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課件【三篇】

字號:

課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它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增加學生的知識容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為語文教學打開了更加廣闊的新天地。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教科書分析:
    1.課文講述了一個小故事:小女孩貝貝在媽媽的教導下,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課文讓學生知道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f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愿望。故事短小,主要情節(jié)以對話形式呈現(xiàn),很適合一年級學生學習朗讀。
    2.樹立單元整體意識,是一個對教學的基本要求。我們要注意教科書以人文主題和知能主線結(jié)構(gòu)單元的編寫特點,要注意第一學段主要通過人文主題結(jié)構(gòu)單元的編寫特點,建立單元教學整體。該課文是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因此,組織學生感悟主題就有其特殊的意義了,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3.課文結(jié)合內(nèi)容配有兩幅插圖,既呈現(xiàn)了課文文字內(nèi)容,又重現(xiàn)了學生生活中的情景。要充分利用這個教學資源,幫助學生了解詞句意思,了解課文內(nèi)容,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并以此評價學生能否“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這個教學目標。
    4.課后“讀一讀,記一記”除了擴大學生詞匯量,起到積累語言的作用外,還提示了要在會認字教學中組織學生口頭組詞,達到提供詞語的語言環(huán)境、了解字義來記認會認的字的目的,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目的。
    學情分析:
    1.雖然是進入第7單元的學習,學生對課堂學習操作已經(jīng)比較熟悉,但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只有學習的刺激對的注意力集中持久和學習興趣的維持還是不夠的,因此,除了不斷提出學習任務(wù)刺激注意力集中和學習興趣外,還是需要設(shè)置激勵性的活動來維持的。
    2.到了這個單元的學習,由于會認的字以及生活中認識的字已經(jīng)達到一定數(shù)量,這會給學生會寫字的記認造成干擾,因此,在寫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加強運用識字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形近、音近字比較,記認字形細部尤為重要。
    3.課文講述的故事講的就是學生的生活,學生是熟悉的,這有利于對本課主題的感悟。
    設(shè)計理念:
    簡簡單單教語文,踏踏實實轉(zhuǎn)方式,實實在在向全體。
    簡簡單單教語文:目標導向,以學定教;反饋評價,順學而導;遵循規(guī)律,落實素養(yǎng)。
    踏踏實實轉(zhuǎn)方式:讓學生直面應(yīng)答性環(huán)境,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給予充裕時空進行學習活動,使學生親歷學習過程,在過程中轉(zhuǎn)變學習方式。
    實實在在向全體: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得到發(fā)展。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朗讀課文。
    2.圖文結(jié)合和結(jié)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f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愿望。
    3.認識偏旁斤字旁,能正確認讀“具”等13個生字新詞,正確讀記由“新、平、些”分別組成的12個詞語。
    4.能正確讀寫“文”等7個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朗讀課文。
    2.能正確認讀“具”等13個生字新詞,正確讀記由“新、平、些”分別組成12個詞語,正確讀寫“文”等7個字。
    教學難點:
    圖文結(jié)合和結(jié)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f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愿望。
    教學準備:
    教師:“具”等13個會認讀字字卡,“文”等7個會寫字的田字格字卡;課文圖畫PPT,課后練習PPT。
    學生:每人一套“具”等13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趣導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課件#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課件【三篇】#:同學們,我們在上一個單元,了解了夏日里一個頑皮可愛的小孩偷采蓮蓬的事,欣賞了夏日荷塘的美景,知道了夏日下雨前的一些物象,感受了夏夜小動物互幫互助的美好感情,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夏日。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一個單元的課文,它們又會讓我們了解到什么,感受什么呢?請看老師板書這個單元的第1篇課文題目。
    1.老師板書題目:15文具的家(“具”注音)
    2.出示任務(wù):自己借助拼音讀準題目。
    3.反饋指導:指名讀題目;訂正后全班齊讀課題。
    4.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知道文具有些什么嗎?(預(yù)設(shè):鉛筆、橡皮、尺子……)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家。文具的家是什么呢?通過文具的家,課文給我們講了個怎樣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些什么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圖文結(jié)合了解課文意思,就能知道了。
    二、學習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
    (一)嘗試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
    1.出示任務(wù):
    (1)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jié),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后,在課文里把會認讀的字圈畫出來,然后借助拼音把這些字寶寶讀準。
    (3)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2.反饋指導:
    (1)訂正會認的字的圈畫和自然段標序號情況。
    (2)出示會認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讀(學習速度中等的2—3個學生)相機指導。
    (3)自由拼讀、全班齊拼讀。
    (4)指名拼讀(學習較慢的學生)相機指導。
    3.復習會寫字中已經(jīng)會認讀的字的讀音。
    #課件#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課件【三篇】#:我們新交了一些生字寶寶朋友,可不要忘記了一些原來的生字寶寶朋友哦。
    PPT出示會寫的字中已經(jīng)會認讀的字:語文找到辦法好讓
    (1)出示任務(wù):自由讀讀這些字詞,注意讀準字音。
    (2)反饋指導:指名讀,相機正音。齊讀。
    (3)小結(jié):這些紅色字體的字,就是以前已經(jīng)會認讀的字寶寶,我們學習完課文,就要求能正確書寫了。
    (二)讀準課文學習
    1.#課件#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課件【三篇】#:會認讀的字寶寶我們都讀準了,那么,將會認讀的字寶寶放回到課文中,你能把它們都讀準嗎?
    出示任務(wù):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會認讀的字寶寶的讀音。
    2.反饋指導:
    (1)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提示其他學生集中精神注意聽,在讀錯的會認讀的字下面點上圓點。
    (2)指名朗讀后,學生就讀錯的會認讀的字評議和糾正,小結(jié)后自由讀或齊讀該自然段。
    (三)會認讀的字音難字學習,能讀準課文
    1.#課件#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課件【三篇】#:(小結(jié)讀準課文活動情況后)請同桌互相檢查是不是真的能讀準課文。讀的同學要注意讀準會認讀的字的讀音。聽的同學要精神集中注意聽,同桌讀錯了會認讀的字的讀音,就在下面做個記號;同桌讀完后,幫助他糾正。
    出示任務(wù):同位互讀課文,注意讀準會認讀的字;如果同桌讀錯了,在他讀完后幫助糾正。
    2.反饋指導:
    提問:您幫助同桌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或:同桌幫助你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歸類指導,如,提出并讀準“次”后,全找出平舌音的一起學習。)
    預(yù)設(shè):翹舌音:查;后鼻韻母的:平;平舌音:次、仔、所。
    正音后,單字開火車檢查、鞏固(直呼)。
    3.讀準課文練習。
    (1)出示任務(wù):自由朗讀課文,在讀準音的基礎(chǔ)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2)學生自由練習。
    (3)反饋指導。以會認的字音準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為標準師生評議。
    4.小結(jié):朗讀課文我們首先就要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這才叫做把課文讀準了。
    (四)讀通順課文學習和繼續(xù)學習會認讀的字
    1.#課件#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課件【三篇】#:剛才我們讀準了會認讀的字的讀音,讀準了課文,接下來我們學習把課文讀通順,繼續(xù)學習會認讀的字。
    出示任務(wù):朗讀課文,在讀準課文的基礎(chǔ)上,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讀完后給會認讀的字找朋友(提示:連在一起讀的就是它們的好朋友,用橫線在它們的下面畫出來)。
    2.反饋指導:
    (1)反饋訂正畫詞情況,相機強調(diào)“連在一起讀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課文詞語,會認讀的字注音,直呼讀字讀詞,方式如:“具、具、具,文具的具”。齊讀,自由讀。
    3.“具、次、丟、新、每、平、些、檢、查、所”口頭組詞。
    (1)(貼出會認讀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務(wù):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字在生活中,它們會和哪個字寶寶組成詞語的呢?同桌說一說。
    (2)反饋指導:
    ①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qū)別和糾正。
    ②將學生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
    (3)小結(jié):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的。
    4.學習讀通順課文。
    (1)#課件#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課件【三篇】#:通過課文的詞語和我們組的詞語,我們了解了會認讀的字的意思,在這個基礎(chǔ)上有信心把課文讀好嗎?我們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注意句子中間詞語間的停頓,不要把會認讀的字寶寶好朋友拆散了。
    出示任務(wù):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做到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
    (2)反饋指導:
    通過分自然段個別指名讀檢查,注意指導讀好下面句子的停頓:
    鉛筆,只用了,不知丟到哪里去了。
    橡皮,只用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著了。
    貝貝一回到家,就向媽媽要新的鉛筆、新的橡皮。
    你要想想辦法,讓你的鉛筆、橡皮和轉(zhuǎn)筆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貝貝想起來了,她書包里的文具盒,就是這些文具的家。
    從此,每天放學的時候,貝貝都要仔細檢查。鉛筆呀,橡皮呀,轉(zhuǎn)筆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已經(jīng)回家了。
    (3)自由朗讀、齊讀全文。
    5.總結(jié)(該環(huán)節(jié)的學習狀況及相關(guān)知識點:1.頓號、逗號、句號、冒號的停頓;2.以短語為單位讀好句子中間的停頓。)。
    (五)認識偏旁斤字旁。
    1.#課件#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課件【三篇】#: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圍的意義,能幫助我們學習生字。今天,我們又要學習新的偏旁,請同學們在雙橫線會認讀的字里找一找,我們要通過哪些字學習什么新偏旁?
    2.反饋指導:
    新(“親”“斤”)斤字旁
    3.小結(jié)講解:同學們找得真準確!“新”字的斤字旁?!敖镒峙浴比×x的字,大多與斧頭有關(guān)。如“新”字,本義是用斧頭砍柴,后來才引申為新舊的新;又如“斬斷”的“斬”字,就是用斧頭砍頭的意思,“斷”本義是用斧頭割斷,截開。
    4.PPT示,齊讀一遍:
    “新”字——“斤”,斤字旁
    5.小結(jié):今天我們又交了一個偏旁新朋友:斤字旁。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們表示一定范圍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更多的字寶寶,可以幫助我們牢記字寶寶。
    (六)會認讀的字認字的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jié))
    三、圖文結(jié)合,品讀語句,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課文主題
    #課件#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課件【三篇】#:我們學習了會認讀的字,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下面我們結(jié)合課文的圖畫,學習課文了,讓我們齊讀課題。
    (一)釋題
    提問:我們讀了課文,知道課題《文具的家》里的“家”指的是什么嗎?(預(yù)設(shè):這個“家”指的是文具盒)你們是從課文中的哪句話知道的?(預(yù)設(shè):句子:貝貝想起來了,……這些文具的家)
    小結(jié):圍繞著“文具的家”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又可以得到什么啟示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吧。
    (二)圖文結(jié)合,了解課文內(nèi)容
    1.結(jié)合圖一,了解課文內(nèi)容。
    (1)看圖說話。(PPT示圖畫一)
    出示任務(wù)1: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的家?書桌上怎么樣?
    個體觀察思考后,班級交流匯報。
    (2)反饋指導。
    預(yù)設(shè):
    問題1:圖上畫的是貝貝的家。(注: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回答、說話要求相同,不再注明。)
    問題2:書桌上亂七八糟地放著書本、練習本和書包。
    (3)繼續(xù)看圖說話,出示任務(wù)2: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書桌上亂七八糟的,說明貝貝做了什么?她現(xiàn)在在做什么呢?
    個體觀察后同位交流,班級交流匯報。
    (4)反饋指導。
    預(yù)設(shè):
    問題1:書桌上亂七八糟的,說明貝貝剛才找文具。
    問題2:貝貝現(xiàn)在在與媽媽說話。
    (5)圖文結(jié)合,了解內(nèi)容。
    出示任務(wù):自由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意思的?在序號上打“√”。你是根據(jù)哪句話判斷的?用橫線畫出來。
    (6)反饋指導。(交流匯報句子時,指導感情朗讀句子。)
    預(yù)設(shè):
    第1、2、3自然段。
    句子:
    鉛筆,只用了,不知丟到哪兒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擦,就找不著了。
    貝貝眨著一雙大眼睛,對媽媽說:“我也不知道。”
    追問:第1、2自然段說明了貝貝怎么樣?(預(yù)設(shè):說明了貝貝天天丟東西。)
    (7)感情朗讀第1、2、3自然段。
    ①出示任務(wù):自由朗讀第1、2、3自然段,注意讀好問句和答句。
    個體練習后,班級交流匯報。
    ②反饋指導。
    重點反饋指導問句和答句。
    (8)小結(jié):我們通過圖文結(jié)合,讀懂了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了。故事開頭講了貝貝老是丟文具,還不知道原因是什么。那么,故事會怎樣發(fā)展呢?我們接著學習。
    2.結(jié)合圖二,了解課文內(nèi)容。
    (1)(PPT示圖畫二)出示任務(wù):觀察圖畫,讀讀課文,想一想:圖畫畫的是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說說判斷的理由。
    個體學習后同桌交流,班級交流匯報。
    (2)反饋指導。(在說說判斷的理由過程中穿插感情朗讀指導。)
    預(yù)設(shè):
    第4、5自然段。
    理由1:圖畫畫的是媽媽撫摸著貝貝的頭跟貝貝說話。第4自然段說的是媽媽跟貝貝說話。
    理由2:圖畫中的房子不是真的房子。這提示的是媽媽說讓貝貝給文具找房子。
    過渡語:同學們真會觀察、讀書和思考!通過圖畫和讀書,讀懂了第4自然段的意思。那么,貝貝給文具找到了家嗎?
    (3)提問:貝貝給文具找到了家嗎?你是根據(jù)哪句話知道的?
    (4)反饋指導。
    預(yù)設(shè)
    問題1:貝貝給文具找到了家了。
    問題2:句子:貝貝想起來了,她書包里的文具盒,就是這些文具的家。
    追問:文具的家是什么呀?(預(yù)設(shè):文具的家就是文具盒。)
    (5)小結(jié):我們通過圖文結(jié)合,讀懂了第4、5自然段,知道了貝貝在媽媽的幫助下知道了要給文具找個家——文具盒。從此,貝貝還會不見文具嗎?
    (三)想象圖畫,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主題。(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1.出示任務(wù):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想象一下,根據(jù)這個自然段的意思,你會畫一幅怎樣的圖畫?
    個體讀書思考,同桌交流會畫一幅怎樣的圖畫,后班級交流匯報。
    2.反饋指導。根據(jù)學生交流匯報小結(jié),然后PPT出示想象圖畫。
    3.#課件#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課件【三篇】#:通過讀書想象圖畫,同學們讀懂了第6自然段的意思。那你們猜一猜,從此,貝貝還會不見文具嗎?你是根據(jù)哪些詞語猜出來的呢?
    出示任務(wù):朗讀第6自然段,想一想:從此,貝貝還會不見文具嗎?你是根據(jù)哪些詞語猜出來的,用小圓圈點出來。
    4.反饋指導。
    預(yù)設(shè):貝貝不會不見文具了。詞語:仔細檢查,是不是都回家了。
    5.感悟主題。
    (1)#課件#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課件【三篇】#:通過貝貝這個小故事,你知道我們小學生在學習上要養(yǎng)成一個什么樣的良好習慣呢?
    出示任務(wù):通過貝貝這個小故事,你知道我們小學生在學習上要養(yǎng)成一個什么樣的良好習慣?用句子“通過貝貝這個小故事,我知道……”說一說。
    (2)反饋指導。
    預(yù)設(shè):通過貝貝這個小故事,我知道了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
    (四)總結(jié):
    同學們,真會讀書!通過圖文結(jié)合、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不但了解了詞句的意思和課文的意思,讀懂了故事,知道了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很多,比如,一看二寫三對照四改正的良好寫字習慣,養(yǎng)成了,就會讓學習更順利;養(yǎng)成了就會讓學習成績更好。
    四、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jié),關(guān)注學習慢的學生。)
    五、完成課后練習“讀一讀,記一記”
    1.#課件#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課件【三篇】#:同學們,課文我們學習完了,讓我們再接再厲繼續(xù)完成課后的“讀一讀,記一記”的練習。(翻開課本P84)
    火車頭的字就是我們這一課會認的字中的三個,車廂是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你們能不能通過讀一讀,把這些詞語都記下來嗎?
    出示任務(wù):讀一讀,把詞語記下來。
    個體練習。
    同桌互練:一人不按順序讀字,另一人背讀詞語。
    2.反饋指導,
    班級匯報,指名檢查(關(guān)注學習較慢的學生)。
    3.小結(jié):組詞是我們學習生字的一個有效的方法,我們在學習會認讀的字的時候就運用了這個方法,它不但能幫助我們記住生字的字形,還可以幫助我們積累詞語,幫助我們在生活中識字。
    六、寫字指導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然后班級交流。(學生說記字方法中說到的字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方便對照記認會寫字的細部。)
    3.根據(jù)結(jié)構(gòu)給這些會寫的字分類。左右結(jié)構(gòu):次、找、讓;獨體字:文、平、辦;半包圍結(jié)構(gòu):包。
    (二)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文”“平”“辦”的書寫。
    (1)指名說說筆畫筆順,訂正后全體一起書空說筆畫筆順。
    (2)觀察并說說“文”“平”“辦”各筆畫起止位置。
    (3)范寫“文”“平”“辦”,分別提示各筆畫起止。
    (4)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2.指導書寫“次”“找”“讓”。
    (1)觀察并說說“次”“找”“讓”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和筆順。
    (2)范寫“次”“找”“讓”。分別提示:左窄右寬。“次”字,矮在“欠”中間,“欠”的第一撇接近“冫”的提,第二撇穿插到提下方;“找”字左右基本等高,第四筆斜橫在提手旁的橫、提中間起筆,第六筆撇穿插到提的下方,斜鉤要舒展;“讓”字左右基本等高,右邊“上”后一橫,創(chuàng)插到言字旁下方。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3.指導“包”的書寫。
    (1)觀察并說說“包”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范寫“包”。分別提示:“包”字橫折鉤的折要稍微靠里,豎彎鉤在撇的尾部起筆,注意封口和舒展。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七、總結(jié)(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八、寫字練習
    作業(yè)設(shè)計:
    一、朗讀課文。
    二、背記“讀一讀,記一記”的詞語
    
篇二

    一、謎語導入,引出課題
    1.謎語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猜兩個謎語,好嗎?不過老師有要求,聽好:請你們在猜到的,高高舉起你們的小手,保持安靜,用眼睛告訴我你們知道,能做到嗎?課件出示謎語:小小人兒細又長,穿著木頭花衣裳,畫畫寫字它全會,就是不會把歌唱。(鉛筆)。身體有圓也有方,常在鉛筆盒里裝,要是寫錯一個字,它會馬上來幫忙。(橡皮);(課件出示橡皮、鉛筆圖像)
    2.導學:我們剛才提到了鉛筆、橡皮,它們和尺子、轉(zhuǎn)筆刀等都是我們學習時的好伙伴。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文具。
    3.認識“文具”:
    (1)寫“文”字,出示田字格。
    (2)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具”字嗎?你在哪里見過“具”?如: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場超市里標牌上的“玩具”“文具”,書店里的“工具書”等。教師用大屏幕出示相應(yīng)的畫面。
    同學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就記住了這個字,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15課,看老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翻開書P82頁,自由地把課文朗讀一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現(xiàn)在讓老師來檢查一下看看你們的生字讀的怎么樣?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指名讀,跟讀,如果他讀錯了,我們糾正了再讀
    (2)在讀這些生字的時候,有哪些字的讀音需要特別注意的呢?
    “次,仔,所”平舌音。我來點你來讀。
    (3)會讀了,很了不起,如果能把他們記住才更了不起呢。誰有好辦法把它們記住嗎?
    預(yù)設(shè):生1: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的。一撇加一個“去”字,就念“丟”
    生2:我是用想一想的方法記住的?!叭ァ弊志拖褚粋€人蹲在那里。上面的“撇”就像手絹。我想象小朋友們在玩“丟”手絹。
    去字頭上一把刀:丟
    生3:海-三點水——每。
    “新”這個字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嗎?斤字旁斷斯斧
    我們以這個“新”字作為火車頭,開給它組詞開火車怎么樣?
    看看哪一列火車的車廂多。
    還想玩是嗎?那我們再選一個字作為火車頭,“文”
    三、研讀課文,人物對話
    1、生字會讀會記了,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預(yù)習的時候就讓同學們標好了自然段,現(xiàn)在誰來說說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啊?(6個自然段)
    2、老師這里有一幅書上的插圖,從圖上你都看到了誰在干什么?
    預(yù)設(shè):生1: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媽媽
    既然是咱們書上的圖啊,寫的就是書上的人物,她叫什么?(貝貝)
    生2:貝貝和她的媽媽在說話,媽媽說:“你怎么天天丟東西呢?”
    貝貝眨著一雙大眼睛,對媽媽說:“我也不知道?!?BR>    師:你觀察到了人物,還完成了他們之間的對話。
    那我要請同學來模仿一下,媽媽是怎么說這句話的?
    指名讀這句話。師:我要采訪一下,媽媽你當時心情怎樣呢?
    (有點生氣,有點責備,有點吃驚)她為什么會有這種心情呢?
    3、師:你很了不起,能夠感受到人物的心情。那咱們的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關(guān)于這幅圖的呢?(1到3自然段)下面讓我們一起去課文的1到3自然段看看媽媽和貝貝到底是怎么說的吧?
    請三個同學來讀一讀這三個自然段。
    4、現(xiàn)在誰能用上書上的話說一說,媽媽為什么會生氣呢?
    因為貝貝一回到家,就向媽媽要新的鉛筆、新的橡皮。
    你一回到家就干嘛?請兩個同學說。你們知道嗎?剛才這兩位同學用上了一組關(guān)聯(lián)詞(一……就……),誰還想來用用這組關(guān)聯(lián)詞?
    上課鈴聲一響,我們就……
    怪不得,媽媽要生氣了,因為貝貝一回到家,就向媽媽要……(齊讀)(課件出示這個句子)
    所以媽媽生氣責備地說:你怎么天天丟東西呢?(課件)
    5、誰再來說一說,貝貝為什么每次都要向媽媽要新的鉛筆,新的橡皮呢?
    誰能找到書上的話說一說?出示1、2自然段。
    寫“次”,學生描紅一遍,寫一遍。
    原來她的鉛筆,只用了,她的橡皮只擦了一回,就不知道丟到哪里去了。怪不得媽媽要生氣了,媽媽說:你怎么(齊讀)
    6、那貝貝是怎么回答媽媽的呢?
    看看貝貝的表情,看來對于鉛筆橡皮的去向,貝貝是真的不知道,所以她眨著大眼睛,對媽媽說:我也不知道。(出示對話)
    現(xiàn)在我請兩個同學來演一演媽媽和貝貝,一位同學讀旁白,咱們來讀讀第3自然段媽媽和貝貝的對話,其他同學是評委,認真觀察和傾聽。
    師:剛才我們通過觀察人物的動作,表情,感受到了人物的心情,從而讀好了人物的對話,希望下次咱們再讀人物的對話時也能像剛才一樣去體會,這樣咱們的朗讀才能更吸引人哦!
    接下來我們請所有的女同學扮演媽媽,男同學扮演貝貝,老師來讀旁白,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自然段。
    還有時間,讓我們一起來寫一寫“找”
    先請同學們觀察,然后告訴老師,這個字要怎么寫,指導學生書寫。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具、次、丟、哪、新、每、平、她、些、仔、檢、查、所”等十三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文、次、找、平、辦、讓、包”等七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了解課文內(nèi)容,逐步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愛護學習用具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把對課文的感悟轉(zhuǎn)化為自己日常的學習習慣。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認識“具、次、丟、哪、新、每、平、她、些、仔、檢、查、所”12個生字,學會“文、次、找、平、辦、讓、包”7個生字。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具準備:生詞卡片、課件、學生學習習慣調(diào)查。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擺著鉛筆、橡皮,能說說他們有什么用嗎?
    2、小朋友自由發(fā)言。
    3、教師歸納:鉛筆、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幫我們做這么多事情,真是我們學習上的好伙伴哪!
    (出示撿到的玩具)可是這些小伙伴卻被他們的小主人弄丟了,它們很傷心,讓
    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找個家吧!(板書課題:文具的家)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課文講了件什么事情?
    師: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件什么事情?
    生:文章講了貝貝亂丟文具,在媽媽的教導下學會了愛護文具的好習慣。(教師引導)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具、次、丟、哪、新、每、平、她、些、仔、檢、查、所”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文、次、找、平、辦、讓、包”,指名認讀、領(lǐng)讀。
    (2)教師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總結(jié)
    在這節(jié)課里,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nèi)容,逐步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愛護學習用具的好習慣。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生字。
    2、聽寫生字。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名分段朗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小組分角色朗讀,上臺表演。
    2、文章有幾個自然段?(六個)
    3、教師、男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讀。
    三、課文詳解。
    1、全班讀課文,回答問題:貝貝經(jīng)常丟的是什么文具?(鉛筆和橡皮)
    2、鉛筆,只用了,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著了。你有過這樣的問題嗎?你想過為什么嗎?(學生自由回答)
    怎樣才能不丟文具呢?貝貝怎么做的?(貝貝把文具都仔細檢查裝進文具盒)
    你又是怎么做的?(學生自由回答)
    3、讀文,從哪些詞語中你能體會到貝貝像媽媽愛她一樣,愛著她的小伙伴們?(每天、仔細、所有、回家)
    4、你覺得貝貝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粗心、知錯就改、友愛……)
    5、學完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我們應(yīng)該像貝貝一樣養(yǎng)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6、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自由朗讀。
    四、拓展延伸。
    1.剛才小朋友們都明白了要愛護學習用品,每天要收拾好它們。下面我們就來舉行一個整理書包的比賽,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2.學生整理書包。
    3.評出優(yōu)勝者,獎勵,鼓勵其他同學。
    五、總結(jié)全文。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shè)計:
    《文具的家》
    經(jīng)常丟文具
    媽媽教導
    貝貝愛護文具
    把文具裝進文具盒
    課后反思:
    文具是孩子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而且一年級的孩子們也經(jīng)常和貝貝一樣丟文具,我把課文與學生實際相結(jié)合,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教育孩子養(yǎng)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特別是后的拓展延伸,讓孩子動手整理書包,進一步達到本課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