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字號:

高一新生要根據(jù)自己的條件,以及高中階段學(xué)科知識交叉多、綜合性強,以及考查的知識和思維觸點廣的特點,找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xué)習(xí)方法。今天為各位同學(xué)整理了《高一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希望對您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
    【篇一】高一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登樓》作者: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翻譯】
    登樓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發(fā)傷心,萬方多難愁思滿腹我來此外登臨。錦江的__從天地邊際迎面撲來,玉壘山的浮云變幻莫測從古到今。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極星不可動搖,吐蕃夷狄莫再前來騷擾徒勞入侵??蓢@劉后主那么昏庸還立廟祠祀,日暮時分我要學(xué)孔明聊作梁甫吟。
    《塞下曲》作者:盧綸
    林暗草驚風(fēng),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翻譯】
    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fēng)吹得搖擺不定,颯颯作響,將軍以為野獸來了,連忙開弓射箭。天亮去尋找那只箭,已經(jīng)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從軍行》作者: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翻譯】
    青海上空的陰云遮暗了雪山,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guān)。塞外的將士身經(jīng)百戰(zhàn)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樓蘭城誓不回來。
    《過華清宮》作者: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翻譯】
    從長安回望驪山,只見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錦繡,山頂上一道道宮門逐層地開著。驛馬奔馳神速,看不清所載何物,惟有楊貴妃在山上遠望,知道是心愛的荔枝被運來,欣然而笑。
    《雨霖鈴》作者: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翻譯】
    秋后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shè)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fā)。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后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篇二】高一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一、通假字。
    1、雖有其槁暴,不復(fù)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曬干。)
    2、木直中繩,?以為輪。(?:同“?”,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3、師者,以是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伶俐)
    5、正人生非異也。(生:同“性”,先天,天資。)
    6、或師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馮:同“憑”.)
    8、自余為戮人。(戮:同“戮”,刑辱。)
    9、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趣:同“趨”,往,赴。)
    10、山川相繆。(繆:同“繚”,連結(jié),盤繞。)
    11、舉匏尊以相屬。(尊:同“樽”,酒杯。)
    二、詞類活用。
    1、其下賢人也亦遠矣。(低于)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3、方其破荊州,下江陵。(攻占)
    4、故為之文以志。(寫文章)
    5、外與天涯。(交會)
    6、順流而東。(東進)
    7、臥而夢。(做夢)
    【篇三】高一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1、《左傳》的作者,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蹲髠鳌肥俏覈谝徊吭敿毻暾木幠牦w歷史著作,為“十三經(jīng)”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谷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蹲髠鳌芬浴洞呵铩返挠浭聻榫V,以時間先后為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nèi)政外交等大小事實(起于魯隱公元年,終于魯哀公二十七年)。記事比《春秋》詳細而具體(字數(shù)近二十萬,超過《春秋》本文十倍)。
    2、《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國別體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初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經(jīng)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zhàn)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稇?zhàn)國策》長于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3、《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史學(xué)家司馬遷。全書由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部分組成,計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余字。它不僅是一部相當完備的古代史書,同時又是我國古代史傳文學(xué)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魯迅先生曾譽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正說明了《史記》在史學(xué)和文學(xué)上的偉大成就。
    【篇四】高一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一、語文基本知識
    1.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
    2.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jù)、論證
    3.比喻三要素:本體、喻體、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何地、何人、何因、何過、何果
    5.律詩四條件:八句四聯(lián)、偶尾同韻、中聯(lián)對偶、平聲合調(diào)
    6.五種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抒情、說明、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jié)構(gòu):總分總結(jié)構(gòu)、總分結(jié)構(gòu)、分總結(jié)構(gòu)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按時間順序、按空間順序、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jié)構(gòu):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jié)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舉例法、對比法、喻證法、歸謬法
    12.八種主要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shè)問、反復(fù)、對偶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14.七種短語類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動補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
    15.六種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16.十二詞類:名動形、數(shù)量代、副介連、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敘、倒敘、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表引文內(nèi)容省略、表列舉事項省略、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表解釋說明前文、表后文跳躍轉(zhuǎn)折、表聲音中斷延長、表時地數(shù)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表引用實際內(nèi)容、表諷刺反語、表特定謂語
    二、語文學(xué)法歸類
    1、課文預(yù)習(xí)六步法:查注生詞,掃清三字;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標明段序,分清結(jié)構(gòu);畫關(guān)鍵句,體會作用;簡寫主旨,歸納特色
    2、賞詩三步法:知人論世、譯析字面、闡明主旨
    3、劃分文章結(jié)構(gòu)四法:依據(jù)表達方式、找尋明暗線索、依據(jù)時空順序、依據(jù)邏輯順序
    4、分析八種關(guān)鍵句作用:點明題目,引起下文;點明中心,亮出主旨;設(shè)置懸念,引發(fā)興趣;承上啟下,自然銜接;前后照應(yīng),和諧統(tǒng)一;側(cè)面烘托,間接映襯;后文鋪墊,埋下伏筆;增強語言,突出特征。
    5、辨別七類文章寫法:對比寫法、象征寫法、烘托寫法、以小見大寫法、先揚后抑寫法、虛實結(jié)合寫法、夾敘夾議寫法
    三、易錯成語50例
    1、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F(xiàn)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還:安于本鄉(xiāng)本土,不愿輕易遷移。
    3、篳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chuàng)作的艱苦。
    4、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
    5、別無長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簡樸。
    6、不孚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
    7、不為已甚:指對別人的責(zé)備或處罰適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chuàng)風(fēng)格,不落舊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別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11、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輕視之意。
    12、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14、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禮:現(xiàn)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16、狗尾續(xù)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后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xué)作品)
    17、管窺蠡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jié)合在一起。
    19、怙惡不悛: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20、諱莫如深:隱瞞的再沒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濟濟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積少可以成多。
    23、間不容發(fā):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一根頭發(fā),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24、見微知著:見到微小的跡象,就能察知發(fā)展的趨勢。
    25、江河日下:比喻情況一天天壞下去。
    26、膠柱鼓瑟:比喻拘泥固執(zhí),不知變通。
    27、開門揖盜: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28、梁上君子:代稱竊賊。
    29、屢試不爽:屢次實驗沒有差錯。
    30、鱗次櫛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齊。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嚴格執(zhí)行法令。
    32、披肝瀝膽: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里話。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數(shù)家珍: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緘其口:形容說話過分謹慎,不敢或不肯開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復(fù),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
    37、色厲內(nèi)荏:外表強硬,內(nèi)心空虛。
    38、尸位素餐:空站著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語當作自己的話。
    40、石破天驚:多用來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41、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慶賀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為人真誠,忠實,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景仰。
    43、為淵驅(qū)魚、為叢驅(qū)雀:比喻不善于團結(jié)或籠絡(luò)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趕到敵人方面去。
    44、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寫成。
    45、五風(fēng)十雨:形容風(fēng)調(diào)雨順。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務(wù)。
    47、烜赫一時:在一個時期內(nèi),名聲威勢很盛。
    48、虛與委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yīng)酬。
    49、一傅眾咻:一人教,眾多的人干擾。
    50、余能可賈:還有力量沒有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