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重要知識點30條

字號:

高考一輪復習中感覺身體被掏空?總覺得復習不完?眼花繚亂的公式從哪抓起?不要慌,快和一起打雞血復習高考物理重要知識點吧!
    
    1、大的物體不一定不能夠看成質點,小的物體不一定可以看成質點。
    2、參考系不一定會是不動的,只是假定成不動的物體。
    3、在時間軸上n秒時所指的就是n秒末。第n秒所指的是一段時間,是第n個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就是同一時刻。
    4、物體在做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不一定是等于路程的。
    5、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應打出輕重合適的小圓點,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橫線,應調整一下振針距復寫紙的高度,使之增大一點。
    6、使用計時器打點時,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wěn)定后,再釋放紙帶。
    7、物體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物體的速度變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8、物體的加速度減小時,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時,速度可能減小。
    9、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時,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10、物體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與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線上。
    11、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
    12、圖上兩圖線相交的點,不是相遇點,只是在這一時刻相等。
    13、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解題前先搞清兩坐標軸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圖象與速度圖象混淆。
    14、找準追及問題的臨界條件,如位移關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圖象解題時要注意圖線相交的點是速度相等的點而不是相遇處。
    16、桿的彈力方向不一定沿桿。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當阻力,也可充當動力。
    18、滑動摩擦力只以μ和N有關,與接觸面的大小和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
    19、靜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變性,在分析有關靜摩擦力的問題時容易出錯。
    20、使用彈簧測力計拉細繩套時,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彈簧與細繩套在同一直線上,彈簧與木板面平行,避免彈簧與彈簧測力計外殼、彈簧測力計限位卡之間有摩擦。
    21、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22、三個力的合力值是三個力的數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個力的數值之差,要先判斷能否為零。
    23、兩個力合成一個力的結果是惟一的,一個力分解為兩個力的情況不惟一,可以有多種分解方式。
    24、物體在粗糙斜面上向前運動,并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認為物體向前運動會存在一種向前的“沖力”的說法是錯誤的。
    25、所有認為慣性與運動狀態(tài)有關的想法都是錯誤的,因為慣性只與物體質量有關。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不是一種力,物體所受的外力不能克服慣性。
    26、牛頓第二定律在力學中的應用廣泛,也有局限性,對于微觀的高速運動的物體不適用,只適用于低速運動的宏觀物體。
    27、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關鍵在于正確地求出加速度,計算合外力時要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28、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是視重的變化,物體的實重沒有改變。
    29、判斷超重、失重時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還是向下。
    30、兩個相關聯的物體,其中一個處于超(失)重狀態(tài),整體對支持面的壓力也會比重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