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教學主題有相對應的主題目標,對于課時來說,也有相對應的課時目標,教學目標會直接影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向,同時也會影響這堂課的教學效果。準備了以下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爸爸媽媽真辛苦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探究活動,使學生能感受父母的辛苦。
2、能夠體察父母的辛苦。
3、對父母的辛苦能理解,并愿意承擔一部分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探究活動,使學生能感受父母的辛苦。
教學難點:能夠體察父母的辛苦,了解父母的煩心事,并能想法給父母減壓。
1、教學準備:跟隨父母一天,認真觀察父母的工作和做家務的情況。
2、小調查,調查了解父母的內心煩惱。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了解爸爸媽媽的辛苦
1、閱讀教材第25~26頁的文字和插圖。
2、在小組內交流(像書上的同學那樣介紹自己爸爸媽媽工作特點和辛苦程度以及做家務的情況。)
3、出示照片
4、每個小組選一名同學到前面交流(結合自己爸爸媽媽的實際情況,分別介紹他們的工作和承擔的家務活。)
5、思考:爸爸媽媽為什么要這樣辛苦?不這么做可以嗎?
活動二、了解爸爸媽媽的煩心事。
思考:爸爸媽媽不僅要努力地工作,還要撫養(yǎng)子女,照顧老人,有時還會遇到一些煩心事,爸爸媽媽有哪些煩惱呢?
1、教師引領學生閱讀教材第27頁(指導學生分析圖文,啟發(fā)學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想一想爸爸媽媽有什么煩惱。
2、根據課前調查情況,學生在組內簡單交流。
3、3~5名學生一組在班級交流。思考:哪些煩惱是因你而起的?
4、學生看教材第28頁,認真反思,將爸爸媽媽因自己的煩心事寫在書上相應的位置上。
5、匯報由自己為父母招來的煩心事。思考:爸爸媽媽本來已經很辛苦了,生活壓力這么大,有時因為我們不懂事,爸爸媽媽還要操心,煩惱,你們有什么想法呢
6、學生談感受
作業(yè)布置:完成書上的填空,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父母。學生閱讀教材第25~26頁的文字和插圖。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其他學生認真聽。學生談自己的體會。閱讀書上的圖和文。根據調查學生進行交流。學生交流由于自己為父母帶來的煩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一些煩心事
能力目標:自己想辦法去幫助父母做家務,減少煩惱。
情感目標:從小培養(yǎng)孩子善于關心父母,體諒父母,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自己想辦法去幫助父母做家務,減少煩惱。
教學難點:自己應如何進行操作幫助父母,減少父母的煩心事。
教學準備:跟隨父母一天,認真觀察父母的工作和做家務的情況。
小調查,調查了解父母的內心煩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爸爸媽媽很辛苦,作為家中的一員,我們應該盡量減輕他們的負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盡量少給父母添麻煩。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二、活動
活動一:我能為家做些什么
1、小組討論: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
2、各小組匯報交流。翻到教材第29頁,教師引導學生分別從學習\生活和消費等角度給學生提供線索,并聯系
3、學生生活實際適度展開。
左上圖:孩子決定從此以后自己整理房間,此圖代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應該自己做的?
中上圖:孩子要幫助父母拖地板,此圖代表孩子要力所能及幫助父母做家務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做哪些家務活?你能做到的有哪些?
右上圖: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此圖代表在學習方面,要主動,學會自我管理,少給爸爸媽媽添麻煩,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讓爸爸媽媽放心。
下圖:代表孩子知道爸爸媽媽要努力賺錢維持生活,有勤儉節(jié)約,合理消費的意識和自主能力,實際生活中你能做到嗎?
活動二:填寫自評卡
1、根據自己在生活中的實際表現如實填寫第30頁的自評卡。
2、回家后,說明理由,請爸爸媽媽客觀評價填寫評語或意見。
三、我向父母
1、通過評價與反思,認識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好,還需要在哪些方面繼續(xù)努力。
2、填寫”我的”
3、師:孩子們在這里我借助大嘴青蛙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自己的事,可一定要做到??!
四、布置作業(yè):將我的完成。
圖說學校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從中了解不同地域條件下不同的學校生活;
2、讓學生知道自己學校的地理位置、學校環(huán)境、學校設施等;
3、通過說學校,培養(yǎng)他們“熱愛學校,關心學習”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不同地域條件下不同的學校生活;
2、知道自己學校的地理位置、學校環(huán)境、學校設施等;
3、培養(yǎng)他們“熱愛學校,關心學習”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天天到學校,對學校應該有很多了解,你能說說我們學校在你心中是什么樣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充分了解一下我們的學?!鍟簣D說學校
二、課中深究
(一)學校平面圖
1、學習教材38——39頁中的內容,學會看懂平面圖,認清建筑物的大小、形狀和位置。
2、出示本校的平面圖,引導學生觀察,了解各建筑物的大小、形狀和位置。
3、實踐:和小組同學一起,在校園里走一走,注意觀察,互相提醒,然后繪制學校的平面圖。
(二)上學路線圖
1、閱讀40——41頁內容,認識上學路線,學會選擇短的上學路線。
2、實踐在父母的幫助下,確認自己上學路上的標志,試著畫出自己的上學路線圖。
板書設計
7、圖說學校
學校平面
上學路線
第二課時
一、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學校的平面圖和上學路線,這節(jié)課我們來進一步了解學校的歷史和人物,板書:校史與校友
二、探究新知:
1、學習42——42頁的內容,說說什么是校史,校友?
2、了解我們學校的建校歷史,說說你知道些什么?
3、你的校友有哪些?他們名有什么特點?對你有什么影響?
三、小結: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校友,我們要珍惜、團結、互相幫助。愛護自己的的學校,美化、綠化、環(huán)保校園,努力學習,珍惜平臺。
板書設計
7、圖說學校
校史與校友
生命寶貴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受家人的愛,感受父母孕育、養(yǎng)育的辛苦,感恩父母。
2.能夠體諒父母的辛苦,懂得回報父母。
3.感受孕育、生育、養(yǎng)育過程中父母的愛,體諒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的付出。
教學重點:
感受生命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
感受生命來之不易。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視頻《我出生的那一天》
2.提問:大雄是撿來的嗎?大雄的爸爸媽媽愛不愛大雄?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二、我的出生
時光穿梭機:我出生的過程是怎樣的?爸爸媽媽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三、我的孕育
1.做一做:成長手冊(一)
2.看一看:懷孕媽媽的生活
3.采訪一下媽媽:懷孕的過程當中有哪些辛苦和擔憂,有哪些激動和喜悅?
4.小感悟:從媽媽的描述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小活動:體驗五分鐘媽媽
今天,就讓我們來體驗一下媽媽懷孕時的辛苦。
(1)“媽媽”彎腰撿東西。
(2)“媽媽”彎腰穿鞋,系鞋帶。
(3)“媽媽”趴在桌子上休息一會兒。
6.小小分享會。
7.做一做:成長手冊(二)
四、我的養(yǎng)育
1.成長小鏡頭
2.我的成長筆記
3.做一做:我的成長手冊(三)
4.說一說:
(1)翻看你的成長手冊,你的感受如何?
(2)從父母的孕育、養(yǎng)育過程當中,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
五、教師總結
從生命的形成到生命的孕育,我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和成長都傾注了家人無盡的關愛與呵護。我們應該在這樣的呵護下,學會珍惜生命、健康成長。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珍惜生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2.能夠在生活中做到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3.通過感受身體受傷帶來的不便和失去生命對親人的傷害,學會珍惜生命、愛護身體。
教學重點:
懂得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教學難點:
懂得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聽故事:莫莫地故事
1.思考:在愛護自己方面,莫莫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
2.學生交流討論
生1:玩打火機太危險了!
生2:不聽爸爸媽媽的囑咐!
......
二、講授新課
1.自省會:說一說,在愛護自己的生命和身體方面,你還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
2.小判斷:請你判斷一下,下面的做法是好還是不好呢?
3.收獲與小結
4.小活動:模仿盲人
5.感悟與小結
6.頭腦風暴:請你設想一下,如果你身體的一部分受傷了,你的生活和學習會遇到什么困難?
7.一起來朗誦閱讀角一。
8.體會與小結
9.閱讀角二《妞妞》
(1)文中的父親失去了孩子,你能從他的札記中體會這種失去孩子的痛苦嗎?
(2)由此,你認為作為孩子的我們,應該怎么做?
(3)小結: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三、教師總結
人的身體不能重生,人的生命不能重來,我們要珍惜生命、愛護身體。
爸爸媽媽真辛苦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探究活動,使學生能感受父母的辛苦。
2、能夠體察父母的辛苦。
3、對父母的辛苦能理解,并愿意承擔一部分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探究活動,使學生能感受父母的辛苦。
教學難點:能夠體察父母的辛苦,了解父母的煩心事,并能想法給父母減壓。
1、教學準備:跟隨父母一天,認真觀察父母的工作和做家務的情況。
2、小調查,調查了解父母的內心煩惱。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了解爸爸媽媽的辛苦
1、閱讀教材第25~26頁的文字和插圖。
2、在小組內交流(像書上的同學那樣介紹自己爸爸媽媽工作特點和辛苦程度以及做家務的情況。)
3、出示照片
4、每個小組選一名同學到前面交流(結合自己爸爸媽媽的實際情況,分別介紹他們的工作和承擔的家務活。)
5、思考:爸爸媽媽為什么要這樣辛苦?不這么做可以嗎?
活動二、了解爸爸媽媽的煩心事。
思考:爸爸媽媽不僅要努力地工作,還要撫養(yǎng)子女,照顧老人,有時還會遇到一些煩心事,爸爸媽媽有哪些煩惱呢?
1、教師引領學生閱讀教材第27頁(指導學生分析圖文,啟發(fā)學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想一想爸爸媽媽有什么煩惱。
2、根據課前調查情況,學生在組內簡單交流。
3、3~5名學生一組在班級交流。思考:哪些煩惱是因你而起的?
4、學生看教材第28頁,認真反思,將爸爸媽媽因自己的煩心事寫在書上相應的位置上。
5、匯報由自己為父母招來的煩心事。思考:爸爸媽媽本來已經很辛苦了,生活壓力這么大,有時因為我們不懂事,爸爸媽媽還要操心,煩惱,你們有什么想法呢
6、學生談感受
作業(yè)布置:完成書上的填空,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父母。學生閱讀教材第25~26頁的文字和插圖。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其他學生認真聽。學生談自己的體會。閱讀書上的圖和文。根據調查學生進行交流。學生交流由于自己為父母帶來的煩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一些煩心事
能力目標:自己想辦法去幫助父母做家務,減少煩惱。
情感目標:從小培養(yǎng)孩子善于關心父母,體諒父母,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自己想辦法去幫助父母做家務,減少煩惱。
教學難點:自己應如何進行操作幫助父母,減少父母的煩心事。
教學準備:跟隨父母一天,認真觀察父母的工作和做家務的情況。
小調查,調查了解父母的內心煩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爸爸媽媽很辛苦,作為家中的一員,我們應該盡量減輕他們的負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盡量少給父母添麻煩。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二、活動
活動一:我能為家做些什么
1、小組討論: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
2、各小組匯報交流。翻到教材第29頁,教師引導學生分別從學習\生活和消費等角度給學生提供線索,并聯系
3、學生生活實際適度展開。
左上圖:孩子決定從此以后自己整理房間,此圖代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應該自己做的?
中上圖:孩子要幫助父母拖地板,此圖代表孩子要力所能及幫助父母做家務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做哪些家務活?你能做到的有哪些?
右上圖: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此圖代表在學習方面,要主動,學會自我管理,少給爸爸媽媽添麻煩,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讓爸爸媽媽放心。
下圖:代表孩子知道爸爸媽媽要努力賺錢維持生活,有勤儉節(jié)約,合理消費的意識和自主能力,實際生活中你能做到嗎?
活動二:填寫自評卡
1、根據自己在生活中的實際表現如實填寫第30頁的自評卡。
2、回家后,說明理由,請爸爸媽媽客觀評價填寫評語或意見。
三、我向父母
1、通過評價與反思,認識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好,還需要在哪些方面繼續(xù)努力。
2、填寫”我的”
3、師:孩子們在這里我借助大嘴青蛙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自己的事,可一定要做到??!
四、布置作業(yè):將我的完成。
圖說學校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從中了解不同地域條件下不同的學校生活;
2、讓學生知道自己學校的地理位置、學校環(huán)境、學校設施等;
3、通過說學校,培養(yǎng)他們“熱愛學校,關心學習”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不同地域條件下不同的學校生活;
2、知道自己學校的地理位置、學校環(huán)境、學校設施等;
3、培養(yǎng)他們“熱愛學校,關心學習”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天天到學校,對學校應該有很多了解,你能說說我們學校在你心中是什么樣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充分了解一下我們的學?!鍟簣D說學校
二、課中深究
(一)學校平面圖
1、學習教材38——39頁中的內容,學會看懂平面圖,認清建筑物的大小、形狀和位置。
2、出示本校的平面圖,引導學生觀察,了解各建筑物的大小、形狀和位置。
3、實踐:和小組同學一起,在校園里走一走,注意觀察,互相提醒,然后繪制學校的平面圖。
(二)上學路線圖
1、閱讀40——41頁內容,認識上學路線,學會選擇短的上學路線。
2、實踐在父母的幫助下,確認自己上學路上的標志,試著畫出自己的上學路線圖。
板書設計
7、圖說學校
學校平面
上學路線
第二課時
一、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學校的平面圖和上學路線,這節(jié)課我們來進一步了解學校的歷史和人物,板書:校史與校友
二、探究新知:
1、學習42——42頁的內容,說說什么是校史,校友?
2、了解我們學校的建校歷史,說說你知道些什么?
3、你的校友有哪些?他們名有什么特點?對你有什么影響?
三、小結: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校友,我們要珍惜、團結、互相幫助。愛護自己的的學校,美化、綠化、環(huán)保校園,努力學習,珍惜平臺。
板書設計
7、圖說學校
校史與校友
生命寶貴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受家人的愛,感受父母孕育、養(yǎng)育的辛苦,感恩父母。
2.能夠體諒父母的辛苦,懂得回報父母。
3.感受孕育、生育、養(yǎng)育過程中父母的愛,體諒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的付出。
教學重點:
感受生命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
感受生命來之不易。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視頻《我出生的那一天》
2.提問:大雄是撿來的嗎?大雄的爸爸媽媽愛不愛大雄?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二、我的出生
時光穿梭機:我出生的過程是怎樣的?爸爸媽媽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三、我的孕育
1.做一做:成長手冊(一)
2.看一看:懷孕媽媽的生活
3.采訪一下媽媽:懷孕的過程當中有哪些辛苦和擔憂,有哪些激動和喜悅?
4.小感悟:從媽媽的描述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小活動:體驗五分鐘媽媽
今天,就讓我們來體驗一下媽媽懷孕時的辛苦。
(1)“媽媽”彎腰撿東西。
(2)“媽媽”彎腰穿鞋,系鞋帶。
(3)“媽媽”趴在桌子上休息一會兒。
6.小小分享會。
7.做一做:成長手冊(二)
四、我的養(yǎng)育
1.成長小鏡頭
2.我的成長筆記
3.做一做:我的成長手冊(三)
4.說一說:
(1)翻看你的成長手冊,你的感受如何?
(2)從父母的孕育、養(yǎng)育過程當中,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
五、教師總結
從生命的形成到生命的孕育,我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和成長都傾注了家人無盡的關愛與呵護。我們應該在這樣的呵護下,學會珍惜生命、健康成長。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珍惜生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2.能夠在生活中做到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3.通過感受身體受傷帶來的不便和失去生命對親人的傷害,學會珍惜生命、愛護身體。
教學重點:
懂得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教學難點:
懂得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聽故事:莫莫地故事
1.思考:在愛護自己方面,莫莫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
2.學生交流討論
生1:玩打火機太危險了!
生2:不聽爸爸媽媽的囑咐!
......
二、講授新課
1.自省會:說一說,在愛護自己的生命和身體方面,你還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
2.小判斷:請你判斷一下,下面的做法是好還是不好呢?
3.收獲與小結
4.小活動:模仿盲人
5.感悟與小結
6.頭腦風暴:請你設想一下,如果你身體的一部分受傷了,你的生活和學習會遇到什么困難?
7.一起來朗誦閱讀角一。
8.體會與小結
9.閱讀角二《妞妞》
(1)文中的父親失去了孩子,你能從他的札記中體會這種失去孩子的痛苦嗎?
(2)由此,你認為作為孩子的我們,應該怎么做?
(3)小結: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三、教師總結
人的身體不能重生,人的生命不能重來,我們要珍惜生命、愛護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