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鉉工于書,好李斯小篆。與弟徐鍇有文名,號稱“二徐”;又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北宋初年文學家徐鉉的詩詞名句,歡迎閱讀!
1.七夕雨初霽,行人正憶家。江天望河漢,水館折蓮花?!煦C《驛中七夕》
2.寂寥小雪閑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徐鉉《和蕭郎中小雪日作》
3.一宿秋風未覺涼,數(shù)聲宮漏日猶長。——徐鉉《立秋后一日與朱舍人同直》
4.憶在廬山始識君,當時惟擬共眠云?!煦C《送周郎中還司》
5.今夜銀河萬里秋,人言織女嫁牽牛?!煦C《陳侍郎宅觀花燭》
6.佩聲寥亮和金奏,燭影熒煌映玉鉤。——徐鉉《陳侍郎宅觀花燭》
7.寒燈耿耿漏遲遲,送故迎新了不欺。——徐鉉《除夜》
8.長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煦C《茱萸詩》
9.常年寒食在京華,今歲清明在海涯?!煦C《寒食成判官垂訪因贈》
10.似含情態(tài)愁秋雨,暗減馨香借菊叢。——徐鉉《題殷舍人宅木芙蓉》
11.今日園林過寒食,馬蹄猶擬入門行?!煦C《從兄龍武將軍沒于邊戍,過舊營宅作》
12.一杯寒食酒,珍重送君行?!煦C《送錢副使黎陽發(fā)運》
擴展閱讀:生平事跡
先世會稽人,后遷居廣陵。父延休,官江都少尹。徐鉉十歲能屬文,宅居棲霞寺側。
初事南唐,歷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騎常侍,官至吏部尚書。宋開寶七年(974年),趙匡胤令大將曹彬伐南唐。徐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謀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過失,奈何見伐?”太祖道:“汝以為父子分兩家,可乎?”鉉不能對。十一月,徐鉉、周惟簡再次入奏,徐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也,乞緩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極懇切,與太祖辯,反復再三,聲氣愈厲。趙匡胤辯不過,拔劍而起,怒斥徐鉉:“不須多言!江南國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徐鉉不敢再言。
南唐亡后,隨李煜入觀宋太祖,命為率更令。累官至散騎常侍。博學多才,有一只象斃命,取膽不獲。鉉曰:“于前左足求之?!惫谩U賳栥C,對曰:“象膽隨四時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毙煦C曾奉旨與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墩f文解字》,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稱“大徐本”,又曾編纂《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徐炫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嘆息:“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鉉退而告之,宋太宗聞之大怒,賜李煜自盡。淳化二年(991年),遭廬州女僧道安誣,被貶謫為靜難行軍司馬(屬邠州)。邠州苦寒,終不御毛褐,致冷疾(風寒),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方冠帶,遽索筆手疏,約束后事,又別署曰:‘道者,天地之母?!瘯櫠?,年七十六。”
擴展閱讀:宋史文載
徐鉉,字鼎臣,揚州廣陵人。十歲能屬文,不妄游處,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仕吳為校書郎,又仕南唐李昪父子,試知制誥,與宰相宋齊丘不協(xié)。時有得軍中書檄者,鉉及弟鍇評其援引不當。檄乃湯悅所作,悅與齊丘誣鉉、鍇泄機事,鉉坐貶泰州司戶掾,鍇貶為烏江尉,俄復舊官。時景命內臣車延規(guī)、傅宏營屯田于常、楚州,處事苛細,人不堪命,致盜賊群起。命鉉乘傳巡撫。鉉至楚州,奏罷屯田,延規(guī)等懼,逃罪,鉉捕之急,權近側目。及捕得賊首,即斬之不俟報,坐專殺流舒州。周世宗南征,景徙鉉饒州,俄召為太子右諭德,復知制誥,遷中書舍人。景死,事其子煜為禮部侍郎,通署中書省事,歷尚書在丞、兵部侍郎、翰林學士、御史大夫、吏部尚書。
宋師圍金陵,煜遣鉉求緩兵。時煜將朱令赟將兵十余萬自上江來援,煜以鉉既行,欲止令赟勿令東下。鉉曰:“此行未保必能濟難,江南所恃者援兵爾,奈何止之!”煜曰:“方求和解而復決戰(zhàn),豈利于汝乎?”鉉曰“要以社稷為計,豈顧一介之使,置之度外可也。”煜泣而遣之。及至,雖不能緩兵,而入見辭歸,禮遇皆與常時同。及隨煜入覲,太祖責之,聲甚厲。鉉對曰:“臣為江南大臣,國亡罪當死,不當問其他?!碧鎳@曰:“忠臣也!事我當如李氏?!泵鼮樘勇矢?。
太平興國初,李昉獨直翰林,鉉直學士院。從征太原,軍中書詔填委,鉉援筆無滯,辭理精當,時論能之。師還,加給事中。八年,出為右散騎常侍,遷左常侍。淳化二年,廬州女僧道安誣鉉*私事,道安坐不實抵罪,鉉亦貶靜難行軍司馬。
初,鉉至京師,見被毛褐者輒哂之,邠州苦寒,終不御毛褐,致冷疾。一日晨起方冠帶,遽索筆手疏,約束后事,又別署曰:“道者,天地之母?!睍櫠?,年七十六。鉉無子,門人鄭文寶護其喪至汴,胡仲容歸其葬于南昌之西山。
1.七夕雨初霽,行人正憶家。江天望河漢,水館折蓮花?!煦C《驛中七夕》
2.寂寥小雪閑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徐鉉《和蕭郎中小雪日作》
3.一宿秋風未覺涼,數(shù)聲宮漏日猶長。——徐鉉《立秋后一日與朱舍人同直》
4.憶在廬山始識君,當時惟擬共眠云?!煦C《送周郎中還司》
5.今夜銀河萬里秋,人言織女嫁牽牛?!煦C《陳侍郎宅觀花燭》
6.佩聲寥亮和金奏,燭影熒煌映玉鉤。——徐鉉《陳侍郎宅觀花燭》
7.寒燈耿耿漏遲遲,送故迎新了不欺。——徐鉉《除夜》
8.長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煦C《茱萸詩》
9.常年寒食在京華,今歲清明在海涯?!煦C《寒食成判官垂訪因贈》
10.似含情態(tài)愁秋雨,暗減馨香借菊叢。——徐鉉《題殷舍人宅木芙蓉》
11.今日園林過寒食,馬蹄猶擬入門行?!煦C《從兄龍武將軍沒于邊戍,過舊營宅作》
12.一杯寒食酒,珍重送君行?!煦C《送錢副使黎陽發(fā)運》
擴展閱讀:生平事跡
先世會稽人,后遷居廣陵。父延休,官江都少尹。徐鉉十歲能屬文,宅居棲霞寺側。
初事南唐,歷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騎常侍,官至吏部尚書。宋開寶七年(974年),趙匡胤令大將曹彬伐南唐。徐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謀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過失,奈何見伐?”太祖道:“汝以為父子分兩家,可乎?”鉉不能對。十一月,徐鉉、周惟簡再次入奏,徐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也,乞緩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極懇切,與太祖辯,反復再三,聲氣愈厲。趙匡胤辯不過,拔劍而起,怒斥徐鉉:“不須多言!江南國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徐鉉不敢再言。
南唐亡后,隨李煜入觀宋太祖,命為率更令。累官至散騎常侍。博學多才,有一只象斃命,取膽不獲。鉉曰:“于前左足求之?!惫谩U賳栥C,對曰:“象膽隨四時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毙煦C曾奉旨與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墩f文解字》,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稱“大徐本”,又曾編纂《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徐炫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嘆息:“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鉉退而告之,宋太宗聞之大怒,賜李煜自盡。淳化二年(991年),遭廬州女僧道安誣,被貶謫為靜難行軍司馬(屬邠州)。邠州苦寒,終不御毛褐,致冷疾(風寒),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方冠帶,遽索筆手疏,約束后事,又別署曰:‘道者,天地之母?!瘯櫠?,年七十六。”
擴展閱讀:宋史文載
徐鉉,字鼎臣,揚州廣陵人。十歲能屬文,不妄游處,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仕吳為校書郎,又仕南唐李昪父子,試知制誥,與宰相宋齊丘不協(xié)。時有得軍中書檄者,鉉及弟鍇評其援引不當。檄乃湯悅所作,悅與齊丘誣鉉、鍇泄機事,鉉坐貶泰州司戶掾,鍇貶為烏江尉,俄復舊官。時景命內臣車延規(guī)、傅宏營屯田于常、楚州,處事苛細,人不堪命,致盜賊群起。命鉉乘傳巡撫。鉉至楚州,奏罷屯田,延規(guī)等懼,逃罪,鉉捕之急,權近側目。及捕得賊首,即斬之不俟報,坐專殺流舒州。周世宗南征,景徙鉉饒州,俄召為太子右諭德,復知制誥,遷中書舍人。景死,事其子煜為禮部侍郎,通署中書省事,歷尚書在丞、兵部侍郎、翰林學士、御史大夫、吏部尚書。
宋師圍金陵,煜遣鉉求緩兵。時煜將朱令赟將兵十余萬自上江來援,煜以鉉既行,欲止令赟勿令東下。鉉曰:“此行未保必能濟難,江南所恃者援兵爾,奈何止之!”煜曰:“方求和解而復決戰(zhàn),豈利于汝乎?”鉉曰“要以社稷為計,豈顧一介之使,置之度外可也。”煜泣而遣之。及至,雖不能緩兵,而入見辭歸,禮遇皆與常時同。及隨煜入覲,太祖責之,聲甚厲。鉉對曰:“臣為江南大臣,國亡罪當死,不當問其他?!碧鎳@曰:“忠臣也!事我當如李氏?!泵鼮樘勇矢?。
太平興國初,李昉獨直翰林,鉉直學士院。從征太原,軍中書詔填委,鉉援筆無滯,辭理精當,時論能之。師還,加給事中。八年,出為右散騎常侍,遷左常侍。淳化二年,廬州女僧道安誣鉉*私事,道安坐不實抵罪,鉉亦貶靜難行軍司馬。
初,鉉至京師,見被毛褐者輒哂之,邠州苦寒,終不御毛褐,致冷疾。一日晨起方冠帶,遽索筆手疏,約束后事,又別署曰:“道者,天地之母?!睍櫠?,年七十六。鉉無子,門人鄭文寶護其喪至汴,胡仲容歸其葬于南昌之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