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活化石》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語文承載著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chǔ)。它對學生會產(chǎn)生一輩子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一般人們會覺得這種影響在現(xiàn)在小學階段沒有必要,感覺它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殊不知,小學教育階段,學生是學習語言學科的黃金時間,而且小學生容易受影響。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活化石》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活化石》知識點
    字:杏、樹、慢、鱘、怪
    詞:動物、植物、化石、珍貴、可愛、滅絕、亮晶晶、保護、稀有
    重點句子:
    1、銀杏樹,又叫白果樹,它是幾億年前的樹種,十分珍貴。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扇子。銀杏樹長的慢極了,如果你小時候種下一棵銀杏樹,一直要等你當上爺爺,才能吃到它的果子。所以,銀杏樹又叫公孫樹。
    2、大熊貓是我們熟悉的動物,非??蓯邸:退谕黄谏钸^的動物,許多就滅絕了,大熊貓卻一代一代的活到今天。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愛吃竹,你能想到嗎,它們的祖先卻以肉為生。
    3、中華鱘也是一種古生物,它有一億多年的歷史。中華鱘生活在江河里,大的可以長到五百千克重。它身上披著大片的硬鱗,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張大嘴又尖又長,樣子怪怪的。由于缺乏保護,目前,中華鱘已成為稀有的魚種了。
    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介紹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這三種“活化石”克服重重困難,經(jīng)歷歲月風雨,頑強地生存到現(xiàn)在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一定要保護好稀有生物。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活化石》教案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閱讀,知道三種活化石: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的特點。
    3、能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惜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師生一起收集有關(guān)古生物的資料。
    教學設(shè)計:
    一、設(shè)計情境游戲,復(fù)習生字
    游戲名:熊貓賣氣球
    游戲內(nèi)容:熊貓手中還有11個氣球還沒有賣出去,只要學生讀對氣球上的字,就幫熊貓賣掉一個氣球。(課件出示)
    二、導(dǎo)入新課
    師:熊貓感謝大家這么快就幫它把氣球都賣光了?,F(xiàn)在老師要帶大家到三個地方去玩玩。首先我們要去的是植物園。植物園里有一種非常珍貴的銀杏樹,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并在同桌之間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課件展示畫面:一棵銀杏樹)
    第2段的教學:先讓學生觀察課件展示的銀杏樹,說說自己眼中的銀杏樹,再回到課文當中,采用自由讀,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找出銀杏樹的特點。學生交流各自找出的特點,指名讀,品讀這些體現(xiàn)銀杏樹特點的句子。再全班齊讀本段。
    第3段教學(去動物園)
    1、猜一猜
    課件出示一道謎語:像熊比熊小,像貓比貓大,戴著黑墨鏡,問她愛啥?愛鮮竹葉。[熊貓]
    2、說一說
    在哪里還見過熊貓呢?生暢談,老師也在幻燈片上展示一些附有熊貓的圖片。
    3、找一找
    找出關(guān)于描寫熊貓?zhí)攸c的語句。
    4、讀一讀
    指名讀,評讀,男女生賽讀。
    第4段教學(去海洋管競選講解員)
    課件播放中華鱘的圖片,學生觀察。設(shè)計一個情境,海洋管要招一個講解員給游客介紹中華鱘。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試講,推選一名代表參加競選講解員。
    3、各小組派代表上臺競選講解員,解說中華鱘。
    4、學生評一評哪個同學講的好,當選為講解員。
    全班自由讀,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活化石站起來讀。
    三、拓展交流課外資料
    1、學生交流自己課外找的一些關(guān)于動植物活化石的資料。
    老師也課件展示其他一些海洋活化石,植物活化石圖片,供學生認識欣賞。
    2、倡導(dǎo)學生保護這些稀有活化石,齊讀后一段。
    四、完成157頁讀讀寫寫
    五、總結(jié)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活化石》教學反思
    《活化石》一課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三種幸存的珍稀生物,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jié)合,學生們學得非常輕松。
    教學一開始,我讓學生先理解化石,然后從字面意義上了解什么是活化石。在教學“銀杏樹”時,抓住比喻句進行教學?!般y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這個句子除了讓學生知道銀杏樹的葉子很像扇子這一特點外,我還抓住了兩個語文知識點。第一個,這是一個比喻句,我讓學生模仿句子,進行打比方句子的訓(xùn)練。第二個知識點是,在這個句子中,有兩個重疊量詞,分別是“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這是這篇課文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在這里時,我進行了這樣的處理。讓學生讀讀上面兩個詞語,讓學生發(fā)現(xiàn)有什么物點,學生很快就找出來了。“片”和“把”字重疊了。我讓學生對比“一片葉子”和“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葉子”只有一片葉子,“一片片葉子”就是有很多葉子?!耙话焉茸印本褪侵挥幸话焉茸?,“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接著,讓學生自己學習“大熊貓和中華鱘”,明白大熊貓的祖先是以食肉為生。中華鱘的特點是:大、重、少和怪。后,在大家都了解了活化石的含義的時候,恰到好處地引出本課的情感目標,那就是我們要保護這些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