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主題課件錦集【三篇】

字號:

課件是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依據(jù),是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課件,也稱課時計劃,教師經(jīng)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由于學科和教材的性質(zhì)﹑教學目的和課的類型不同,課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幼兒園小班主題課件錦集,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今天我當廚

    目標:
    1、積極參加活動,體驗為家人準備“開飯”的快樂情緒!
    2、能初步根據(jù)經(jīng)驗選擇大小不同的碗、勺等餐具。
    3、嘗試運用手指揪泥條,以準備“飯菜”。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
    1、幼兒已多次欣賞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同的碗、勺若干(多于幼兒人數(shù)),每人一張餐墊(自創(chuàng)的,把洗碗布減半,然后在上面貼上孩子,媽媽,爸爸的頭像)
    3、紙條、紙片、橡皮泥若干。
    過程:
    一.萌發(fā)參加活動的積極情緒。
    1、邊欣賞歌曲《炒小菜》,邊自由跟唱,表演動作。
    2、回憶自己在家和誰一起吃飯。
    二.感知餐桌和餐具,為選擇餐具做準備。
    1、觀察餐墊。
    2、觀察碗
    三.自由選擇餐具,體驗一一對應。
    1、師:爸爸媽媽和寶寶肚子餓了,要吃飯了。請你們?yōu)樗麄兠咳诉x一只碗吧!你覺得大碗比較適合誰用?為什么?中碗準備給誰?那為什么把小碗給寶寶用?
    2、交流選擇、擺放的經(jīng)驗,并做調(diào)整。
    3、幼兒自選勺子,并對應擺在碗里。
    四.自主選擇材料做“飯菜”
    五.帶領幼兒去洗手,結(jié)束活動。
    
種豆豆

    活動目標:
    1、了解豆寶寶的外形特征,培養(yǎng)幼兒種植的興趣。
    2、種植并管理豆寶寶,培養(yǎng)幼兒愛護農(nóng)作物的情感。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罐子、豆寶寶(綠豆、赤豆、黃豆、蠶豆、白扁豆、玉米)、種植盆、種植工具、觀察記錄。
    活動過程:
    一、引導觀察豆寶寶的特征
    1、猜一猜罐子里是什么?
    2、搖一搖、聽一聽,猜一猜罐子里是什么?
    3、打開蓋子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罐子里是什么?
    4、豆寶寶什么顏色?長得怎么樣?叫什么名字?豆寶寶從哪里來?這些豆寶寶有些什么用?除了吃還可以干什么?(還可以種下去,長出更多的豆寶寶)
    二、種植豆寶寶
    1、豆寶寶種在哪里?怎么種豆寶寶?(引導幼兒講出種植豆寶寶的方法)
    2、教師示范種植方法。
    3、豆寶寶種入泥土后,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引導幼兒討論。
    4、幼兒種植。
    選擇自己喜歡的豆寶寶進行種植。
    三、引發(fā)幼兒討論
    1、怎么才能讓豆寶寶長得好?
    2、要豆寶寶長得好,還需要什么?
    3、我們應該怎樣愛護豆寶寶?
    四、觀察記錄
    1、記錄:你種下了什么豆寶寶?種下了幾顆豆寶寶?
    2、你們知道豆寶寶是怎樣長大的嗎?
    3、我們小朋友以后每天要多關心,多去看一看豆寶寶,把它長大的過程記錄下來。
    
送禮物

    活動目標:
    1、在送禮物活動中,學習按物體的用途進行分類。
    2、培養(yǎng)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發(fā)展觀察、識別和分類能力。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娃娃一個、塑料筐三個,幻燈片,糖、餅干、蘋果等食物(10件)、皮球、小老虎、吹泡泡搶等玩具(10件)、衣服、褲子、襪子等衣服(10件)。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播放課件)
    1、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呀?(出示娃娃)
    2、過幾天娃娃要過生日了,她收到了好朋友送來的禮物。
    看!是些什么禮物呀?(觀看一遍幻燈片)
    3、娃娃收到了許多禮物,有的可以吃,有的可以玩,有的可以穿。找找哪些是吃的?哪些是玩的?哪些是穿的?
    老師小結(jié):娃娃收到了許多禮物,這些禮物有的是吃的,有的是玩的,有的是穿的。
    二、選禮物
    1、你生日時收到過禮物嗎?是誰送的?什么禮物?
    2、娃娃要過生日了,今天我們也去挑選一件禮物送給她好不好?
    (小朋友每人去挑選一件禮物)
    3、說說你買了什么禮物?是吃的、玩的還是穿的?
    三、送禮物
    1、娃娃家里有三個放禮物的筐,你們看一看,哪個筐里放吃的東西?哪個筐里放玩的玩具?哪個筐里放穿的東西?
    2、想一想你的禮物應該放到哪個筐里去?
    3、幼兒送禮物。引導幼兒根據(jù)用途不同放到相應的筐里。
    4、老師檢查:拿出放得不對的禮物,一起討論應該放到哪里?
    老師總結(jié):今天娃娃收到了許多禮物,有吃的、玩的、穿的,真開心,她說謝謝小朋友,還要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大家一起吃。(大家一起吃水果、餅干等食物。)
    活動反思: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小朋友看課件,找出送給娃娃的禮物中哪些是吃的、哪些是玩的、哪些是穿的。在播放和提問的過程中,當看完第一張總的圖片,并讓小朋友找出吃的玩的穿的以后,我總結(jié)了小朋友的分類情況,但忘記讓小朋友看后面的幻燈片。我發(fā)現(xiàn)之后就再次進行了總結(jié),讓小朋友對禮物的用途分類更清楚了。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選禮物的時候,我問的問題:“你生日時收到什么禮物?”小朋友大多說是蛋糕,可能是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少,平時過生日可能只是家長買蛋糕而很少送玩具或衣服的原因吧。
    總的來說,小朋友通過活動,都知道了禮物的用途。在送禮物的過程中,根據(jù)筐上的文字和圖片找出自己的禮物應該放在哪個筐里,只有一個小朋友放錯了,因此通過這一活動達到了目標。但是我覺得前半部分,我有些緊張,和孩子的互動和情感交流不夠好,后比較放松,孩子們也能有較好的回應了。
    活動點評:
    過生日收禮物都是幼兒喜歡也都經(jīng)歷過的。老師通過這個素材開展的本次活動《送給娃娃的禮物》小朋友興趣非常高。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清晰,每個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有小結(jié),過度自然,恰到好處,從小朋友感興趣的禮物入手,小朋友的注意力就能被抓住了,并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小朋友看課件,找出送給娃娃的禮物中哪些是吃的、哪些是玩的、哪些是穿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選禮物的時候,老師的問題:“你生日時收到什么禮物?”小朋友大多說是蛋糕,可能是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少,平時過生日可能只是家長買蛋糕而很少送玩具或衣服的原因吧。于是老師就接下去讓她們選禮物送給娃娃了,由于只說了一遍挑選好禮物回去坐好,有的小朋友沒有聽見,因此有的小朋友直接送給娃娃了,看到后老師按預設的計劃讓她們拿在手里,其實,這時可以根據(jù)活動的情況隨機應變,直接開始送禮物了。拿起娃娃面前的禮物問小朋友是誰挑選的,送到娃娃準備的筐里去,然后請一個小朋友看筐上的標記放禮物。
    總的來說,活動是比較成功的,寓教于樂,讓幼兒主動學習,在“玩”中學習、在喜悅中學習。
    亮點:吳老師的這個數(shù)學活動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上十分緊湊,從娃娃導入到具體的分類,從簡到難,再從分類聯(lián)系到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很好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
    不足:在總結(jié)的部分老師可以請幼兒一起總結(jié),不用全部老師介紹。有些小朋友分錯了類,可以再去請另一位小朋友幫忙,幫助去放在正確的地方。
    建議:對于PPT,圖片禮物一一個出現(xiàn)時,可放大再縮小,給幼兒更清晰更直觀的感受;在學習語句“有的…有的…有的…”應該語句是“有的…有的…還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