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對青少年的腦力鍛煉有著一定的作用,可以通過奧數(shù)對思維和邏輯進(jìn)行鍛煉,對學(xué)生起到的并不僅僅是數(shù)學(xué)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數(shù)學(xué)要深奧些。整理了相關(guān)內(nèi)容,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
初中二年級經(jīng)典的奧數(shù)練習(xí)題(1)
1.甲、乙兩碼頭相距72千米,一艘輪船順?biāo)行枰?小時,逆水行需要9小時,求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2.靜水中,甲船速度是每小時22千米,乙船速度是每小時18千米,乙船先從某港開出順?biāo)叫校?小時后,甲船同地同方向開出,若水流速度為每小時4千米,求甲船幾小時可以追上乙船?
3.一條大河有A、B兩個港口,水從A流向B,水流速度為每小時4千米,甲、乙同時由A向B行駛,各自不停的在A、B間往返航行,甲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時28千米,乙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每小時20千米,已知兩船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點與甲船第二次追上乙船的地點相距40千米,求A、B兩港之間的距離。
4.甲、乙兩港間的水路長208千米,一只船從甲港開往乙港,順?biāo)?小時到達(dá),從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時到達(dá),求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5.某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時15千米,它從上游甲地開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時,水速每小時3千米,問從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時間?
初中二年級經(jīng)典的奧數(shù)練習(xí)題(2)
1、一艘輪船往返A(chǔ)、B兩地,去時順流每小時行36千米,返回時逆流每小時行24千米,往返一次共用15小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兩人練習(xí)跑步,若甲讓乙先跑10米,則甲跑5秒鐘可追上乙,若甲讓乙先跑2秒鐘,則甲跑4秒鐘就可追上乙。問:甲乙兩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3、甲、乙、丙三人同時從A地跑向B地,當(dāng)甲跑到B時,乙離B還有35米,丙離B還有68米,當(dāng)乙跑到B時,丙離B還有40米。A、B兩地相距多少米?
4、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出發(fā)時他們的速1度之比是3:2,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20%,乙的速度提高30%,這樣當(dāng)甲到達(dá)B地時,乙離A地還有41千米,那么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分別由A、B兩地同時出發(fā),甲、乙兩人的步行速度之比是3:2,若他們相向而行,則1小時后相遇,若同向而行,則甲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追上乙?
初中二年級經(jīng)典的奧數(shù)練習(xí)題(3)
1、某城市舉行“萬人申奧”長跑活動,長跑隊伍以每小時6千米的速度前進(jìn),長跑開始時,兩名電視記者小張和小王分別從排頭、排尾同時向隊伍中間行進(jìn),報道這次活動,小張和小王都乘摩托車每小時行10千米,他們在離隊伍中點900米處相遇。求長跑隊伍有多長?
2、甲、乙兩人從一條圓形跑道的一條直徑兩端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甲跑出120米與乙相遇。相遇后兩人速度不變,第二次又在距甲出發(fā)點40米的地方第二次相遇,求圓形跑道的周長為多少米?
3、甲、乙、丙三人都要從A地到B地去,甲有一輛摩托車每次只能帶1人,甲每小時可以行36千米,乙、丙步行的速度為每小時4千米,已知A、B兩地相距36千米,求三人同時到達(dá)的最短時間為多少小時?
4、一條馬路上有一行人和一個騎自行車的人同向而行,騎車人的速度是行人速度的3倍,這條馬路上的1路汽車按相同的間隔發(fā)車勻速前進(jìn)。已知每隔10分鐘一輛汽車超過行人,每隔20分鐘一輛汽車超過騎車人,求1路汽車每隔多少分鐘發(fā)車一輛?
5、有一批書,小明9天可裝訂3/4,小麗20天可裝訂5/6。小明和小麗兩個人合作幾天可以裝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