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育筆記精選3篇

字號:

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方面,還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劃分。今天為您推薦了幼兒園大班教育筆記精選3篇,歡迎大家的參考借鑒。
    【篇一】
    晚飯的時間到了,晴天看到桌上的大蝦特別高興:“哦!姥姥做大蝦啦!”
    等到餐具擺好,大家都坐下后,我將剝好的大蝦放到晴天的餐盤里??墒?,晴天并沒有像往常一樣直接吃我剝好的大蝦,而是自己從盤子里拿起了一個大蝦剝了起來。雖然我擔心她把汁弄到桌子上,但并沒有阻止她,而是將餐巾紙放在了她的身邊。看著晴天認真專注地剝著大蝦,我不失時機地鼓勵說:“看看我們晴天,今天自己剝大蝦了!”
    晴天聽到我的鼓勵,看看我,又朝著一旁坐著的媽媽做了一個得意的鬼臉。剝好大蝦后,晴天有滋有味地吃了起來,這可是她人生第一個自己剝的大蝦??!又是一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我和她媽媽會心地一笑,我知道從此這項剝大蝦的“工作”不屬于我了。
    吃完一個大蝦,晴天又拿起了第二個大蝦。本來想提醒她吃點別的菜,但我欲言又止了。而媽媽卻說話了:“先把餐盤里的蝦吃了?!鼻缣煲煌嵝∧X袋說:“我自己剝!”媽媽沒再堅持,看著她饒有興趣地剝著大蝦。晴天剝好第二個大蝦之后,并沒有放到自己的嘴里,而是將大蝦舉到了媽媽嘴邊,說:“你吃吧!”媽媽愣了一下,說:“你吃吧!”我趕緊向女兒使了一個眼色,女兒一邊張嘴,一邊說:“好!媽媽吃。謝謝!”然后夸張地吃了下去,我看到了女兒的感動。
    接下來,晴天從媽媽的身邊擠到我的身邊,將剝好的第三個大蝦放到了我的嘴邊,說:“姥姥吃!”我盡管很開心,但還是心安理得地接過晴天給的大蝦,說:“謝謝晴天!大蝦真好吃!”我接著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說:“你會給姥姥剝大蝦了,姥姥好幸福!”看到媽媽和姥姥都吃了自己剝的大蝦,晴天很開心,自己剝了吃起來。
    看著正在剝大蝦的晴天,我想起了第一次我們倆分享牛油果的情景:我將牛油果從中間分開,用勺子喂她。她吃了幾口后,從我的手里拿過勺子,用大把攥的方式,笨拙地舀出一勺牛油果,放到我的嘴里,我下意識地躲了一下。一是牛油果價格比較貴,我是買給她吃的,我怎么能吃呢?二是從衛(wèi)生的角度來講,我不能跟她共用一個勺子??!晴天看到我的反應,說:“咱倆分享!”我當時很慚愧,成人的顧慮太多,辜負了孩子的童心。我馬上又拿了一個勺子說:“晴天和姥姥一人一個勺,咱倆分享吃吧!”我看到了晴天由失望變得開心的笑容,由衷地感謝自己沒有辜負孩子的一片好意。
    我看過很多的祖輩們看孩子,寶寶給他們食物的時候,他們只是象征性地吃一下,有時根本就不吃,說:“姥姥不吃,寶寶吃吧!”其實,孩子是從成人的反映上來認知這件事的,他們并不能體會成人內心的真實想法。他們會認為:我給姥姥吃,姥姥不吃,姥姥是不愛吃,我要聽姥姥的話,下次不給她吃了。無論是假吃還是不吃,都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認知,就是“姥姥不喜歡吃”。慢慢的,孩子吃東西的時候,不再給我們,不再詢問我們了,而是自顧自地吃起來了。于是我們又失落了: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其實,這是我們的行為,給孩子的錯誤認知。孩子的每一個不當行為的背后,都有我們看護者不當行為的影子。
    晚餐繼續(xù)進行著。晴天還在剝著盤子里的大蝦,我和她媽媽繼續(xù)享受著她的“服務”。今天我們不用動手了!
    姥姥有話說:
    我知道祖輩們看孩子都是盡心盡力的,在孩子飲食方面更是百般照顧,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給孩子。我曾看到過一篇報道,說的是一個奶奶經(jīng)常帶著孫子去一家牛肉面店吃面,奶奶總是將自己碗里的牛肉夾到孩子碗里。有一天,奶奶端面時將自己碗里的牛肉都夾到另外一個碗里,才端著兩碗面到孫子面前。但孫子盯著奶奶的碗,質疑奶奶今天沒有給自己牛肉,還懷疑奶奶偷吃了,最后孫子竟將桌上兩碗面都打翻,然后氣呼呼地走了。
    看了這樣的報道很心寒,但那不正是我們錯誤的養(yǎng)育行為造成的后果嗎?所以,我們祖輩看孩子,千萬不要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把好吃好喝的都留給孩子。殊不知,那樣做表面上是愛孩子,實則是害了孩子,使孩子眼中只有自己,而忽略其他人的感受和存在。
    【篇二】
    幼兒教師的語言技巧語言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要工具,幼兒教師主要是通過語言和孩子們進行交流,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如何運用語言顯得尤其重要。走進幼兒園,我們不難看出,有些孩子對有的幼兒教師非常親近,有話敢說、愿意說,老師的話也聽得進,而對另一些老師則疏遠,不夠親近,也不愛聽老師的,這是怎么回事呢?其實,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幼兒教師的語言運用是否恰當造成的。下面為您介紹幼兒教師的語言技巧。
    1、平等交談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說這樣的話,“請坐好”、“請你跟我這樣做”等等。在這里教師是作為指揮者的身份出現(xiàn)的。而作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教師應視幼兒為平等的合作伙伴。應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討論的方式指導幼兒的活動,支持幼兒的探索。比如,當幼兒不愿意幫老師收玩具時,我們可以說:“你可以幫我一下嗎?”以此來得到幼兒的幫助,鍛煉幼兒,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氣說:“快點,幫老師收玩具!”;當幼兒在美工角活動時,為了防止幼兒亂扔紙屑,我們可以委婉地提醒幼兒:“你們需要一個垃圾筐嗎?”這樣幼兒就會清楚地意識到要把紙屑扔到垃圾筐里,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說:“不許把紙扔在地上?!眲t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所以,我們應常說,“你好”、“請”、“沒關系”、“能不能”、“我們一起來好嗎?”、“你說應該怎樣呢?”、“你先試試看,如果需要幫忙就叫我?!?、“你可以幫我一下嗎?”等等。
    2、因人用語
    教師語言的選擇和運用必須考慮幼兒現(xiàn)有的語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語”,比如,對性格不同的幼兒,語言的使用就應不同:比較內向、較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應更多地采用親切地語調,關懷地語氣對他們說話,以消除幼兒緊張的心理;對反應較慢的幼兒,教師要有耐心,在語速上要適當?shù)胤怕恍?對脾氣較急的孩子,教師的語調要顯得沉穩(wěn),語速適中,使幼兒的急躁情緒得以緩和。再如,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要多使用些兒童化、擬人化的語言,將一些無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來吸引幼兒的注意;而對于略大一些的中大班幼兒則要注意語言的堅定和親切,使幼兒感到老師的話是經(jīng)過思考的,不是隨隨便便說的,是值得聽的。總之,對不同的幼兒,教師應采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因人用語,因人施教,使每個幼兒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
    【篇三】
    幼兒園班級管理是通過幼兒園中最小的單位班級來實現(xiàn)的,所以說班級管理是幼兒園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基礎、是核心。一個小小的班級是社會的縮影,一個班級就是一個世界,它包容著不同性格,不同愛好,不同資質的人,而班主任,則是這個小社會的領頭人,是這個小社會的具體操作者、執(zhí)行者,今天與您分享:帶班老師應從哪些方面來進行班級管理?落實晨檢工作,消除危險物隱患幼兒來園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便是晨檢,認真檢查幼兒的口袋、書包,看看幼兒由沒有帶危險物品在身上,收到這些危險物之后,要及時告知家長其危害,要讓家長有警惕意識,樹立安全工作檢查第一。
    因此,嚴把晨檢關,消除危險隱患則成為了重中之重。有要求的開展戶外活動,及時清點幼兒人數(shù)在戶外玩大型器械時,教師首先要檢查玩具的安全性,因為戶外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但卻是教師們最擔心的環(huán)節(jié),許多安全事故通常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的。孩子們玩的興奮時,常常忘乎所以,大型玩具、園舍地面經(jīng)常會有輕者擦傷,重者磕傷的事情。因此,既要讓孩子們玩的快樂,也要讓孩子們玩的安全成了這一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宗旨。這要求老師在戶外活動前認真的交代玩的時候的要求,要注意的安全,并要做到觀察全面,照顧細微,決不讓幼兒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不時的提醒教育幼兒要有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戶外活動結束后一定要記得及時的清點幼兒的人數(shù),避免遺漏幼兒。
    嚴把幼兒接送關幼兒的接送是一個很大的安全突破口,也是不法分子很愛鉆的牛角尖,幼兒每天上學放學是由父母或者直系親屬進行接送,當非幼兒直系親屬來接幼兒的時候老師一定要來接人員出示幼兒的接送卡,并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之后方可放人。班級物品的擺放規(guī)定在每個班級里,就是一個“小家”可以說這個“小家”里什么都有,在擺放班級物品的時候要做有心人,有棱角、尖利的設施設備馬上進行修改或改變擺放的方向。開水桶要擺放在幼兒接觸不到的地方,燙湯、熱粥等流放食物要放在固定的開飯桌上,切忌幼兒自己端,等食物溫熱的時候再給幼兒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