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考試如臨大敵??v觀各類公民辦小學,近年來的考試形式越發(fā)靈活,難度也是越來越大,尤其是考題中有關(guān)數(shù)學思維的題目,為了便于您的備考,今天為您搜集了《2020幼升小數(shù)學思維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歡迎大家的參考。
【篇一】
1.一個正方形是四個角,問:在角上切了一個角之后還剩幾個角?
答:3個或者6個。
2.一組小朋友玩老鷹捉小雞,有一位扮演老鷹,一位做母雞,還有8個做小雞。請問再來3組,一共有幾位小朋友?
答:(8+1+1)*(1+3)=40人
3.10+8=?
答:18
4.老師說:8個小朋友玩捉迷藏,已抓住4個還剩幾個?
答:8-1-4=3人
5.有兩杯果汁,寶寶先喝了半杯,媽媽又到倒?jié)M了;寶寶又喝了半杯,媽媽又倒?jié)M了,后寶寶都喝完了,請問寶寶共喝了幾杯?
答:2+0.5+0.5=3杯
6.草莓和桃子各代表一個數(shù),草莓加桃子等于7,草莓加草莓等于8,草莓和桃子各是幾?
答:草莓4個桃子3個
7.小芳買拼音本用了6角錢,還剩4角錢,小芳原來有幾角錢?合多少元?
答:6+4=10角,合1元。
8.讀兒歌
三輪車:
三輪車跑的快,
里面坐個老太太,
要一塊給十塊,
你說奇怪不奇怪!
9.一堆巴掌大的硬紙牌代表數(shù)字,圓形牌代表1,長方代表2,三角3,正方4,五角星5。說一個數(shù),把加起來的等于這個數(shù)的牌舉起來。
A.拼6
B.拼10
C.拼13
10.自己讀謎面,然后猜。
A.一個小姑娘,穿著黃衣裳,你要欺負她,她就射一槍。(蜜蜂)
B.一間小房子,有門沒有窗,外面熱里面冷。(冰箱)
【篇二】
1、媽媽從家里到工廠要走3千米,,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廠。這次媽媽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專家解析:這道題家長可以用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輔導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擬一下整個過程,同時要求家長畫上線段圖并標明數(shù)字,兩者缺一不可。當孩子真正理解了整個過程解答本題也就會非常容易。本題的正確答案2+2+3=7(千米)
2、一輛公共汽從東站開到西站,開一趟。如果這輛車從東站出發(fā),開了11趟之后,這輛車在東站還是西站?
專家解析:這道題是奇偶性知識的綜合運用,很多學前的孩子都知道1、3、5、7、9是單數(shù),2、4、6、8、10是雙數(shù),但是孩子并沒有真正明白單雙數(shù)的意義,家長可以在家里指導孩子用棋子1個1個的擺出來,讓孩子真正明白單雙數(shù)的意義和規(guī)律,再做這道題就會比較簡單。第1趟汽車開到西站,1是單數(shù),11也是單數(shù),故開了11趟之后汽車開到西站。
3、一只貓吃一只老鼠用5分鐘吃完,5只貓同時吃5只同樣大小的老鼠,需要幾分鐘才能吃完?
專家解析:這是關(guān)于時間的知識,這是一種常識,家長和孩子用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表演,孩子就會真正明白。本題的正確答案為5只貓同時吃5只同樣大小的老鼠,需要5分鐘才能吃完。
4、小明和小亮想買同一本書,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們的錢合買這本書,錢正好。這本書的價錢是多少?他們各帶了多少錢?
專家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兩人合起來正好能買一本書,也可以理解為把買一本書的錢分給了兩個人,小明拿一部分,小亮拿一部分,小明缺1元7角,說明小亮正好有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說明小明正好有1元3角,明白了這些道理,其它的問題也就能迎刃而解。本題的正確答案為小明有1元3角,小亮有1元7角,這本書的價錢為3元錢。
5、有35顆糖,按淘氣-笑笑-丁丁-冬冬的順序,每人每次發(fā)一顆,想一想,誰分到后一顆?
專家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平均分的問題,35顆糖不可能平均的分給4個人,對于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家長可以指導孩子把糖果按4個一排的畫下來,讓孩子先把能平均分的部分分掉,剩下的部分在按順序來分,同時對理解能力稍差的孩子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相應數(shù)量的棋子或小木棍,讓孩子親自動手擺一擺。通過動手操作不難得出丁丁分到后一顆糖。
6、淘氣有300元錢,買書用去56元,買文具用去128元,淘氣剩下的錢比原來少多少元?
專家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在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整體(原來的錢)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用去的錢,一部分是剩下的錢,問剩下的錢比整體少多少,其實就是問用去了多少錢。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56+128=184(元)
【篇三】
1、小華給小方8枚郵票后,兩人的郵票枚數(shù)同樣多,小華原來比小方多幾格郵票?
專家解析:這道題同樣是一道暗差問題。家長在指導時可以用兩種方法指導孩子思考。第一種方法:抓住問題的關(guān)鍵詞“原來”我們可以從數(shù)字1入手,假設(shè)小華給小方1枚,那么小華就少1枚,小方就多1枚,那么兩人郵票數(shù)量之差就是1+1=2(枚)。依此類推,8+8=16(枚),既是小華原來比小方多的郵票數(shù)量。第二種方法:假設(shè)法。抓住關(guān)鍵詞“同樣多”,假設(shè)兩人同樣多的郵票數(shù)量均為8枚。那么,小方之前郵票數(shù)量就是8-8=0(枚),而小華原來郵票的數(shù)量是8+8=16(枚)。這樣的話,既可得出小華原來比小方多的郵票數(shù)量為16-0=16(枚)。
2、大林比小林多做15道口算題,小明比小林多做6道口算題,大林比小明多做幾道口算題?
專家解析:這道題有兩種思考方法。方法一:根據(jù)題意,我們可以得出小林是一個比較的中間量。我們可以假設(shè)小林做的題數(shù)為1道題,那么大林比他多做15題,既大林做了15+1=16(道)題,同理得出小明做的題數(shù)為6+1=7(道)題。由此可以得出:16-7=9(道)題,既是大林比小明多做的題量。方法二:把這道題看做一道包含與被包含關(guān)系的題目來解。家長可以畫簡單的圖示幫助孩子理解。同樣,小林是個中間量,大林畫在小林左邊,小明畫在小林右邊,那么,大林比小林多的15道題是一個整體,其中一定包含了小明比小林多做的6道題。那么用15-6=9(道)題,既是大林比小明多做的9道題。
3、小花今年6歲,爸爸對小花說:“你長到10歲的時候,我正好40歲。”爸爸今年多少歲?
專家解析:這道題的關(guān)鍵是要抓住一個不變的量,既爸爸與小花的年齡差距不會變,這個我們可以用40-10=30(歲)求得。那么,已知小花今年6歲,要求爸爸今年的年齡,既用6+30=36(歲)得出。
4、30名學生報名參加興趣小組。其中有26人參加了美術(shù)組,17人參加了書法組。問兩個組都參加的有多少人?
專家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guān)系。根據(jù)條件,首先,我們可以先算出來參加美術(shù)組和參加書法組的學生總共有26+17=43(人),比參加興趣小組的總?cè)藬?shù)多43-30=13(人)。這說明多出來的人數(shù)一定就是既參加了美術(shù)組,又參加了書法組的學生人數(shù)。
5、有兩籃蘋果,第一籃25個,第二籃19個,從第一籃中拿幾個放入第二籃,兩籃的蘋果數(shù)相等?
專家解析:這道題是一道典型的暗差問題。這道題的關(guān)鍵點是要抓住“給完以后一樣多”,同時,從第一籃拿走的個數(shù)與第二籃增加的個數(shù)也是同樣的。那么,首先,我們可以算出第一籃比第二籃多出的個數(shù)為25-19=6(個)。除去這6個,兩籃蘋果剩下的個數(shù)是相等的,所以我們只需把6分成相等的兩部分,既得出從第1籃拿出3個蘋果給第二籃,兩籃蘋果就一樣多了。建議家長在指導時,從小的數(shù)字入手,幫助孩子用教具動手擺一擺,從而總結(jié)出規(guī)律和計算方法,那么大數(shù)的明差暗差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篇一】
1.一個正方形是四個角,問:在角上切了一個角之后還剩幾個角?
答:3個或者6個。
2.一組小朋友玩老鷹捉小雞,有一位扮演老鷹,一位做母雞,還有8個做小雞。請問再來3組,一共有幾位小朋友?
答:(8+1+1)*(1+3)=40人
3.10+8=?
答:18
4.老師說:8個小朋友玩捉迷藏,已抓住4個還剩幾個?
答:8-1-4=3人
5.有兩杯果汁,寶寶先喝了半杯,媽媽又到倒?jié)M了;寶寶又喝了半杯,媽媽又倒?jié)M了,后寶寶都喝完了,請問寶寶共喝了幾杯?
答:2+0.5+0.5=3杯
6.草莓和桃子各代表一個數(shù),草莓加桃子等于7,草莓加草莓等于8,草莓和桃子各是幾?
答:草莓4個桃子3個
7.小芳買拼音本用了6角錢,還剩4角錢,小芳原來有幾角錢?合多少元?
答:6+4=10角,合1元。
8.讀兒歌
三輪車:
三輪車跑的快,
里面坐個老太太,
要一塊給十塊,
你說奇怪不奇怪!
9.一堆巴掌大的硬紙牌代表數(shù)字,圓形牌代表1,長方代表2,三角3,正方4,五角星5。說一個數(shù),把加起來的等于這個數(shù)的牌舉起來。
A.拼6
B.拼10
C.拼13
10.自己讀謎面,然后猜。
A.一個小姑娘,穿著黃衣裳,你要欺負她,她就射一槍。(蜜蜂)
B.一間小房子,有門沒有窗,外面熱里面冷。(冰箱)
【篇二】
1、媽媽從家里到工廠要走3千米,,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廠。這次媽媽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專家解析:這道題家長可以用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輔導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擬一下整個過程,同時要求家長畫上線段圖并標明數(shù)字,兩者缺一不可。當孩子真正理解了整個過程解答本題也就會非常容易。本題的正確答案2+2+3=7(千米)
2、一輛公共汽從東站開到西站,開一趟。如果這輛車從東站出發(fā),開了11趟之后,這輛車在東站還是西站?
專家解析:這道題是奇偶性知識的綜合運用,很多學前的孩子都知道1、3、5、7、9是單數(shù),2、4、6、8、10是雙數(shù),但是孩子并沒有真正明白單雙數(shù)的意義,家長可以在家里指導孩子用棋子1個1個的擺出來,讓孩子真正明白單雙數(shù)的意義和規(guī)律,再做這道題就會比較簡單。第1趟汽車開到西站,1是單數(shù),11也是單數(shù),故開了11趟之后汽車開到西站。
3、一只貓吃一只老鼠用5分鐘吃完,5只貓同時吃5只同樣大小的老鼠,需要幾分鐘才能吃完?
專家解析:這是關(guān)于時間的知識,這是一種常識,家長和孩子用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表演,孩子就會真正明白。本題的正確答案為5只貓同時吃5只同樣大小的老鼠,需要5分鐘才能吃完。
4、小明和小亮想買同一本書,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們的錢合買這本書,錢正好。這本書的價錢是多少?他們各帶了多少錢?
專家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兩人合起來正好能買一本書,也可以理解為把買一本書的錢分給了兩個人,小明拿一部分,小亮拿一部分,小明缺1元7角,說明小亮正好有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說明小明正好有1元3角,明白了這些道理,其它的問題也就能迎刃而解。本題的正確答案為小明有1元3角,小亮有1元7角,這本書的價錢為3元錢。
5、有35顆糖,按淘氣-笑笑-丁丁-冬冬的順序,每人每次發(fā)一顆,想一想,誰分到后一顆?
專家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平均分的問題,35顆糖不可能平均的分給4個人,對于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家長可以指導孩子把糖果按4個一排的畫下來,讓孩子先把能平均分的部分分掉,剩下的部分在按順序來分,同時對理解能力稍差的孩子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相應數(shù)量的棋子或小木棍,讓孩子親自動手擺一擺。通過動手操作不難得出丁丁分到后一顆糖。
6、淘氣有300元錢,買書用去56元,買文具用去128元,淘氣剩下的錢比原來少多少元?
專家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在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整體(原來的錢)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用去的錢,一部分是剩下的錢,問剩下的錢比整體少多少,其實就是問用去了多少錢。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56+128=184(元)
【篇三】
1、小華給小方8枚郵票后,兩人的郵票枚數(shù)同樣多,小華原來比小方多幾格郵票?
專家解析:這道題同樣是一道暗差問題。家長在指導時可以用兩種方法指導孩子思考。第一種方法:抓住問題的關(guān)鍵詞“原來”我們可以從數(shù)字1入手,假設(shè)小華給小方1枚,那么小華就少1枚,小方就多1枚,那么兩人郵票數(shù)量之差就是1+1=2(枚)。依此類推,8+8=16(枚),既是小華原來比小方多的郵票數(shù)量。第二種方法:假設(shè)法。抓住關(guān)鍵詞“同樣多”,假設(shè)兩人同樣多的郵票數(shù)量均為8枚。那么,小方之前郵票數(shù)量就是8-8=0(枚),而小華原來郵票的數(shù)量是8+8=16(枚)。這樣的話,既可得出小華原來比小方多的郵票數(shù)量為16-0=16(枚)。
2、大林比小林多做15道口算題,小明比小林多做6道口算題,大林比小明多做幾道口算題?
專家解析:這道題有兩種思考方法。方法一:根據(jù)題意,我們可以得出小林是一個比較的中間量。我們可以假設(shè)小林做的題數(shù)為1道題,那么大林比他多做15題,既大林做了15+1=16(道)題,同理得出小明做的題數(shù)為6+1=7(道)題。由此可以得出:16-7=9(道)題,既是大林比小明多做的題量。方法二:把這道題看做一道包含與被包含關(guān)系的題目來解。家長可以畫簡單的圖示幫助孩子理解。同樣,小林是個中間量,大林畫在小林左邊,小明畫在小林右邊,那么,大林比小林多的15道題是一個整體,其中一定包含了小明比小林多做的6道題。那么用15-6=9(道)題,既是大林比小明多做的9道題。
3、小花今年6歲,爸爸對小花說:“你長到10歲的時候,我正好40歲。”爸爸今年多少歲?
專家解析:這道題的關(guān)鍵是要抓住一個不變的量,既爸爸與小花的年齡差距不會變,這個我們可以用40-10=30(歲)求得。那么,已知小花今年6歲,要求爸爸今年的年齡,既用6+30=36(歲)得出。
4、30名學生報名參加興趣小組。其中有26人參加了美術(shù)組,17人參加了書法組。問兩個組都參加的有多少人?
專家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guān)系。根據(jù)條件,首先,我們可以先算出來參加美術(shù)組和參加書法組的學生總共有26+17=43(人),比參加興趣小組的總?cè)藬?shù)多43-30=13(人)。這說明多出來的人數(shù)一定就是既參加了美術(shù)組,又參加了書法組的學生人數(shù)。
5、有兩籃蘋果,第一籃25個,第二籃19個,從第一籃中拿幾個放入第二籃,兩籃的蘋果數(shù)相等?
專家解析:這道題是一道典型的暗差問題。這道題的關(guān)鍵點是要抓住“給完以后一樣多”,同時,從第一籃拿走的個數(shù)與第二籃增加的個數(shù)也是同樣的。那么,首先,我們可以算出第一籃比第二籃多出的個數(shù)為25-19=6(個)。除去這6個,兩籃蘋果剩下的個數(shù)是相等的,所以我們只需把6分成相等的兩部分,既得出從第1籃拿出3個蘋果給第二籃,兩籃蘋果就一樣多了。建議家長在指導時,從小的數(shù)字入手,幫助孩子用教具動手擺一擺,從而總結(jié)出規(guī)律和計算方法,那么大數(shù)的明差暗差問題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