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第21課《動物過冬》教案

字號:

《小動物過冬》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過冬的事。課文生動地介紹了它們不同的過冬方式,小燕子要避開嚴寒到溫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準備吃飽之后鉆到泥土里是冬眠,而小蜜蜂則藏在蜂巢里吃蜂蜜。課文還表現(xiàn)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guān)心,難舍難分。以下是整理的(語文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第21課《動物過冬》教案),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
    培養(yǎng)目標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課文中幾種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增長一些動物過冬的知識。
    認識10個會認字,掌握8個會寫字,學習2個新偏旁。
    教學重、難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中的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教學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冬天到了,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呢?你們想知道嗎?(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字想辦法解決。
    2、聽課文錄音帶,邊讀邊標出生字詞。
    3、借助拼音自己讀,同桌互讀生字詞,看誰讀得準。
    4、小組合作讀,要求讀的時候不加字,不漏字,讀后互評。
    5、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讀。
    6、檢查掌握生字新詞情況。
    三、指導書寫:
    四、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個什么事?
    2、畫出課文寫了幾種動物。
    3、帶著問題細讀課文,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與討論。
    五、教師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誰還記得課文中幾種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二、讀中感悟:
    1、冬天到了,樹林里變了樣,你看(點擊課件)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變化?
    2、周圍靜極了,小螞蟻覺得很奇怪,朋友們都去哪兒去了呢?你能告訴小螞蟻嗎?
    3、你喜歡哪種動物過冬的方法,找出來讀讀,想想怎樣讀得更好。
    4、小組交流。
    5、教師檢查。(有選擇地學習2——4自然段,同時結(jié)合回答板書:“到南方、墊窩、冬眠、備糧”,練習用“一邊……一邊”說話。并重點指導學生有表情朗讀螞蟻、喜鵲、青蛙的話。)
    6、有角色有表情朗讀課文。
    7、教師小結(jié)。
    三、回歸整體,總結(jié)全文: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四、延伸課文: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五、布置作業(yè):
    1、把自己喜歡的詞語采摘到詞語花籃。
    2、把故事將給家人聽。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會用“一邊……一邊……”寫句子。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一些動物過冬的情況,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
    比較青蛙、螞蟻過冬方式的相同與不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興趣
    1、誰知道“過冬”是什么意思?
    2、出示圖片或幻燈片、標本。問:你們認識這些動物嗎?誰能說說它們的名稱?
    3、教師講述:今天學習的課文,為我們介紹了燕子、杜鵑、黃鸝、喜鵲、青蛙、螞蟻過冬的一些知識。它們到底是怎樣過冬的,學了課文就知道了。請大家翻開課文。
    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讀感知,自學課文
    1、練習朗讀全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多讀幾遍,讀準記牢。還要注意輕聲和兒化韻的朗讀。
    2、再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課文讀流利。讀后劃出不懂的詞,查查字典,在小組內(nèi)和同學們交流。(這步活動應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其動腦、動手、動口,不流于形式。教師巡視,有重點地指導。)
    3、指名學生朗讀全文。思考:是寫這些動物在過冬,還是準備過冬?分幾個自然段寫的?(因有圖畫穿插,分段易混,要適當指導。)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有幾幅圖,哪幾種動物?想一想,為什么沒畫出燕子、杜鵑和黃鸝?)
    5、用一句話說說,課文寫了什么事。(課文寫了燕子、杜鵑、黃鸝、喜鵲、青蛙、螞蟻準備過冬的事。)板書:燕子、杜鵑、黃鸝喜鵲、青蛙、螞蟻
    三、分段讀、想、批劃,再自學
    1、自由輕聲分段讀課文,邊讀邊批劃:
    ①表明天氣變化的詞句。(或是季節(jié)變化)
    ②表明燕子、杜鵑、黃鸝、喜鵲各在哪兒準備過冬的詞句。
    ③表明青蛙在哪兒準備過冬的詞句。
    ④表明螞蟻在哪兒準備過冬的詞句。
    2、把找出的詞句讀幾遍。
    四、分段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①指名朗讀本段。
    ②理解:早晨,小螞蟻來到樹林里,它發(fā)現(xiàn)樹林里有什么變化?(滿地是落葉,感到有點兒冷,周圍靜極了。)從這些變化中你感覺到了什么?(秋天過去了,冬天來到了,朋友不見了。)
    ③誰能說說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冬天來到時,樹林里的變化)
    ④指導讀本段。(注意引導學生從“有點兒冷、靜極了”等詞和后一問句中體會語氣)
    2、學習第二段。
    ①指名朗讀本段。
    ②理解:這一段告訴了我們哪些動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哪里知道的?(燕子、杜鵑、黃鸝、喜鵲準備過冬的情景,從螞蟻和喜鵲的對話中知道的。)
    ③讀議小螞蟻和喜鵲的對話。(從它們的對話中,大家知道了這幾種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
    結(jié)合課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就用“暖和”?“這兒”指哪兒?(當?shù)?,現(xiàn)在生活的地方)。
    ④指導讀本段。(聯(lián)系插圖,邊看邊體會,注意小螞蟻仔細訪問的樣子和語氣,喜鵲熱心并高聲回答的樣子與語氣。)
    3、學生自學第三段,教師引導歸納整理。
    ①出示小黑板,交代學習方法與要求。
    a、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b、看看這段寫誰準備過冬,用一個詞說一說。
    ②學生自學。
    ③討論。
    你知道青蛙是怎樣過冬的?冬眠是什么意思?
    從青蛙的話中,你知道它是怎樣冬眠的?(整個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動)
    哪些詞句寫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處?
    ④回讀本段。(注意文中的問號、感嘆號,體會對話的語氣,先試讀,再指名讀。)
    4、自讀第四段,看小螞蟻怎樣準備過冬。
    ①自學思考:小螞蟻準備怎樣過冬?
    ②聯(lián)系比較:螞蟻、青蛙在洞里過冬有什么不同?(螞蟻在洞里過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動還要吃的,所以要準備過冬的糧食。)
    五、回讀全文,總結(jié)課文內(nèi)容
    1、自由朗讀全文。
    2、說說課文中6種小動物,共有幾種過冬的方法。
    3、教師總結(jié)。告訴我們,冬天到了,各種動物都用不同的方法準備過冬。如燕子、杜鵑、黃鸝飛到南方過冬。喜鵲就在當?shù)匕迅C墊得暖暖和和地過冬。青蛙和螞蟻都在洞里過冬,但青蛙是冬眠,螞蟻在洞里不冬眠,還要準備蟲子當糧食,好在洞中生活。
    六、完成練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小螞蟻:天真好奇;青蛙:自信且答問耐心;喜鵲:平靜和氣)
    2、說說還知道哪些動物是怎樣過冬的。教師也可簡略介紹幾種動物過冬的知識。
    3、介紹有關(guān)課外讀物,要求課外閱讀,以擴大視野,豐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