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冊測繪師考試《綜合能力》備考點匯總

字號:

2020年注冊測繪師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為了方便考生及時有效的備考,那么,為您精心整理了2020年注冊測繪師考試《綜合能力》備考點匯總,歡迎大家的關注。如想獲取更多注冊測繪師考試的模擬題及備考資料,請關注的更新。
    
    【篇一】2020年注冊測繪師考試《綜合能力》備考點:導航數據庫的技術特點
    導航數據庫是指為智能交通系統(tǒng)(ITS)、基于位置的服務(LBS)應用需求而建立的具有統(tǒng)一技術標準的地理數據庫。它著重表達道路及其屬性信息,以及智能交通系統(tǒng)和基于位置的服務應用所需的其它相關信息,如地址系統(tǒng)信息、地圖顯示背景信息、用戶所關注的公共機構及服務信息等。導航數據庫的主要內容是以道路網為骨架的地理框架信息,其上疊加磁浮列車著社會經濟信息以及交通信息。
    導航數據庫是一個綜合的數據集,包括空間要素的幾何信息、要素的基本屬性、要素的增強屬性、交通導航信息等。內容越多,建設導航數據庫的成本就越高,其適用范圍也越廣。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可以從這一綜合數據集中提取出不同的數據產品。
    為了適應智能交通系統(tǒng)和基于位置的服務等領域的應用需求,導航數據庫與一般的地理信息數據庫相比,在數據模型、數據的準確性、數據的組織方法方面有獨特的要求。
    【篇二】2020年注冊測繪師考試《綜合能力》備考點:數據模型要求
    導航數據庫數據模型在信息內容、拓撲關系描述與要素表達方法方面與一般的地理信息數據庫的區(qū)別是:信息內容方面,通常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主要任務是在不同的比例尺上對地理環(huán)境進行綜合描述,著重于表達各類要素的位置、形狀和基本屬性,對于要素之間的關系沒有予以太多的重視。一般GIS應用系統(tǒng)的數據庫則是針對相關的應用領域,在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的基礎上疊加相關的專業(yè)空間要素及屬性,通常只顧及與其專業(yè)信息相關的空間要素內容。
    導航數據庫不但需要詳細描述構成道路網本身的各類要素,如行車路線、道路交叉口、立交橋等,還需要以道路網為骨架集成地表達與交通行為相關的各類空間要素,如車站、交通信號燈、各類單位及商業(yè)服務點等。尤為重要的是,導航數據庫不但要描述道路網及相關空間要素的地理位置及形狀,還要表達它們的空間關系及其在交通網絡中的交系。
    拓撲關系描述要求在常見的建立了點、線、面等空間拓撲關系的空間數據庫中,空間要素用結點、弧段等圖元來表示。多邊形要素一般是通過環(huán)繞這個多邊形的弧段來定義的。最典型的例子是被廣泛采用的Arc/Info數據模型。如多邊形是通過環(huán)繞其周圍的弧段來定義的。這樣的模型表達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當需要操作某一多邊形時,首先應知道相關的弧段,即需要建立所謂的多邊形-弧段拓撲關系。
    在導航數據庫中,人們最關心的是道路網絡的連系,即弧段與結點之間的拓撲關系。在處理公園、水面等要素的多邊形時,往往并不十分關心多邊形的邊界,而只需要了解多邊形與某些道路之間的關系。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道路往往并不是圍繞多邊形的邊界。此時若沿用傳統(tǒng)的數據模型,往往需要建立所有封閉多邊形與相關弧段之間的關系等極不必要的工作。因而,導航數據庫的數據模型中常常單獨定義一種“面”圖元來解決這個問題。
    集成表達要求導航數據庫需要顧及空間要素在不同使用環(huán)境中、不同綜合程度下、不同抽象程度下的集成表達模型。例如一條道路,可以用一條單線來表示,也可能需要表示為雙線或多邊形。又如,一個道路網絡可以將小路、胡同都表達出來,也可以比較粗略地僅表示主要道路。再如,一個道路交叉口,可以詳細地描述車道與交通流,也可以將其抽象為簡單網絡,甚至可以將其進一步抽象為一個點。
    一般的空間數據庫中,不同比例尺、不同綜合程度、不同抽象表達程度的數據往往存貯在不同的數據集中,因而可以分別用不同的數據模型進行表達,不必在意是否可以集成。
    但在應用導航數據庫時,既可能要在全國或全區(qū)域范圍內查找某條道路(小比例尺),也可能要查找某城市內部的道路(大比例尺);有時需要在主要道路層面上進行路徑規(guī)劃(如查找北京至上海的路徑),但在計算某一住宅通向最近商業(yè)網點的路徑時,又涉及小路甚至胡同;此外,在進行路徑規(guī)劃時,可能只需要道路連通性即可,但在進行行駛引導時,則需要詳細交通流走向。因而,導航數據模型需要能夠集成地表達不同詳細程度、不同綜合程度和不同抽象程度的道路。
    【篇三】2020年注冊測繪師考試《綜合能力》備考點:基準站設計與選址
    基準站設計時應根據基準站網布設原則,在圖上標出設計基準站站址,同時標明基準站及其周圍地區(qū)的主要地質構造、地震活動,與設計有關的地震臺、人衛(wèi)站,以及可以利用的GPS、大地測量網站點。
    設計完成后應進行實地踏勘選址。選址小組應由熟悉GPS、水準測量的工程師和地質工程師共同組成?;鶞适峭顿Y大并且需要長期穩(wěn)定使用的基礎設施,應該選擇地質結構穩(wěn)定、安全僻靜、交通便利,并利用測量標志長期保存和觀測的地方。同時基站周圍需要有穩(wěn)定、安全可靠的電源,用于接入公用和專業(yè)通訊網絡。
    站點應距離易產生多路徑效應的地物不小于200M,應有10度以上地平高度角的衛(wèi)星通視條件,距離電磁干擾區(qū)的距離不小于200M,同時要避開易產生振動的地帶。
    站址選定后,應設立一個標注有站名、站號、標石類型的點位標記,拍攝點位的遠景、近景照片各一張,并填繪基準站點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