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初中話題作文

字號: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說。云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diào)。下面是整理發(fā)布的《中秋之夜初中話題作文》,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中秋之夜初中話題作文篇一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jù)《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于時,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則寒暑均,取于月數(shù),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鐘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鑒,宜掛玉宇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BR>    從時令上說,中種是“秋收節(jié)”,春播夏種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獲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jié)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jié)”,它源于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jié)在八月內(nèi)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濕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濕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凈,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時節(jié)。恰如古詩所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BR>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盛于唐宋。據(jù)宋朱翌《曲消舊聞》說:’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時?考古人賦詩,則始于杜子美?!睘g覽唐詩,中秋賞月詩確有多篇,如王建有詩云:“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毙炷脑娫疲骸梆ㄇ镌掳嗽聢A,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據(jù)《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我連坐至曉”?!缎戮幾砦陶勪洝酚涊d:“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愿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愿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游在外、客居異鄉(xiāng)的親人。因此,中秋節(jié)還有“團圓節(jié)”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萬里無云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蓖踅ā妒逡雇录亩爬手小吩娫疲骸敖褚乖旅魅吮M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敝袊藲v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中秋之夜初中話題作文篇二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nóng)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月餅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之夜初中話題作文篇三
    不知不覺竟八月十五了,該吃月餅啦,祝大家中秋快樂!
    中國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就是中秋節(jié),與春節(jié)一樣,都是團圓的日子,可是在現(xiàn)在海陸空交通工具俱全的今天又有幾家團圓了呢?我家一定團圓不了了,舅舅們都在天南海北,過年也難得都回來……
    不說這個了,談談今年的月餅吧!超市里的月餅“檔次”可是越來越高了,一盒月餅竟里里外外包了五六層,看著華麗的不得了,吃起來也就是那么回事,昨晚我看新聞,說這種包裝其實完全是浪費,如果全國的月餅包裝都減兩層,一片樹林也許就能保存下來……
    大家不要嫌我掃興,我讓大家高興一下,送大家一些祝福:
    中秋節(jié)中秋將至,奉上一個月餅,配料:五克快樂棗,一把關心米,三錢友情水,用幽默扎捆,用手機送達;保質(zhì)期:農(nóng)歷八月十五前。
    中秋節(jié)月很圓,花更香,保重身體要健康;魚在游,鳥在叫,愿你天天哈哈笑;手中書,杯中酒,祝你好運天天有!歡樂多,憂愁少,預祝中秋節(jié)快樂!
    煩惱隨風,刮向天空,快樂成風,迎面吹送.道順,人順,事事順,你好,我好,大家好.中秋快樂。
    中秋之夜初中話題作文篇四
    中秋月兒圓,
    中秋家兒團。
    中秋節(jié),象征著幸福,美滿,也是我國第二大節(jié)日。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是家庭團聚的一天。大家在一起,手里拿著月餅,到樹下賞月,一家人又是多么快樂啊!
    呵!節(jié)日的超市里擠滿了人,家里的月餅成了“洪水”。不過,這也不一定就是一件壞事,這不更能代表中秋節(jié)的重要性嗎?
    我和媽媽也不例外,因為家里看不見月亮,就只好到外面去賞月。月,似紗,如水,圓圓的,不知道的小孩子家還以為是光潔、柔美的玉盤嘞!它撒下輕紗一般的銀光講述著夜晚的故事。仔細看,那月中的嫦娥在月中笑開了花,玉兔那長長的耳朵是那么可愛。嫦娥是那樣楚楚動人,玉兔又是那樣玲瓏乖巧,她們不就是月的代表嗎!
    我和媽媽在外面看到很晚才回家,秋天的夜晚很涼,我們就都一點兒凍著了——輕度感冒。不過能在月圓之夜見嫦娥一眼,一點感冒算不了什么,算不了什么!阿……嚏!
    中秋之夜初中話題作文篇五
    今天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也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
    中秋之夜,月亮顯得格外圓,也特別亮。家家戶戶都喜歡座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據(jù)說吃月餅象征著合家團圓,幾百年來我的家鄉(xiāng)一直有這一傳統(tǒng)風俗。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月餅。桌上的月餅各式各樣,有豆沙月餅、水果月餅……還放著各種糖果。月亮漸漸地升上了中天,金色的圓月仿佛像一個大月餅,微風吹拂著我們的頭發(fā),像媽媽的手在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這時勞動了一天的奶奶開始為我們講起了“吳剛劃桂”的神話故事。聽聽奶奶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圓月,我覺得自己也仿佛進入了角色。
    這時在一邊喝著茶的爸爸也接上了話茬,他用手指著圓月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jù)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我抬頭一看,真的,月中真的好像有一個人在使勁地在砍一棵樹呢。聽著爸爸的故事,我又一次進入了想像之中,我仿佛看到那桂花葉子正在飄飄悠悠地從天上飄下來,正巧落在我家的門口……
    沙、沙、沙……起風了,旁邊的樹木起伏不停,我仿佛像童話中的小仙子在夢中游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