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女詞人徐燦的詩詞

字號:

徐燦在清代女性詞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她拓寬了女性詞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題材,境界開闊,社會(huì)表現(xiàn)力強(qiáng)。其風(fēng)格幽咽深隱、悲慨蒼涼。下面就和一起來欣賞下徐燦的詩詞,歡迎閱讀!
    明末清初女詞人徐燦的詩詞篇一
    《念奴嬌·西湖雨感次素庵韻》
    作者:徐燦
    原文:
    雨窗閑話,嘆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幾遍青山酬對好,依舊黛眉當(dāng)閣。灑道輪香,潤花杯滿,不似前秋惡。繡簾才卷,一樓空翠回薄。
    擬泛煙中片葉,但兩湖佳處,任風(fēng)吹泊。山水清音聽未了,隱岸玉箏金索。頭上催詩,枕邊滴夢,謾惜瑤卮落。相看不厭,兩高天際孤削。
    《念奴嬌·西湖雨感次素庵韻》注釋
    ①青山:指歸隱之處。酬對:應(yīng)對,對答。
    ②黛眉:黛畫之眉。特指女子之眉。
    ③灑道:清掃道路。
    ④空翠:指綠色的草木。回?。褐^循環(huán)相迫變化無常。
    ⑤泊:停留,飄。
    ⑥玉箏:古箏的美稱。
    ⑦孤削:猶孤峭。
    《念奴嬌·西湖雨感次素庵韻》鑒賞
    此詞為作者夫婦寓居西湖時(shí)因雨有感而作。詞的開篇即從雨寫起,“雨窗閑話,嘆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小窗外,細(xì)雨淅瀝,珠簾內(nèi)夫婦對坐,閑話中談及如煙往事,夫婦二人禁不住頓生今是昨非之嘆。接著的“幾遍青山酬對好,依舊黛眉當(dāng)閣”句,寫人寫景,表達(dá)對大自然的喜愛。多少次夫婦面對青山詩詞唱和,到而今細(xì)雨迷蒙中,青山依舊,黛眉依扣,只是空去了如煙的往事。“灑道輪香,潤花杯滿,不似前秋惡”,仍寫雨,只因有了這宜人的細(xì)雨,這個(gè)秋天同去年相比,也變的美麗起來。字詞行間透露出對這雨中西湖的喜愛之情。而“不似前秋惡”一句,更是語直意顯,直吐出作者對雨中今秋的好感。上片末二句“繡簾才卷,一樓空翠回薄”,名為寫簾、寫樓,實(shí)則仍是寫雨,繡簾高高挑起,滿山滿湖回旋的青翠仿佛染綠了樓宇,使得它空翠之色頓生。于是詞人也便有了下片縱情山水的念頭。過片后,首三句:“擬泛煙中片葉,但兩湖佳處,任風(fēng)吹泊”。在煙雨蒙蒙中,詞人只想乘一葉小舟,讓風(fēng)兒吹著那只孤舟,游遍西湖的每一處勝景。“山水清音聽未了,隱岸玉箏金索”讓詞人留戀不已的不僅是那綿綿不絕的清越的山水之音還有邈遠(yuǎn)的岸邊傳來的隱約的古箏之聲。其下三句“頭上催詩,枕邊滴夢,謾惜瑤卮落”詞人由雨而生發(fā)感慨。催發(fā)詩興的是那頭頂上不斷飄落的如絲細(xì)雨,引人入夢的也是那枕邊不斷滴落的雨絲,手舉玉杯,詞人禁不住空自蹉嘆?!跋嗫床粎?,兩高天際孤削”,寫人與山的契合。遠(yuǎn)遠(yuǎn)拋,兩座高峰巍然聳立,直插云霄。詞人的情懷在與自然的對視中得到了慰藉。
    明末清初女詞人徐燦的詩詞篇二
    《菩薩蠻·春閨》
    作者:徐燦
    原文:
    困花壓蕊絲絲雨,不堪只共愁人語。斗帳抱春寒,夢中何處山。
    卷簾風(fēng)意惡,淚與殘紅落。羨煞是楊花,輸它先到家。
    《菩薩蠻·春閨》注釋
    [1]斗帳:小帳。形如覆斗,故稱。春寒:指春季寒冷的氣候。
    [2]卷簾:卷起或掀起簾子。
    [3]殘紅:凋殘的花,落花。
    《菩薩蠻·春閨》鑒賞
    這是一首閨怨詞。人在愁緒中,雨是借以訴請的友伴。首句“困花壓蕊絲絲雨”,真切地寫出春雨的綿長輕潤。但這絲雨“困”花“壓”蕊,原來也像是了解了閨中女子的愁腸,一任默默地飄灑相伴?!岸穾けТ汉?,夜深了人在紅羅繡帳里卻不能成寐,便更覺得春夜的清寒?!氨А?,寫出閨中人之孤單無助,惟有抱“春寒”而已。“夢中何處山”,獨(dú)自尋夢,夢里山重水遠(yuǎn),并不能遇見自己所思念的人。下片,“卷簾風(fēng)意惡”,因心事凄迷,便覺得連吹卷起珠簾的風(fēng)也欺悔人。這是以“我”之眼觀物的寫法,此語看似極無理,實(shí)則極含情。惟究詞人心緒何以如此之壞,“淚與殘紅落”拖出了并不難猜的謎底:原來是看流水逝花,嘆歲月流轉(zhuǎn),恐年華不再,故而淚與殘紅落。結(jié)句乃把一段心事,付與自由飄舞的楊花,盼著遠(yuǎn)人也如楊花般早日回家。全詞格調(diào)清新秀雅,雖寫一般閨情,而不一味抑郁不歡,能于詞中獨(dú)賦一種綿渺深情,令人味之而意愈長。
    擴(kuò)展閱讀:徐燦的作品風(fēng)格
    幽咽
    徐燦憂生患世的情感,表現(xiàn)在她深隱幽咽的詞韻中。所謂“幽咽”,即欲言又止,欲言未言的意思。在江山易主的歷史變革中,作為一個(gè)敏感的知識女性,徐燦感受到了時(shí)代的寒意。丈夫降清,深明大家閨秀之禮而又富有民族節(jié)氣的她既不能與丈夫抗?fàn)帲植荒苷J(rèn)同丈夫的做法,所以她內(nèi)心是非常矛盾與寂寞的。幾經(jīng)起落的人生境遇,國恨與家愁的疊加,使她不能也不敢放開言辭,其詞作則呈現(xiàn)出“幽咽”的特點(diǎn)。如《永遇樂?舟中舊感》寫道:
    無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別。前度劉郎,重來江令,往事何堪說?逝水殘陽,龍歸劍杳,多少英雄淚血?千古恨,河山如許,豪華一瞬拋撇。
    白玉樓前,黃金臺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楊,而今金盡,秾李還消歇。世事流云,人生飛絮,都付斷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慘淡,如共人凄切。
    這首詞將個(gè)人的身世之感與國家的興亡之感,緊緊地交織在一起,顯得十分深沉蘊(yùn)藉,頓挫峭折,沉郁蒼涼。譚獻(xiàn)在《篋中詞》五中也說其“外似悲壯,中實(shí)悲咽,欲言未言”?!巴潞慰罢f”,顯示出詞人心中有無限情意徘徊未出?!笆朗铝髟?,人生飛絮”,百般思緒互相激發(fā),使徐燦哀怨不已,“春景多別”,感覺不到春光之美。徐燦在詞的表達(dá)上并沒有讓思緒一泄而出,而是形成了其詞氣的“幽咽”之美。
    徐燦詞美感效果上的“幽咽”色彩,成就了曠世的憂生患世之音。其《永遇樂?病中》寫道:
    翠帳春寒,玉墀雨細(xì),病懷如許。永晝愔愔,黃昏悄悄,金博添愁炷。薄幸楊花,多情燕子,時(shí)向瑣窗細(xì)語。怨東風(fēng)、一夕無端,狼藉幾番紅雨。
    曲曲闌干,沉沉簾幕,嫩草王孫歸路。短夢飛云,冷香侵佩,別有傷心處。半暖微寒,欲晴還雨,消得許多愁否?春來也,愁隨春長,肯放春歸去?
    這首抒發(fā)低徊的傷春怨別之情的長調(diào),將意蘊(yùn)美感結(jié)合得恰如其分??墒?,詞的內(nèi)涵又不僅僅是傷怨,還透露出徐燦素有的理想與期待落空的悲苦?!鞍肱⒑邕€雨,消得許多愁否”,詞人欲說還休,在結(jié)尾處又收為傷春幽怨。
    境深
    除了欲言又止的“幽咽”外,徐燦詞作的意蘊(yùn)還表現(xiàn)在境界的“境深”。由于身經(jīng)改朝換代,徐燦詞中蒼涼的興亡之感是很濃重的,這為女性詞的意境作出了極大的開拓。徐燦的詞,意蘊(yùn)深沉彌厚,境界以深幽取勝,她完成了女性詞詞境的開拓。這一詞境的形成,在于其內(nèi)心的哀怨。這位極為敏感的詞人,生就了婉約的心性。這使她在表情達(dá)意上極為深隱,而詞作意蘊(yùn)則異常豐富。有對故國的追思,有對丈夫降清的不滿,也有對自身處境的尷尬和茫然。如以下諸句:
    碧云猶疊舊山河,月痕休到深深處。(《踏莎行》)
    傷心誤到蕪城路,攜血淚,無揮處。(《青玉案·吊古》)
    故國茫茫,扁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去。(《踏莎行》)
    煙水不知人事錯(cuò)。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蓮花步。(《青玉案·吊古》)
    閱讀這樣的詞句,除了感到其痛楚的心境,還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感慨震蕩讀者的心魂。意旨的深幽、情感的愴痛構(gòu)成了徐燦詞的“境深”的意境,因而其詞在風(fēng)格美感上總能形成“幽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