳草、嘉樹、靈禽、祥獸xx大類,各以一字為題,又稱《單題詩》,一詩詠一物,如《日》、《月》等,句句用典,是詩歌的類書形式。這組《雜詠詩》在天寶六載(747年)已有張庭芳為之作注,后流傳至日本,在平安時代成為貴族及士族階層重要的幼學(xué)讀物。
后世論者對李嶠的詩作多持否定態(tài)度。清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談到詠物詩的發(fā)展中認(rèn)為:“李嶠稱大手筆,詠物尤其屬意之作,裁剪整齊,而生意索然,亦匠筆耳。至盛唐以后,始有即物達(dá)情之作?!眴滔箸娫凇短拼膶W(xué)史》中稱李嶠的詠物詩:“乍看題目,令人眼花繚亂;實際上卻充滿陳腐的堆砌雕琢和連篇累牘的隸事用典,毫無生氣,使人膩而生厭。”今人多認(rèn)為李嶠的詠物詩不過是小弄巧筆,并沒有太大的意義。
擴(kuò)展閱讀:人物評價
狄仁杰:①文學(xué)缊藉,則蘇味道、李嶠固其選矣。②若求文章資歷,今之宰臣李嶠、蘇味道亦足為文吏矣。
韋承慶:趙郡李嶠,時秀朝英,文宗學(xué)府。
張鷟:李公有三戾,性好榮遷,憎人升進(jìn);性好文章,憎文才筆;性好貪濁,憎人受賂。亦如古者有女君,性嗜肥鮮,禁人食肉,性愛綺羅,斷人衣錦;性好*縱,憎人畜聲色。此亦李公之徒也。
徐堅:李趙公、崔文公之筆術(shù),擅價一時。
張說:①嶠雖不識逆順,然為當(dāng)時之謀則忠矣。②李嶠、崔融、薛稷、宋之問之文,皆如良金美玉,無施不可。③李公實神敏,才華乃天授。睦親何用心,處貴不忘舊。故事遵臺閣,新詩冠宇宙。在人忠所奉,惡我誠將宥。南浦去莫歸,嗟嗟蔑孫秀。(詩作《五君詠·李趙公嶠》)
王泠然:有唐以來,無數(shù)才子,至于崔融、李嶠、宋之問、沈佺期、富嘉謀、徐彥伯、杜審言、陳子昂者,與公連飛并驅(qū),更唱迭和。此數(shù)公者,真可謂五百年挺生矣。
1.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fēng)》
2.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李嶠《安輯嶺表事平罷歸》
3.三山巨鰲涌,萬里大鵬飛。——李嶠《?!?BR> 4.瑞雪驚千里,同云暗九霄?!顛堆?BR> 5.白云度汾水,黃河繞晉關(guān)。——李嶠《又送別》
6.花從篋里發(fā),葉向手中春?!顛读⒋喝帐萄鐑?nèi)殿出剪彩花應(yīng)制》
7.喜逐行人至,愁隨織女歸?!顛儿o》
8.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顛斗詈推呦蓛x殿會宴應(yīng)制》
9.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10.衍漾乘和風(fēng),清明送芬月?!顛肚迕魅正堥T游泛》
11.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顛锻砭皭澣缓喍印?BR> 12.芳桂尊中酒,幽蘭下調(diào)詞?!顛端痛拗鞑靖皽嬷荨?BR> 擴(kuò)展閱讀:李嶠的文學(xué)成就
李嶠是武后、中宗時期的文壇領(lǐng)袖,與蘇味道并稱蘇李,又與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崔李蘇杜),晚年更被尊為文章宿老,深得時人推崇。他的文章善于隸事用典,講求駢偶,辭采華美,堪稱大手筆。開元名相張說贊其文“如良金美玉”,《舊唐書》則稱其文學(xué)為“一代之雄”。
李嶠曾作《雜詠詩》一百二十首,分為乾象、坤儀、居處、文物、武器、音樂、玉帛、服玩、芳草、嘉樹、靈禽、祥獸xx大類,各以一字為題,又稱《單題詩》,一詩詠一物,如《日》、《月》等,句句用典,是詩歌的類書形式。這組《雜詠詩》在天寶六載(747年)已有張庭芳為之作注,后流傳至日本,在平安時代成為貴族及士族階層重要的幼學(xué)讀物。
后世論者對李嶠的詩作多持否定態(tài)度。清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談到詠物詩的發(fā)展中認(rèn)為:“李嶠稱大手筆,詠物尤其屬意之作,裁剪整齊,而生意索然,亦匠筆耳。至盛唐以后,始有即物達(dá)情之作?!眴滔箸娫凇短拼膶W(xué)史》中稱李嶠的詠物詩:“乍看題目,令人眼花繚亂;實際上卻充滿陳腐的堆砌雕琢和連篇累牘的隸事用典,毫無生氣,使人膩而生厭。”今人多認(rèn)為李嶠的詠物詩不過是小弄巧筆,并沒有太大的意義。
擴(kuò)展閱讀:人物評價
狄仁杰:①文學(xué)缊藉,則蘇味道、李嶠固其選矣。②若求文章資歷,今之宰臣李嶠、蘇味道亦足為文吏矣。
韋承慶:趙郡李嶠,時秀朝英,文宗學(xué)府。
張鷟:李公有三戾,性好榮遷,憎人升進(jìn);性好文章,憎文才筆;性好貪濁,憎人受賂。亦如古者有女君,性嗜肥鮮,禁人食肉,性愛綺羅,斷人衣錦;性好*縱,憎人畜聲色。此亦李公之徒也。
徐堅:李趙公、崔文公之筆術(shù),擅價一時。
張說:①嶠雖不識逆順,然為當(dāng)時之謀則忠矣。②李嶠、崔融、薛稷、宋之問之文,皆如良金美玉,無施不可。③李公實神敏,才華乃天授。睦親何用心,處貴不忘舊。故事遵臺閣,新詩冠宇宙。在人忠所奉,惡我誠將宥。南浦去莫歸,嗟嗟蔑孫秀。(詩作《五君詠·李趙公嶠》)
王泠然:有唐以來,無數(shù)才子,至于崔融、李嶠、宋之問、沈佺期、富嘉謀、徐彥伯、杜審言、陳子昂者,與公連飛并驅(qū),更唱迭和。此數(shù)公者,真可謂五百年挺生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