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優(yōu)秀作文

字號: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端午節(jié)的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 
    端午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今天媽媽在家里包粽子,碧綠碧綠的粽葉,又寬又長,白白的糯米,像一顆顆小珍珠一樣,這時家里面飄散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我說:“媽媽,你教我包粽子,好嗎?”媽媽說:“好??!”媽媽叫我拿出兩張粽葉來,把它拼好,然后,用兩指夾緊,然后把它變成三角形,兩指捏緊,灌上糯米,加上咸肉,把剩下的粽葉合在一起,成了一個三角形的粽子……粽子包好了,媽媽夸我包的不錯,然后又[來源]包了一個,真開心,我和媽媽把粽子包好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壓鍋里開始煮
    過了半個小時,媽媽把煮好的粽子放到桌上,散發(fā)出誘人的香氣,我吃的特別開心。
    啊,端午節(jié)可真有意思,讓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
    【篇二】
    大姑有一手包粽子的好手藝,每年端午節(jié),她就會做紅豆粽送給我吃。今年的端午節(jié)大姑卻對我說:“宛青呀,今年我來教你包粽子?!蔽腋吲d地點了點頭,因為在我的眼里,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大姑先準備了箬葉和棕葉、糯米、紅豆等材料。她先將箬葉洗干凈,放到鍋里煮二十分鐘,將棕葉撕成0.5厘米寬的條狀。再把糯米和紅豆洗凈,浸泡兩小時左右,濾干,加上少量鹽和純堿。
    開始包粽子了,大姑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還沒等大姑講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箬葉,把箬葉先卷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然后就照著大姑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粽子??墒窃诖蠊檬掷锫犜挼捏枞~,到了我這里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棕葉扎,箬葉就散開了,第二個,第三個,.......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此,我有點泄氣了。原來粽子好吃,卻這么難包呀!大姑看出了我的心思,鼓勵我說:“自己吃的粽子自己要包好哦!”聽了大姑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著包。不知道是第幾個了,我包的第一個粽子終于“問世”了,雖然沒有大姑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總算學(xué)會了包粽子。
    【篇三】
    每當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家鄉(xiāng)小河邊的蘆葦已經(jīng)長大了,在清清淺淺的小溪里隨風(fēng)擺一動,在那里向小朋友不斷招手,好像在說:“端午節(jié)快到了,你們大家來采蘆葦,別忘了來找我。”竹筍頑強地從土地里鉆出來,搖搖身一子,來湊熱鬧,順便帶給我們一些竹筍葉,好像在喊叫:“快來羅!多么嫩的葉子呀!過了這個村,沒了這個店!”
    農(nóng)歷五月是一個燦爛的春天,我們這些小孩子都忙得不易樂乎,拿起小籃和大伙蹦蹦跳跳來到河邊,就動起手,別看我們小,但打蘆葦葉的速度可不慢。大家像比賽似的,搶著打。不一會兒,我們的籃子里就裝得滿滿的,一眼望去蘆葦像被拔去新衣裳。蘆葦打好了,我們又來到竹林,竹筍已經(jīng)長成青竹,身上的葉子也落了下來,我們撿在青竹旁邊的落下來的葉子。但我們不會去掰那些新的沒有落下來的竹筍葉。因為下面的竹子還沒長好,拔去之后,下面的竹子就會壞掉的。
    收獲滿滿的我們就高興得回家了。媽媽把蘆葦葉和竹葉煮了一下再撈出來,把糯米泡好,準備好臘肉和紅棗。要開始包了,把三四張?zhí)J葦葉放在一張竹葉中重疊在一起。小孩子也七手八腳動起來,把好好的粽子包的歪歪扭扭的,粽子煮好以后,香味四溢,看著自己包的粽子就想笑,但吃起來還是津津有味。我們把自己的粽子拿著四處跑和別人交換著吃。
    我們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就是這么與眾不同,就是這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