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四年級讀后感300字三篇

字號:

讀書使人成長,讀書可以豐富精神,充實生活。讀書的美妙無法用言語完美的詮釋。如果,有閑暇時間,請放下手機、游戲,多讀一些好書吧!整理了小學生四年級讀后感300字三篇,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篇一】
    暑假,我初讀《魯濱遜飄流記》這本書,看到封面的一行小字:震撼歐洲文學的驚世之作。我很疑惑,這一部書真得如此有震撼力嗎?我?guī)е苫蟠蜷_了這部文學寶典,讀完,被魯濱遜敢于冒險,勇于開拓,最后完成夢想的故事感動了,也明白了那句話的含義。
    這本書講述了英國中產(chǎn)階級子女魯濱遜雖然在父母不斷說教下,但一心系于航海。在遭遇三番五次海難中流落荒島,但用雙手和頭腦,建屋種糧,馴養(yǎng)家畜,制造器具和制作衣服。
    讀完了這本書,我認為魯濱遜是聰明的,因為他會用頭腦,智慧捉羊和馴羊;我認為他是冷靜的,三番五次遭遇海難后還是沉著冷靜,沒有發(fā)狂,認為自己的一生很痛苦;我認為他是樂觀的,自己建屋種糧,把荒島變成“世外桃源”;我認為他是勤勞的,自己開辟了自己的王國;我還認為他是友善的,他救了星期五,并與他一起在荒島上努力奮斗。
    這本書中的主人公魯濱遜在作者的生動描寫下,我讀出了他克服困難,制作工具的強烈生存的欲望和心靈手巧的特點,他靠自己動手做了一個鳥籠,還捉了一只鸚鵡當伙伴,并教它說話,用這個方法抵制的敵人-------孤獨。作者寫出了魯濱遜的神情、動作和語言,讓我們?nèi)缫娖淙?,如聞其事?BR>    當我再一次翻開這本書,在封面上又看到這小行被我曾經(jīng)疑惑、略過的字:震撼歐洲文學的驚世之作。不禁想起這樣一句話來:初讀好書,如獲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
    【篇二】
    你覺得一個人可以在一座孤島上生活幾十年嗎,相信你和我都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一個人卻做到了,他就是笛福筆下的魯濱遜。
    暑假里,我看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這是一部家喻戶曉的世界名著。作者是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取材于蘇格蘭水手亞力山大·賽爾柯克獨自在荒島生活五年的真實經(jīng)歷,是一部回憶錄式的冒險小說。小說的主要內(nèi)容講述的是一位遇險的航海商人獨自一人漂流到了一座荒島。在荒島上他克服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靠著頑強的意志和自己掌握的生活與科學的知識,在那么一個孤島上生活了28年2個月零19天,最后終于排除萬難,返回了故鄉(xiāng)。
    像其作者笛福一樣,魯濱遜擁有著十分頑強的冒險精神和行動能力。他五次三番拋開小康之家,出海闖天下。他機智,善于勞動。他遭遇海難,流落到荒島以后,不坐嘆命運不濟,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yǎng)家畜、制造器具、縫紉農(nóng)服,把荒島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榮的家園。他在海外冒險多年,歷經(jīng)千心萬苦,終于得到了可觀的財富,完成了他那個時代的英雄人物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
    我們今天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和魯濱遜比起來,還是困難嗎?我一定要改掉我的壞毛病,遇到困難不再著“繞”著走,而是要像魯濱遜一樣,勇敢的和困難作斗爭。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決不能放棄!我們要像魯濱遜那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憑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財富,取得最后的成功。
    【篇三】
    自從讀了《英雄中國》這本書后,讓我感受到了中國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也使我重新認識了我們這個美麗、和諧、富強的國家。
    1949年前,中國被稱為東亞病夫,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了,原先那個貧窮的國家,現(xiàn)在變得繁榮富強了。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體育事業(yè)也大大增長,得到了一系列的巨大前進,一直到了2008年,我國成功終于舉辦了奧運會。從東亞病夫到舉辦奧運會,是多么的不可思議!我真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但去年的5.12地震使四川省的汶川縣受到了強大的自然災害。汶川的災難激起了廣大人民的愛心,四面八方的志愿者都為災區(qū)獻出了一份份愛心......
    中華民族有著愛國主義的美好傳統(tǒng),有著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正是有了這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前赴后繼,才有了今天這個偉大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