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美術(shù)上冊教案范文3篇(人教版)

字號:

美術(shù)的范圍非常廣泛。從大的方面說,它可以大體分成觀賞性藝術(shù)和實用性藝術(shù)兩種類型。 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回家的路
    教學目標: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畫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能夠畫出一路上有標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清晰地口述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辯認方向。
    2、引導學生完整地畫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
    師:小朋友,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有許多道路,每條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們學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嗎?
    2、新授:
    (1)我們從自己住的地方來上學,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2)平時我們上學、上街、去玩都會經(jīng)過許多道路,這些路四通八達,你是怎樣記得這些路的?
    (路牌、兩邊的建筑、路口等)
    師小結(jié):對,這些有特點的標志和建筑都可以幫助我們記得各條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來,可以用什么辦法記得道路和地點呢?
    3、畫地圖可以讓我們對身邊的道路和環(huán)境記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說出身邊環(huán)境中的一些明顯的重要的道路和轉(zhuǎn)彎,還有比較大的建筑物,讓我們從學校到家的過程畫起吧。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以學校為中心,畫出往各人家的路線,出了校門往何處去,畫出主要的標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點畫出家與學校。
    四、作業(yè)講評:請學生介紹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五、拓展:嘗試畫出從家到公園或親戚家的路線圖。
    六、板書設計:
    13回家的路
    七、教學反思:
    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介紹示意圖、游覽圖的小知識,在本市的地圖上找找學校和家的位置等方法進行教學。
    做一道拿手“菜”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各式菜肴作品,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通過彩泥制作“菜肴”,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表現(xiàn)力。
    過程與方法:了解“菜肴”的制作方法,運用團、搓、壓、切等彩泥制作方法表現(xiàn)生活中的各式各樣的“菜肴”,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彩泥制作,感受彩泥帶來的創(chuàng)作樂趣,養(yǎng)成作業(yè)時細致耐心的態(tài)度和習慣。
    重點:把自己想象的菜肴或記憶中的菜肴的造型和色彩大膽表現(xiàn)出來
    難點:作品是否有所創(chuàng)新,色彩的搭配和大膽有趣的造型設計。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喜羊羊村要舉辦美食節(jié),想聘請小朋友去做廚師,還寄來了招聘啟事。招聘啟事
    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羊村的村長,村里要舉辦“美食節(jié)”啦!我們想聘請幾位能干的小廚師,成為村里的大廚師,但是首先要通過考核,考核題目:請你“做一道拿手‘菜’”!
    二、聯(lián)系生活,展示美食圖片,享受視覺盛宴
    為了讓我們的小朋友們在這次廚師大比拼中發(fā)揮出自己出色的本事,羊村長還特意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靈感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原來村長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美味的佳肴,欣賞各式美味菜肴,喚起記憶
    這些菜看上去很美很誘人,你吃過嗎,知道叫什么菜名嗎造型:塊狀的、條狀的、丁狀的等,還有雞鴨魚等形狀以及各式各樣的蔬菜和點心形,豐富多樣。
    色彩:色彩鮮艷,搭配漂亮,讓人看了就想吃。
    三欣賞繪畫、彩泥制作作品,感受其他表現(xiàn)形式
    1、請同學們欣賞。
    農(nóng)民畫作品《廚房一角》,用非??鋸埖纳时憩F(xiàn)出了一道道的菜肴,具有濃烈的農(nóng)家生活的味道。
    2、欣賞彩泥作品
    魚肉類、青菜類、面食類
    師:這些菜用什么做的?漂亮嗎?為什么?
    學生:色彩鮮艷。擺放的很漂亮。形狀美麗。
    總結(jié)出一盤“好菜”的特點:1)、色彩鮮艷2)、造型美觀3)擺放漂亮。
    你覺得哪個菜漂亮?擺得有特色?為什么?
    四、學習制作的方法
    復習泥工的基本制作方法:切、搓、揉、捏、團、壓等,講解示范螃蟹制作
    1)團泥制作身體2)搓粗條捏大鉗子3)搓細條做螃蟹腿4)搓小球做眼睛
    五、美食節(jié)廚藝大賽
    欣賞了這么久,老師已經(jīng)看到每個小朋友摩拳擦掌,已經(jīng)迫不及待想大顯身手了比賽要求
    1、用揉、壓、搓、盤、切、拼接等方法制作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
    2、給自己做的拿手“菜”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3、請小朋友們幫羊村長評選出”佳小廚師“。
    我希望造型別致我希望色彩亮麗我希望裝飾精美
    六、小廚師展風采
    將自己制作的拿手菜擺放在桌子上,老師和小組長幫助羊村長評選出具色香味的“菜”具造型的“菜”,佳色彩搭配的“菜”,后授予這些小朋友為佳廚師。
    請每組的“佳小廚師”到前邊來,全班掌聲鼓勵。欣賞他們的作品,請他們介紹自己的作品。
    指偶劇院
    教學目的:
    學習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通過折、畫手指玩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紙工小舞臺玩一玩,體驗美感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分析:
    小朋友愛操作玩偶,邊講邊演,其樂融融。操作手指玩偶能滿足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愿望。本課教學溶折、剪、畫、講、玩為一體。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制作過程的指導,而且還應引導學生玩得有趣,有意義。
    教學重點:抓住動物面部的主要特征,折、畫能套在手指上的動物玩偶。
    教學難點:折、畫出耳朵和面頰長短不一的動物玩偶。
    教具準備:手指玩偶范例若干個、教學課件、紙工小舞臺一個。課件、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
    學具準備:每人2—3張正方形紙、水彩筆或油畫棒一盒、剪刀一把。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jié)
    活動一:
    激情引趣:
    學生欣賞,初步感知美的形象
    播放兩分半鐘《各種各樣的動物》,學生觀賞。
    課件顯示《各種各樣的動物》,學生觀看。
    活動二:
    交流探討:
    1、教師出示紙工小舞臺,操作表演“老虎”玩偶,導入課題。
    2、引導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審美
    (1)出示動物玩偶紙折的步驟圖,小組討論,并講一講具體折法。
    (2)小組之間討論一下,從第一步到第七步是怎么制作的。待會兒請小組的代表說一說。
    3、學生折一折。
    ⑴學生回憶步驟圖,比一比誰快、完整的折出。
    ⑵學生再次觀察步驟圖,解決第折紙中出現(xiàn)的問題。
    4、教師引言提問:“動物玩偶折好了。猜猜看,接下來做什么呢?”
    5、教師出示動物玩偶范例,學生欣賞,并找出錯誤之處。
    活動三:
    欣賞、評價交流:
    1、學生欣賞范畫①和范畫②,小組討論兩幅范畫形象不同之處。
    2、教師提問:“動物耳朵尖的、圓的、下垂的分別怎樣制作呢?”
    3、教師演示不同動物的頭部畫法,學生欣賞。
    活動四:
    發(fā)展階段:
    ⒈學生折畫動物頭飾,師生相互交流。
    教師出示紙工小舞臺。
    學生制作,師生共同探討。
    ⒉學生通過紙工小舞臺進行表演。
    活動五:
    學生欣賞,相互評價作品
    ⒈學生交換制作的動玩一玩,說一說。
    ⒉教師以“虎大王”的身份宣布全班同學制作的小動物都被招收到森林劇團。
    第二節(jié)
    活動一:
    教師宣布動物劇團開始演出。
    各小組討論自己組準備演哪一出戲并分配角色,大家一起討論具體的場景和對話。
    活動二:
    各小組隨著相應的音樂表演童話劇。
    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相應的語氣、動作進行表演,觀眾可以給予適時評價。
    活動三:
    交流參與這次活動的感想。
    引導學生愛惜作品并在活動結(jié)束后妥善保存自己的作品。
    課后拓展:
    1.對身邊能找到的各種材料感興趣。
    2.把美術(shù)課上所獲得的綜合能力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