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路上沒有撒滿鮮花和陽光,相反卻總是要經(jīng)歷坎坷與磨難。只有沿著目標堅持不懈地去奮斗,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想要作文寫的好,作文素材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成人高考高起專作文范文》供您查閱。

民族精神
中華歷史千年悠悠,在夢中我獨自神游,奇妙的與時間倒走,來到古老的盡頭。
嘿呦,嘿呦,聽見整齊劃一的節(jié)奏,看見一雙雙黝黑的手,千萬臣民榮辱與共,為了建造萬里錦繡,抵御外寇。西起嘉峪關(guān),東到遼東虎山,這是何等的壯舉,令人贊嘆;繼而,伴著江水悠悠,盡興暢游,南起杭州,北至京都,一路千里,風光盡收,這是何等的偉業(yè),令人欽佩。中華民族的先人們,以他們的汗水與鮮血繪成了一幅美妙的畫卷,是萬里長城的雄壯,亦有著京杭運河的婉約與柔美,而這一切,全緣于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在:勤勞與勇敢。即便是今朝,亦是我輩們?nèi)f不能丟棄的財富與瑰寶。
忽夢回現(xiàn)實,看今朝世道,千秋史官說不盡蕓蕓璀璨,文人墨客道不完儒學浩瀚。古老的民族歷經(jīng)磨難,即便國土龜裂憂傷沉淀。站在世界之顛,回憶滄桑轉(zhuǎn)變:即便大好河山被日寇踐踏,但真的龍子們卻不曾屈膝不曾低頭,他們用血的代價捍衛(wèi)了民族的貞潔,用自己的生命孕育了我們幸福的生命!支撐他們的信念正是全在于我們最為珍貴的民族的精神:堅毅與不屈。這是我們前行路上的伙伴,擁有此,定能伴我們經(jīng)歷一切風雨,看雨后彩虹絢爛漫天。
現(xiàn)在,歲月已然撫平了國土的裂傷,連綿的憂傷也已在風霜中被深深得埋葬,現(xiàn)在我們的民族正在覺醒,要向世界證明,盤旋在世界東方上空的是一條勇毅不眠的神龍。我們責無旁貸,我們理應把重任抗在肩上,用堅毅的精神武裝自己,我們定會無往不利,會讓東方之光普照大地,恩澤萬物。
看那千百年來,任由歲月流逝,不變的是九州的雄壯,千百年來,任由風起云涌,不變的是龍子的堅強。
在今朝,聆聽著雅魯藏布江的怒吼,跟著黃河雄渾激蕩的節(jié)奏,看著珠江婉約柔情的顫抖,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古老民族雄起的前奏,我們要讓自己化為一個個音符,讓這個樂章,在高潮永遠演奏。
誠然,民族魂不可散,民族精神不可忘卻,我們應當也必須傳承沿襲,為了有一天,環(huán)宇之內(nèi),中華昂然!
勤勞,勇敢,堅毅,不屈,精神永存,即便千萬人已逝。

延伸閱讀:其他高起專作文范文兩篇
綠色生活
現(xiàn)在,人們終于知道,躺在草地上睡覺遠比在公交車上打盹舒服,而煙囪里冒出的黑煙遮擋出的陰影也沒有大樹下的陰涼涼爽。綠色,才是生活的本色。
人,只是自然界的一種動物。人的祖先是猿猴,那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動物,身邊到處都是綠色,吃樹葉,住樹杈,進化到現(xiàn)在的人時,自然還保留著對綠色原始熱愛的基因。在我看來,現(xiàn)在人追求綠色生活,更像是返祖現(xiàn)象,在高樓林立的城里住久了,想到森林里住幾天,因此,許多人熱衷于野營、野炊便順理成章了。
人在吃膩了大魚大肉之后,發(fā)現(xiàn)蔬菜竟是那樣可口,于是人真的像動物一樣,追求各種鮮嫩的蔬果。更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生吃食物,由生菜到生肉,就像祖先那樣茹毛飲血,生撕活拽。動物的本性在人類身上一覽無遺,人似乎又過上了原始生活,叫上群居的哥們,去找鮮果,去覓生肉……
找個開闊的地方挖個坑,把自己埋進去,吃點水,然后直愣愣站上半天,可能只會腰酸、背疼和腳麻,人不是植物,不知道植物在土中的自在和滿足,只知道自己在土中疼痛難忍。所以,人還是應該回到房子里,種幾盆花,在院子里或陽臺上留一些草。我們不能生活在土里,就讓它們替我們生活在土里。人總是聰明的,自己做不到的事總會讓別的東西替我們做。人耕不動地就找到了牛,人夜里得休息就找到了狗看門,人不能每天定時起床就找到了雞打鳴。所以,當人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在土中生根發(fā)芽時,就出現(xiàn)了盆景。
綠色,是充滿活力的顏色。當人看到大片綠色時,心中會有一種壓抑許久的沖動,那是老祖先留在我們心中的東西,一直在支配著我們,流露在生活的每個地方,如院墻外的幾棵樹,陽臺上的一盆花,碗里新鮮的青菜,玻璃缸里的水藻和金魚,等等。
其實,我們一直在追求“綠色生活”,只是現(xiàn)在的污染和機械的工業(yè)文明讓這種追求更加沖動,表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百年來追求經(jīng)濟發(fā)展的工業(yè)化的趨勢,終于放緩,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終于受到阻擊。人們開始關(guān)注自己生活的綠色,意識到工業(yè)和科技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護衛(wèi)好生活中的綠色,才能得自然之理,發(fā)展科技和工業(yè)!追求綠色生活,是祖先遺傳下來的天然基因的爆發(fā),是一種人與自然“和好”的聰明之舉,值得表揚。
天人合一,中國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是最美好的生活狀態(tài),我們從猿到人,又從“人”到“猿”……

人工智能與人類心智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fā)展,我們的生活已不足夠用“日新月異”來形容,稱其為“瞬息萬變”也不為過。我們似乎比起親自動手一筆一劃書寫更青睞于指尖迅速地在鍵盤上敲擊,比起書信輾轉(zhuǎn)多地經(jīng)歷長途跋涉最終到達收信人手中更青睞于編輯好文字,輕輕點擊發(fā)送瞬息之間即可到達不論距離多遠的“目的地”,比起絞盡腦汁用盡畢生所學想出華麗詞藻更青睞于計算機的人工智能幫助我們解決措詞。
“人工智能”從一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新身份伴隨著科技高速發(fā)展的腳步,悄然走進了我們尋常百姓的生活之中,悄然覆蓋了我們的千家萬戶。
Siri就是人工智能,不僅是蘋果手機擁有Siri,各大國產(chǎn)手機也有各自的人工智能AI系統(tǒng)。
之前聽說過擁有人工智能系統(tǒng)的計算機,用著人類聽起來是卡殼,似是而非的語音交流的新聞,開始大家以為這只是人工智能出現(xiàn)的故障,但后來仔細思考發(fā)現(xiàn)大事不妙,計算機之間能夠?qū)υ挷幌∑?,這是人工智能的功勞,但要是計算機通過貌似故障的語音交流呢?這能說明什么?計算機在用它們自己的語音交流啊,仔細想想,還是很可怕的,人工智能要是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那人工智能是否會成為人類主宰,人類成為機器的奴隸,人類智能在人工智能面前變得微不足道。
但如果往深處想,如果人類能夠保留這份心智,最多和人工智能成為競爭對手,好像事態(tài)就沒有那么嚴峻了,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我不擔心人工智能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后果。
人類如果一味地依賴計算機,依賴人工智能,遲早會將這個原來為人類提供便利的人工智能而付為慘痛代價。
人工智能按照人類的意愿被設計,根據(jù)既定的規(guī)則分析執(zhí)行,為人類提供便利,但它始終只是人工智能,沒有感情,它只會做出利益化的解決方案。問它一個“大學生為救老人而失去生命”是否值得的問題,它根本就是答非所問。固然人工智能有所不足,好在我們還在,人類的心智還在,我們還能對事物有感性認識,經(jīng)過科學思維加工,產(chǎn)生理性認識,運用理性認識指導實踐,產(chǎn)生新的認識循環(huán)往復,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可如果有一天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價值觀同情心罔顧后果,我們也就變得麻木冷漠,熱血沸騰的心還會自強不息地跳動嗎?
縱然事物發(fā)展的總方向是前進的,但事物發(fā)展是螺旋上升的,曲折性不可避免,為了防止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我們還是要,保留心智,千萬別讓人類心智淪為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