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上冊安全教育教案設計三篇

字號:

沒有危險的狀態(tài)是安全,而且這種狀態(tài)是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因而是客觀的。準備了以下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動物園里安全玩
    教學目標:
    1、加強在動物園游玩時的安全意識和避險意識,快樂安全的游玩。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受傷害。
    教學重點:
    加強在動物園游玩時的安全意識和避險意識,快樂安全的游玩。
    教學難點:
    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受傷害。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去過動物園嗎?那在動物園里有沒有發(fā)生什么事情呢?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一個發(fā)生在動物園里的故事。
    二、看一看,想一想(分析事例,強化觀點):
    1、學生看圖,老師講“安全警示”中的故事(P35)。
    2、引導學生想一想,說一說:
    我們到動物園里游玩時,怎樣才安全呢?
    3、全班交流。
    4、教師補充小結。
    三、說一說,記一記:(聯(lián)系實際,辨別是非,指導行為)
    1、引導學生看圖,讀讀“小博士”的話,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讀小博士的話:動物雖然可愛,但有野性。我們去動物園觀看動物時,不要離得太近,不要進入危險區(qū)或禁區(qū)。
    3、再看圖,記一記小博士的話
    四、總結全課,測一測:
    1、小檢測:想一想,說一說:
    在動物園看到下面標志,我們應怎么做?
    2、教師檢查總結。
    3、學生看拼音讀“小貼士”《學兒歌知安全》
    外出游玩跟家長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外出游玩可能會遇到的危險,不能獨自外出,必須跟家長一起。
    2、了解如何避免發(fā)生的意外傷害;3、樹立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樹立安全意識,提防生活中的意外傷害
    教學難點:
    能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情況,提放意外傷害,保護自身安全。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出去有玩過嗎?跟誰一起去的?
    二、看一看,想一想(分析事例,強化觀點):
    1、學生看圖,老師讀“安全警示”中的故事(P32)。
    2、引導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跟家長外出游玩應該怎么做?
    3、全班交流。
    4、教師補充小結。
    三、說一說,記一記:(聯(lián)系實際,辨別是非,指導行為)
    1、引導學生看圖,讀讀“小博士”的話,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讀小博士的話:
    雙休日或節(jié)假日,我們外出游玩一定要跟緊家長,萬一與家長走散也別慌。
    (1)街上走散別著急,原地等候好主意。
    (2)商場走散莫哭鬧,服務前臺求幫助。
    (3)公園走散莫慌亂,電話報位是關鍵,集市走散別亂跑,警察叔叔幫你找。
    3、記一記小博士的話
    四、總結全課,測一測:
    1、小檢測:判斷對錯。下面同學的做法對嗎?
    2、學生看拼音讀“小貼士”《跟緊家長防走散》
    家務勞動講安全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明白勞動可以鍛煉身體,增長本領,使自己從小養(yǎng)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2、讓學生知道勞動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勞動可以鍛煉身體,增長本領,使自己從小養(yǎng)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讓學生知道勞動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在家?guī)图议L干家務嗎?
    二、看一看,想一想(分析事例,強化觀點):
    1、老師講“安全警示”中的故事(P30)。
    2、引導學生想一想,說一說:
    我們幫家長做家務的時候應注意些什么?
    3、全班交流。
    4、教師補充小結。
    三、說一說,記一記:(聯(lián)系實際,辨別是非,指導行為)
    1、引導學生看圖,讀讀“小博士”的話,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讀小博士的話:
    我們學做家務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有危險的家務活,小學生不能單獨去做。如:燒水、生火、擦玻璃、換燈泡等。
    3、記一記小博士的話
    四、總結全課,測一測:
    1、小檢測:說說我們在家能幫家長干些什么活?
    2、教師檢查總結。
    3、學生看拼音讀“小貼士”《讀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