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一節(jié)特殊的課》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一節(jié)特殊的課》一課課文講述了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通過一節(jié)特殊的課,認識到自己得到了父母濃濃的愛,卻忽略了對他們的回報,于歉疚、懊悔中接受了感恩教育,并馬上付諸行動,向父母表達愛意的故事。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小學三年級語文《一節(jié)特殊的課》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一節(jié)特殊的課》原文
    “我們班的同學中有誰的爸爸媽媽為你們祝賀過生日?請舉手!”教室里的同學齊刷刷地舉起了小手,每張小臉上都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你們中間有誰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請舉手!”
    霎時,教室里安靜下來。我把問題重復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靜。過了一會兒,幾位女同學默默地舉起了手。
    “向爸爸媽媽祝賀過生日的,請舉手!”教室里寂然無聲,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孩子們沉默著,我和孩子們一起沉默著……
    他們感到了我的期待。剛才追逐我的目光,此刻全躲開了。他們有的低著頭,有的望著窗外,所有人都沉默不語。在這一片沉默下面涌動著什么?萌生著什么?他們又似乎在忍受著什么,不安?歉疚?懊悔?我不知道……然而,我意識到了孩子們心底那珍貴的東西。
    沉默了足足一分鐘。我悄悄地瞥了一眼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的可愛恰恰在那滿臉的犯了錯誤的神色之中。我的語氣緩和下來,輕輕地問:“怎么才能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呢?”像獲得赦免一樣,那躲閃到四面八方的目光迅速地聚攏了回來。先是怯怯的一兩聲,繼而就是七嘴八舌了:“問爸爸!”“不,問奶奶!”“自己查爸爸媽媽的身份證!”教室里又熱鬧起來,但與沉默前的熱鬧已經(jīng)不一樣了。
    結束這節(jié)課時,我給孩子們提了個建議:“為了給爸爸媽媽一份特別的驚喜,你好用一種不被他們察覺的方式了解他們的生日,而祝賀的方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記住一點,只要你表達了自己的愛,再稚拙的禮物,他們也會覺得珍貴無比的?!薄?BR>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一節(jié)特殊的課》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課文,使學生理解這節(jié)課的特殊之處,喚起學生作為子女應該有的關心與孝敬父母的意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孩子們內(nèi)心的變化,喚起他們關愛父母的意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課前和學生進行簡單的溝通。)
    一、創(chuàng)設情景,體驗導入
    1、咱們班的同學中有誰的爸爸媽媽為你祝賀過生日?請舉手!
    2、你們中間有誰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請舉手!
    3、用實際行動向爸爸媽媽祝賀過生日的,請舉手!還有一群和你們一樣幸福可愛、朝氣蓬勃的孩子,他們也同樣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想知道他們后來的事情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節(jié)特殊的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知道“特殊”是什么意思嗎?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請同學們帶著剛才的疑問,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遍。(還要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課文讀完一遍了嗎?找到問題的答案了嗎?其實,能不能找到答案并不重要,關鍵是把課文讀好,課文讀好了,問題的答案自然就知道了。誰來展示你的朗讀才能?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剛才的問題。
    課文會讀了。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
    三、細讀課文,體會內(nèi)心變化
    為什么說這節(jié)課是特殊的?特殊在那里?現(xiàn)在就讓我們再回到課文中去,細細品味。
    (一)請同學們仔細讀1-4自然段,思考:老師在這節(jié)課上向同學們一共提出了幾個問題?回答問題時同學們的表現(xiàn)有什么不同?
    1、第一自然段在描寫同學們的表現(xiàn)時都用了那些詞?“齊刷刷”“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等詞語你能體會出什么?(指導讀出自己的理解)
    2、第3自然段在描寫同學們的表現(xiàn)時都用了那些詞?與前文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好處?
    3、第4自然段在描寫同學們的表現(xiàn)又有什么變化?從那些詞語看出來的?
    能用不好意思或難為情的語氣讀嗎?(讀3、4段)你能讀出什么?
    (二)是啊,難挨的沉默,此時同學們的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有那些變化呢?
    1、請大家默讀第4自然段劃出相關的詞語。
    動作:目光,全躲開了,低著頭或望著窗外。都沉默不語。
    心理變化:涌動、萌生、忍受著什么,不安?歉疚?懊悔?(注意理解詞語)。
    2、展開想象,孩子們沉默著……他們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3、“珍貴的東西是什么?”你怎樣理解?請同學們通過朗讀把你的理解表達出來。(必要時教師要范讀)
    (三)第六自然段里,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談論,教室里又熱鬧起來了,與沉默前的熱鬧有什么不一樣?(并指導朗讀)
    四、走出情境,感受回報方式
    第七自然段里,“只要你表達了自己的愛,再稚拙的禮物,他們也會覺得珍貴無比的”,對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稚拙”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學生談自己的理解,然后指導朗讀。(
    五、回顧全文,整體感悟
    讓我們重溫一下這節(jié)特殊的課,特殊在那里?為什么特殊?(小組討論匯報)
    六、情動辭發(fā),讀寫結合
    在日常生活中,你體會到父母的愛了嗎?我們身邊還有那些人也給我們愛了?(祖國是我么共同的母親,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學習了課文,聽了老師的建議,你有什么打算?將怎樣回報爸爸媽媽以及關愛我們的人,甚至祖國?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好嗎?。ㄒ魳钒樽啵?BR>    結束語:給予比得到更快樂。讓我們在給予愛與被愛中幸福的成長吧!下課。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一節(jié)特殊的課》教學反思
    《一節(jié)特殊的課》一課課文講述了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通過一節(jié)“特殊”的課,認識到自己得到了父母濃濃的愛,卻忽略了對他們的回報,于歉疚、懊悔中接受了感恩教育,并馬上付諸行動,向父母表達愛意的故事。
    我認為,這節(jié)課的特殊之處在于:他不僅是文中的孩子上了一節(jié)有別于其他課文內(nèi)容的感恩教育課,同時也是學習課文的孩子在心靈深處感受到我們該怎樣向父母回報一份愛心。由此我想,從來沒有一所特別的學校開設感恩課,可是作為自然的人和社會的人,我們受到的恩惠實在是太多了。父母給我們以生命,歷盡艱辛養(yǎng)育我們,給我們以呵護與溫暖,使我們健康成長。國家“兩免一補”政策的順利實施,又有多少志士仁人付出了物力財力,才得以使面臨失學危機的貧困家庭的孩子能繼續(xù)學業(yè)……然而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習慣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適日子,偶爾幫父母洗個碗還得向父母索要辛苦費。好象父母給予孩子的一切都是天經(jīng)地義的。雖說父母對孩子施恩不圖報,但是受賜者卻不該忘記。施恩者之所以不圖報,在于他們自認為只是履行應盡的義務,應做的貢獻。不是放債,投桃并不要報李。受到恩惠的人所以要感恩,是為了要懂得親人、社會為他們做了多少。而我們的孩子連父母之恩都不知道感激,何來回報社會之說??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滲透的這種感恩教育何等重要。因此,我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課堂情景演示實際上經(jīng)過了鬧——靜——鬧的過程,結合學生的親身體驗,讓孩子們從細微處說說,可以給爸爸媽媽的一個吻,一句溫馨的話語等,走進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明理、知行。
    我們從父母師長那里學會感恩,我們還要教給孩子學會感恩。在感恩的心情中,才能成為更健康、更完整、更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