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記錄可以作為教師與家長溝通的依據(jù),利用觀察記錄的結(jié)果與家長溝通,教師的敘述不再空洞;家長也因了解孩子的發(fā)展狀況,而知道怎樣去幫助孩子,并與教師合作共同建構(gòu)課程。今天為您帶來了幼兒園中班常規(guī)觀察記錄【三篇】,希望對您有所啟發(fā)。
【篇一】
區(qū)域名稱:建構(gòu)區(qū)
觀察對象:小羽
記錄者:顧xx
觀察重點:利用一切機會,鼓勵小羽大膽用語言與別人交往。
幼兒活動情景記錄:
孩子們正在自由地玩著積木,只見小羽獨自一人坐著玩衣角,她耷拉著腦袋坐了一會兒,終微微抬起頭看了看積木。我走過去問“你想玩嗎?”她點了點頭,沒說話,只用眼睛看著我。一會兒她站了起來,慢慢走了過去,還不時回過頭看我,我笑著點點頭,她走到了孩子們的身邊。正在小羽認真的拼插積木時,我看見他對面的小宇拿了她幾個玩具。而小羽看見了卻不說話,但臉上有些不高興。過了一會小宇又拿她的玩具,只見小羽一把把自我的玩具全拿了回來,還把他的玩具給打爛了。當我走到她面前,她委屈得哭了。
行為分析:
1.從案例看,小羽是個性格較為內(nèi)向的孩子,小羽在交往方面很不主動,缺乏勇氣,內(nèi)心的需求和期望總不敢去實現(xiàn)。而我的點頭、微笑無疑給了她很大的鼓舞。這孩子不是不想交往而是不敢交往,她需要教師更多的關(guān)懷和愛。而在交往中她卻不善于用語言和別人進行溝通,所以委屈得哭了。
2.針對小羽的行為,我與家長進行了個別交流。從中了解到,小羽在家里就很乖巧、不大愛說話,很依戀父母,父母也認為孩子年齡小很多事情都包辦。平時父母交際很少,不經(jīng)常帶她出門,將她封閉在自我的小家中,致使她缺少交往的機會。
教師后續(xù)的支持:
1.增強孩子的自信,抓住時機表揚她
2.游戲時多讓幼兒以強帶弱、相互配合
3.利用一切機會,鼓勵小羽大膽用語言與別人交往。
4.開展主角活動,讓小羽參加。
【篇二】
游戲結(jié)束后,孩子們洗好手,排著隊伍來到前面來端著自己的飯菜,其他孩子都來到了前面,王宇軒卻還是坐在位置上玩,其他小朋友看見了便大聲叫他過來,他卻扭著身子走過來,大家都端好了飯后便大口大口地吃著,他卻拿著勺子一點一點的在吃,好好的跟他說卻不聽,見老師要批評他了,他的速度就有點快了起來。
分析與措施:
王xx的用餐習慣一直很差,通過前段時間的家園配合好像效果也不是很明顯,據(jù)他現(xiàn)在的情況來分析還是家庭教育制約著他的發(fā)展,首先是媽媽的過度保護讓孩子養(yǎng)成了這種習慣,不喂就不吃,不罵也不吃,其次是媽媽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很,什么都不讓孩子做,那么孩子的能力怎么才能得到發(fā)展。
對于宇軒的表現(xiàn)家園之間多加強了互動,同時父母會及時把孩子在家的情況及時反饋給老師,我們也同樣那樣做。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家也同在學校一樣來教育孩子了,會督促孩子的用餐,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
【篇三】
一、個案基本情況:
星兒是一個漂亮的女孩,今年剛轉(zhuǎn)到我們中班。剛來園時沒有看到她與其他的幼兒有什么區(qū)別,明顯不一樣的一點是入園第一天,其他幼兒哭鬧只有她一個人不鬧不說也不哭。星兒在活動時很少與其他幼兒一起玩耍,只是一個人默默的坐著看別人玩;上課時集體回答問題有時很積極,而在老師單獨提問時卻再也不說話,任憑你怎樣引導也沒有什么用,她只是用害怕地目光盯著你看。早上入園時從來不問“老師早”。游戲時星兒總是自己單獨地玩,只要有人邀請她她就用害怕的目光看你,總也不參加你的游戲。
二、問題行為簡述
經(jīng)過家訪和幼兒來園的觀察,星兒自理能力較強,午睡起床疊棉被的速度很快。但和幼兒交往方面較差,特別是在人多時無論怎樣引導,什么活動她也不參加。
三、個案分析
該幼兒問題存在的原因如下:
星兒父母做生意從小由外婆領(lǐng)養(yǎng),外婆教養(yǎng)子女的原則是,只要不磕碰著孩子,其他都不重要。星兒學說話時,外婆家事忙顧及不上,又很少讓其與外界接觸,只是拿玩具讓其自己玩耍。而星兒父母因生意忙很少能照顧到孩子,以至讓其養(yǎng)成了不愛說話、怕羞的心理。現(xiàn)在星兒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故產(chǎn)生恐懼心理。由于生活環(huán)境單一,星兒又缺少同齡的玩伴,使其不知如何與同伴交往,缺少一定的方法和經(jīng)驗,這更加加重了她的心理上的緊張。
由此可見,對該幼兒的矯治必須從心理治療著手,先消除她的心理緊張,再進一步提高她的交往能力,使其逐步適應(yīng)幼兒園集體生活。
四、輔導過程
對幼兒:
1、建立良好親密的師生關(guān)系,日常生活中多關(guān)心幫助他,增強孩子對老師的信任,從而消除她對老師的心理緊張。
2、日常生活中仔細地觀察,利用講故事、表揚、鼓勵的手段對他進行教育和引導,并帶她與其他班的幼兒及教師多接觸。
3、采用“結(jié)對子”的方法,請能力強的小朋友在活動中多與她接觸,使她逐步適應(yīng)幼兒園的日常生活。
4、認真做好觀察記錄,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了解幼兒在家情況,不斷調(diào)整教育方案。
對家長:
1、正常情況下堅持天天來園,不無故缺席。
2、主動與老師配合,互通家園信息,了解她的想法和需求,力求家園教育一致性。
3、為了鍛煉幼兒多說話,家長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時間,與幼兒共同游戲或讓幼兒參與家務(wù)勞動,從中創(chuàng)造交談的機會。談話的主題可以聯(lián)系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如:“你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知識?”“和哪些小朋友在一起玩了”“舉手回答問題沒有”等等。
4、向家長介紹一些如何培養(yǎng)幼兒自信的知識,以及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五、輔導效果
平時在園里,老師小朋友主動去接近她,為她排除在園遇到的種種障礙,送她小粘貼,對她進行鼓勵和表揚??吹劫N在自己頭上的小粘貼,他開心的笑了,愿意與小朋友接觸,有時也能回答幾個問題。也更加喜歡上幼兒園了。來園時能愉快的跟老師、小朋友打招呼。
在“結(jié)對子”中,小朋友都會跟她一起玩,還將自己的好玩具給她玩,讓她體驗到與同伴一起玩的快樂。針對她不會交換玩具的行為,兩位老師又通過情景表演的方式表演給她看,這樣她才明白了什么叫交換玩具,也更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了。
由于她長得漂亮可愛,老師們都非常喜歡她,戶外活動時幼兒園里有的老師她就認識了,而且有時也主動和其他老師打招呼。老師就及時表揚、鼓勵她,讓小朋友向她學習。從此以后,她就更加主動地跟老師、小朋友們打招呼了。漸漸地,她變的比以前愛說話了。
【篇一】
區(qū)域名稱:建構(gòu)區(qū)
觀察對象:小羽
記錄者:顧xx
觀察重點:利用一切機會,鼓勵小羽大膽用語言與別人交往。
幼兒活動情景記錄:
孩子們正在自由地玩著積木,只見小羽獨自一人坐著玩衣角,她耷拉著腦袋坐了一會兒,終微微抬起頭看了看積木。我走過去問“你想玩嗎?”她點了點頭,沒說話,只用眼睛看著我。一會兒她站了起來,慢慢走了過去,還不時回過頭看我,我笑著點點頭,她走到了孩子們的身邊。正在小羽認真的拼插積木時,我看見他對面的小宇拿了她幾個玩具。而小羽看見了卻不說話,但臉上有些不高興。過了一會小宇又拿她的玩具,只見小羽一把把自我的玩具全拿了回來,還把他的玩具給打爛了。當我走到她面前,她委屈得哭了。
行為分析:
1.從案例看,小羽是個性格較為內(nèi)向的孩子,小羽在交往方面很不主動,缺乏勇氣,內(nèi)心的需求和期望總不敢去實現(xiàn)。而我的點頭、微笑無疑給了她很大的鼓舞。這孩子不是不想交往而是不敢交往,她需要教師更多的關(guān)懷和愛。而在交往中她卻不善于用語言和別人進行溝通,所以委屈得哭了。
2.針對小羽的行為,我與家長進行了個別交流。從中了解到,小羽在家里就很乖巧、不大愛說話,很依戀父母,父母也認為孩子年齡小很多事情都包辦。平時父母交際很少,不經(jīng)常帶她出門,將她封閉在自我的小家中,致使她缺少交往的機會。
教師后續(xù)的支持:
1.增強孩子的自信,抓住時機表揚她
2.游戲時多讓幼兒以強帶弱、相互配合
3.利用一切機會,鼓勵小羽大膽用語言與別人交往。
4.開展主角活動,讓小羽參加。
【篇二】
游戲結(jié)束后,孩子們洗好手,排著隊伍來到前面來端著自己的飯菜,其他孩子都來到了前面,王宇軒卻還是坐在位置上玩,其他小朋友看見了便大聲叫他過來,他卻扭著身子走過來,大家都端好了飯后便大口大口地吃著,他卻拿著勺子一點一點的在吃,好好的跟他說卻不聽,見老師要批評他了,他的速度就有點快了起來。
分析與措施:
王xx的用餐習慣一直很差,通過前段時間的家園配合好像效果也不是很明顯,據(jù)他現(xiàn)在的情況來分析還是家庭教育制約著他的發(fā)展,首先是媽媽的過度保護讓孩子養(yǎng)成了這種習慣,不喂就不吃,不罵也不吃,其次是媽媽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很,什么都不讓孩子做,那么孩子的能力怎么才能得到發(fā)展。
對于宇軒的表現(xiàn)家園之間多加強了互動,同時父母會及時把孩子在家的情況及時反饋給老師,我們也同樣那樣做。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家也同在學校一樣來教育孩子了,會督促孩子的用餐,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
【篇三】
一、個案基本情況:
星兒是一個漂亮的女孩,今年剛轉(zhuǎn)到我們中班。剛來園時沒有看到她與其他的幼兒有什么區(qū)別,明顯不一樣的一點是入園第一天,其他幼兒哭鬧只有她一個人不鬧不說也不哭。星兒在活動時很少與其他幼兒一起玩耍,只是一個人默默的坐著看別人玩;上課時集體回答問題有時很積極,而在老師單獨提問時卻再也不說話,任憑你怎樣引導也沒有什么用,她只是用害怕地目光盯著你看。早上入園時從來不問“老師早”。游戲時星兒總是自己單獨地玩,只要有人邀請她她就用害怕的目光看你,總也不參加你的游戲。
二、問題行為簡述
經(jīng)過家訪和幼兒來園的觀察,星兒自理能力較強,午睡起床疊棉被的速度很快。但和幼兒交往方面較差,特別是在人多時無論怎樣引導,什么活動她也不參加。
三、個案分析
該幼兒問題存在的原因如下:
星兒父母做生意從小由外婆領(lǐng)養(yǎng),外婆教養(yǎng)子女的原則是,只要不磕碰著孩子,其他都不重要。星兒學說話時,外婆家事忙顧及不上,又很少讓其與外界接觸,只是拿玩具讓其自己玩耍。而星兒父母因生意忙很少能照顧到孩子,以至讓其養(yǎng)成了不愛說話、怕羞的心理。現(xiàn)在星兒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故產(chǎn)生恐懼心理。由于生活環(huán)境單一,星兒又缺少同齡的玩伴,使其不知如何與同伴交往,缺少一定的方法和經(jīng)驗,這更加加重了她的心理上的緊張。
由此可見,對該幼兒的矯治必須從心理治療著手,先消除她的心理緊張,再進一步提高她的交往能力,使其逐步適應(yīng)幼兒園集體生活。
四、輔導過程
對幼兒:
1、建立良好親密的師生關(guān)系,日常生活中多關(guān)心幫助他,增強孩子對老師的信任,從而消除她對老師的心理緊張。
2、日常生活中仔細地觀察,利用講故事、表揚、鼓勵的手段對他進行教育和引導,并帶她與其他班的幼兒及教師多接觸。
3、采用“結(jié)對子”的方法,請能力強的小朋友在活動中多與她接觸,使她逐步適應(yīng)幼兒園的日常生活。
4、認真做好觀察記錄,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了解幼兒在家情況,不斷調(diào)整教育方案。
對家長:
1、正常情況下堅持天天來園,不無故缺席。
2、主動與老師配合,互通家園信息,了解她的想法和需求,力求家園教育一致性。
3、為了鍛煉幼兒多說話,家長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時間,與幼兒共同游戲或讓幼兒參與家務(wù)勞動,從中創(chuàng)造交談的機會。談話的主題可以聯(lián)系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如:“你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知識?”“和哪些小朋友在一起玩了”“舉手回答問題沒有”等等。
4、向家長介紹一些如何培養(yǎng)幼兒自信的知識,以及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五、輔導效果
平時在園里,老師小朋友主動去接近她,為她排除在園遇到的種種障礙,送她小粘貼,對她進行鼓勵和表揚??吹劫N在自己頭上的小粘貼,他開心的笑了,愿意與小朋友接觸,有時也能回答幾個問題。也更加喜歡上幼兒園了。來園時能愉快的跟老師、小朋友打招呼。
在“結(jié)對子”中,小朋友都會跟她一起玩,還將自己的好玩具給她玩,讓她體驗到與同伴一起玩的快樂。針對她不會交換玩具的行為,兩位老師又通過情景表演的方式表演給她看,這樣她才明白了什么叫交換玩具,也更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了。
由于她長得漂亮可愛,老師們都非常喜歡她,戶外活動時幼兒園里有的老師她就認識了,而且有時也主動和其他老師打招呼。老師就及時表揚、鼓勵她,讓小朋友向她學習。從此以后,她就更加主動地跟老師、小朋友們打招呼了。漸漸地,她變的比以前愛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