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3篇

字號:

科學知識指覆蓋一般真理或普遍規(guī)律的運作的知識或知識體系,尤其指通過科學方法獲得或驗證過的??茖W知識極度依賴邏輯推理。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百合與朱槿
    教學目標
    1、學會比較百合花和朱槿花的不同,并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的特征。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探究科學的精神。
    3、觀察幾種常見植物的花,并了解它們的名稱。
    教學重點:學會比較百合花和朱槿花的不同,并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的特征。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探究科學的精神。
    教學難點:學會比較百合花和朱槿花的不同,并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的特征。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探究科學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2分鐘)
    媒體:出示課本任務圖
    問題:你認識這些花嗎?在哪里見過?
    學生自由討論
    教師由此引出課題
    二、新課導入
    活動1百合花和朱槿花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百合花和朱槿花
    學生:觀察百合花和朱槿花的不同
    引導學生觀察的方向。
    討論
    匯報:1、百合花是白色的
    2、朱槿花是紅色的
    3、百合花香香的…
    教師給予點評
    小結
    活動2觀察多姿多彩的花
    媒體:出示非洲菊、三色堇、桂花等圖片
    問題:你知道它們的名稱嗎?它們有什么特征?
    學生自由討論并記錄
    教師派代表回答
    小結
    三、談談你今天的收獲
    作業(yè)布置:選擇一種熟悉的花,并做成小卡片。
    剪刀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能說出剪刀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2、能說出使用剪刀對材料進行加工的方法。
    科學探究
    1、能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對剪刀的特點和作用做出猜想。
    2、能利用感官觀察剪刀。
    3、能用語言描述剪刀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4、能與小組同學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5、能對本課的學習進行反思和評價。
    科學態(tài)度
    1、能對探究剪刀的特點和作用表現(xiàn)出興趣。
    2、能如實地描述剪刀的特點及使用方法。
    3、能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對剪刀的認識。
    4、能仔細傾聽他人的想法,并按要求進行合作學習。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STSE)
    了解剪刀是人類的好幫手,體會不同特點的剪刀可以幫助人們做不同的事情。
    教學準備
    紙,不同種類的剪刀,如園藝剪刀,家用剪刀,鐵皮剪刀,裁縫剪刀,理發(fā)剪刀、花邊剪刀、剪紙刀等。
    學生準備
    《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1、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老師有一個謎語,猜猜看,是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舉手回答。
    老師:“剪刀的種類很多,你知道它的特點和作用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吧!
    (二)探究與發(fā)現(xiàn)。
    活動1:觀察剪刀
    1、談話導入:你平時使用過剪刀嗎?你發(fā)現(xiàn)剪刀有什么特點?
    2、同學們討論一下。
    3、老師出示剪刀。學生觀察。
    提示:剪刀由哪幾部分構成?每一部分有什么特點?這樣設計有什么好處?
    觀察時要注意安全。
    4、把觀察結果及時記錄到《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2頁上。
    5、匯報交流。
    活動2:巧用剪刀
    以小組為單位,以比賽的形式展開。
    材料:各類不同的剪刀、一幅簡單的圖案。
    規(guī)則:看哪個小組用時短,剪得美觀。
    注意事項:刀刃鋒利,注意安全!
    比賽結束以后,請獲勝的小組介紹經(jīng)驗。交流如何剪得又快又好。
    (三)應用與拓展
    1、提出問題:通過學習,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剪刀的特點以及用途,那么刀,鉗分別與剪刀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交流研討: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及時完成《科學學生活動手冊》。
    地球家園中有什么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學探究目標:能根據(jù)自己的觀察說一說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陽光、動植物、人類、空氣等。
    3.科學態(tài)度目標:愿意傾聽和分享,樂于表達對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愛護我們的地球。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意識到仔細觀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動手畫一畫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識到保護地球家園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讓學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實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氣、動物等很多方面組成的。
    2.教學難點:學生自己通過觀察說出地球上的東西。
    【教學準備】
    1.小組活動:每人一支彩筆。
    2.教師準備:班級記錄單,地球家園圖,相關的圖片與視頻。
    【教學過程】
    一、視頻或圖片導入:(預設3分鐘)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視頻,讓學生簡單了解一下地球是一個球體,是宇宙中的一顆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預設10分鐘)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賴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顆行星,大家誰可以說一說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學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們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簡介的視頻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動物海洋的圖片。
    觀看后再提問學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學生回答。
    三、動手畫一畫。(預設20分鐘)
    老師:我想畫一張地球家園圖,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畫什么?同學們知道么?
    學生回答可以畫什么?
    小組交流
    老師:你們想不想畫一張屬于自己的地球家園圖?現(xiàn)在每位同學拿出自己的彩筆,將本組的地球家園圖描繪出你心中的樣子吧!
    組長領取繪畫材料。
    各組開始繪制自己的地球家園圖,教師巡視指導。
    四、交流和總結(預設5分鐘)
    各組完成后,進行交流觀看,后每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說一說自己的地球家園圖上都有什么?
    那我們的地球家園缺少一樣可不可以呢?大家討論一下。
    學生交流發(fā)言
    教師小結: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我們要珍惜和愛護她,不能讓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護地球的完整。
    后大家將我們的班級記錄表填寫完整。
    五、拓展(2分鐘)
    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觀察一下我們的樹林、田野、綠地、山坡上,看看我們美麗的地球家園里還能找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