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說理。通過講述故事來達到說理的最終目的,故事情節(jié)設(shè)置的好壞關(guān)系到寓言的未來。下面是分享的短篇精彩寓言故事閱讀【四篇】。歡迎閱讀參考!
短篇精彩寓言故事閱讀【篇一】
管寧和華歆(xin)在年輕的時候,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倆成天形影不離,同桌吃飯、同榻讀書、同床睡覺,相處得很和諧。
有一次,他倆一塊兒去勞動,在菜地里鋤草。兩個人努力干著活,顧不得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就鋤好了一大片。
只見管寧抬起鋤頭,一鋤下去,“噹”一下,碰到了一個硬東西。管寧好生奇怪,將鋤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過來。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個黃澄澄的東西閃閃發(fā)光。管寧定睛一看,是塊黃金,他就自言自語地說了句:“我當是什么硬東西呢,原來是錠金子?!苯又?,他不再理會了,繼續(xù)鋤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遠處的華歆聽到這話,不由得心里一動,趕緊丟下鋤頭奔了過來,拾起金塊捧在手里仔細端詳。
管寧見狀,一邊揮舞著手里的鋤頭干活,一邊責備華歆說:“錢財應(yīng)該是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去獲得,一個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貪圖不勞而獲的財物的?!?BR> 華歆聽了,口里說:“這個道理我也懂。”手里卻還捧著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來,他實在被管寧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丟下金子回去干活??墒撬睦镞€在惦記金子,干活也沒有先前努力,還不住地唉聲嘆氣。管寧見他這個樣子,不再說什么,只是暗暗地搖頭。
又有一次,他們兩人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騰起來,一片鼓樂之聲,中間夾雜著鳴鑼開道的吆喝聲和人們看熱鬧吵吵嚷嚷的聲音。于是管寧和華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
原來是一位達官顯貴乘車從這里經(jīng)過。一大隊隨從佩帶著武器、穿著統(tǒng)一的服裝前呼后擁地保衛(wèi)著車子,威風(fēng)凜凜。再看那車飾更是豪華:車身雕刻著精巧美麗的圖案,車上蒙著的車簾是用五彩綢緞制成,四周裝飾著金線,車頂還鑲了一大塊翡翠,顯得富貴逼人。
管寧對于這些很不以為然,又回到原處捧起書專心致志地讀起來,對外面的喧鬧完全充耳不聞,就好像什么都沒有發(fā)生一樣。
華歆卻不是這樣,他完全被這種張揚的聲勢和豪華的排場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連書也不讀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著人群尾隨車隊細看。
管寧目睹了華歆的所作所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嘆惋和失望。等到華歆回來以后,管寧就拿出刀子當著華歆的面把席子從中間割成兩半,痛心而決絕地宣布:“我們兩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樣了。從今以后,我們就像這被割開的草席一樣,再也不是朋友了?!?BR> 真正的朋友,應(yīng)該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礎(chǔ)和奮斗目標上,一起追求、一起進步。如果沒有內(nèi)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親熱,這樣的朋友是無法真正溝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義了。
短篇精彩寓言故事閱讀【篇二】
甘戊出使齊國,前去游說齊王,走了幾天來到一條大河邊,甘戊無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
船夫劃著船靠近岸邊,見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問:“你要過河去干什么?”
甘戊說:“我要到齊國去,替我的國君游說齊王?!?BR> 船夫滿不在乎地指著河水說:“這條河只不過是個小小的縫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過去,您怎么能替國君充當說客呢?”
甘戊反駁船夫說:“您說的并不對呀。您不了解世上的萬事萬物,它們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規(guī)律,各有各的長處,也各有各的短處。比方說,兢兢業(yè)業(yè)的人忠厚老實,他可以輔佐君王,但卻不能替君王帶兵打仗;千里馬日行千里,為天下騎士所看重,可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內(nèi)捕捉老鼠,那它還不如一只小貓頂用。寶劍干將,是天下少有的寶物,它鋒利無比削鐵如泥,可是給木匠拿去砍木頭的話,它還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頭。就像你我,要說掄槳劃船,在江上行駛,我的確遠遠比不上你;可是若論出使大小國家,游說各國君主,你能跟我比嗎?”
船夫聽了甘戊一席話,頓時無言以對,也似乎長了不少知識。他心悅誠服地請甘戊上船,送甘戊過河。
若只是拿自己的長處去指責別人的短處,那就太片面了。
短篇精彩寓言故事閱讀【篇三】
從前,在一座城市中,有兩個市民為不同的意見而發(fā)生爭論。一個人貧困而有學(xué)問,另一個人富有但十分無知。富翁想貶低窮人,他認為一切聰明人都應(yīng)該尊重他,說不尊重他的人就是傻瓜。但人們覺得沒有道理去尊重一些沒有價值的財富。
“我的朋友,”富翁對聰明人說道,“你覺得自己應(yīng)該受到別人的尊重,但請你對我講,你舉辦過宴會沒有?你這種人,斷文識字又頂什么用?你們總是住在頂層的亭子間,一年四季所穿的衣服既無區(qū)別又沒有變化,你的仆人就是隨身的影子。我們的國家倒真需要像你們這種不需花費多少錢的人呢!不過要我說,只有多花錢過舒坦日子的人才會促進社會的發(fā)展。老天在上,只要我們使勁花錢享受,才能保證手藝人、賣貨郎、做裁縫的、做傭人的,還有你們這些把自己拿不出手的作品送給銀行家的人有飯吃?!?BR> 這些極為狂妄的大話深深地刺傷了聰明人的心,有學(xué)問的人有滿腹道理可反駁富人,但他不愿與他多費口舌。以后發(fā)生的戰(zhàn)爭報了這一箭之仇,而且比任何的反駁或諷刺效果都妙,戰(zhàn)爭摧毀了富翁和窮人的住宅,兩人都背井離鄉(xiāng)離開了家。沒文化的富翁已淪為乞丐遭人唾棄,而貧窮的文化人仍受人尊重和款待,他倆之間的爭端也就劃上了一個句號。
因此可以這么說,隨便傻子如何貶低知識的價值,學(xué)問經(jīng)得起考驗,價值與日俱增。
短篇精彩寓言故事閱讀【篇四】
梁王把朱公召來,向他詢問道:“我們梁國有件難斷的案子,獄吏們意見不一,一半人認為應(yīng)當治罪,另一半人認為應(yīng)當赦免,請您為我剖析一下,究竟應(yīng)該怎樣辦理呢?”
朱公說:“我不會斷案。不過,我可以舉個例子,供大王參考。我家里有兩塊白璧,顏色一樣,大小尺寸相同,具有同樣的光澤。但一塊價值千金,一塊價值五百金?!?BR> 梁王感到奇怪地問:“既然兩塊白璧完全一樣,為什么它們的價值不同呢?”
朱公回答道:“從側(cè)面看,一塊比另一塊厚一倍,所以價值千金?!?BR> 梁王頓時醒悟過來,這以后,對可不治罪的就不治罪,對可獎賞的則給予賞賜。
這樣一來,梁國上下,人人都感到心情舒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