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關于“江南”

字號:

寫好作文的核心,首先是大量的積累,有意識的積累和無意識的積累。而更多的時候是有意識地積累,我們想表達觀點,除了直接說出我們的觀點,還要對我們的觀點加以證明,證明觀點的時候,就需要事實材料或者前人的觀念的材料。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中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供您查閱。
    篇一:江南雨巷
    
    江南,一個總讓人覺得濕漉漉的名字;我便是在這個濕漉漉的地方長大的。
    中學的時候讀戴望舒的《雨巷》,我似乎認定了那個結著紫丁香淡淡愁怨的女孩兒的模樣。青色的石板路在細雨中泛著青色的光輝,兩旁高高的老石墻布滿了青苔,小巷的盡頭朦朦朧朧的有座小小的石拱橋,那橋下正緩緩劃過一葉小舟,而在船頭上正端坐著一位俏麗的少女,打著一把油紙傘……
    走進江南的小巷子則更有味道了,你走進她的那一剎那,世界好像因為她而安靜下來,所有的喧囂化為烏有,踏著小徑,青石板上響起的聲音是我對她長長的叩問。漫天的雨在我的傘外織成一張致密的網,用手輕輕撫摸石墻上柔軟濕潤的青苔,這暗綠色背后又有過多少世事滄桑?我想這里大概有個茶樓吧,或許在數千年前這里還有個很大的宅院吧!而那宅樓上,一個清瘦的女子倚窗眺望,凄艷的眼神穿過了那幽幽的哀愁,刺痛了千百年來的離怨。
    再走進去,秋風吹起,在我的耳邊掠過,呵,只有在這里我才能享受雨巷給我的洗禮。在秋雨秋露的滋潤下,秋風輕輕地一搖,搖出了春天留下的“情種”。但秋天畢竟是秋天了,在江南,雨巷是從大繁華走向大寂寞的。偶爾可以聽見秋蟬嘰嘰地叫著,叫出了雨巷的寂寞,雨巷的蕭瑟;秋的味道越咂越深,越來越濃,透著惆悵,透著思念,幽怨而悠遠……
    走著,走著,我恍惚間看到了那個女子,千年前那淡淡的紫色愁怨在這條無盡雨巷上開出了無盡的丁香,對,那個擎?zhèn)沔鼓鹊呐骸S蛇h及近的腳步聲打斷了我的神思,就在擦身而過的時候,我們彼此都怔住了,她對我相視而笑,那愁怨的眼神,那似曾相識的臉,在回眸的那一瞬間,我驀然驚覺,啊,我已走到雨巷的盡頭……
    時光在此交錯互換,我深深的呼吸,如同數千年前這樣深深的呼吸,我的四肢魂魄已融化在了這一片雨霧之中了。慢慢地,隨之一起升騰消失……
    巷外又是車水馬龍,巷內還是緘默無語,回憶已悄然遠去,在遙遠的天際與我揮手告別;那個充滿淡淡紫色愁怨的女孩兒,早已蹤跡全無。難道她真是這條巷子的精靈?這個我不知道。
    雨停了,在千年前。千年前的回憶,充滿了我對江南的印象,那水,那橋,那人……
    篇二:江南的水
    
    “北京的氣候造就了這里人們特有的性格,來去都匆匆?!碑數谝淮巫咴谖鲉未蠼稚蠒r,我便想起了這句話,心里愈發(fā)思念江南。
    如果一個北方人初來江南,必然會對這被水包圍的城市產生或多或少的厭惡。這里沒有北方呼嘯的寒風,沒有北方干裂的冰雪,沒有北方豪邁的漢子。只有南方濕漉漉的微風,柔軟明亮的雪花和溫潤的姑娘。
    但是,如果在這兒住下了,就會慢慢地體會到它的好處了。
    在古城里,沒有喧鬧,只有輕柔的水聲和搖船阿婆的歌聲。河道被大橋和小橋連著,與街道互相交錯,使城市變成了水上的棋盤。岸邊的石塊上嫩綠的青苔,被河水浸潤著,愈發(fā)清亮。還有那石塊,也被潤得分辨不出顏色。
    在古城外,你不論在馬路上疾馳,還是在鄉(xiāng)間小道上漫步,你一抬頭,就能看到水,就如同不離不棄的友人,隨時撫慰你的傷口,分享你的快樂。
    一直以來,水就是江南的靈魂。無法想象,沒有水的江南是什么樣子的。沒有了水,就沒有了水木明瑟的個園,沒有了山水明秀的拙政園,更沒有了曲澗通幽的寄暢園。蘇州園林的美妙絕倫的景色,不正是江南的水的重要價值的完美體現嗎?
    記得不久前,自駕去西藏似乎成了很時髦的事。在純白的世界里凈化心靈,聽起來充滿詩意。但比起那白的一無所有的世界,我更愛這“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江南景色。在古鎮(zhèn)的茶樓里,臨窗而坐,嗅著杯中的淡香,望著窗外波光粼粼的河面。這種寧靜安詳之感,或許無法凈化你的心靈,但至少能平定你那顆波瀾壯闊的心。這也可謂是“鳶飛戾天者望水息心”了吧。
    歷史變遷,在這適者生存的年代,江南水仍是一如既往地平靜,像個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詩人,靜靜看著原來樸實的人們開始變得精明,開始追名逐利,只留下一聲淡淡的嘆息。
    從古至今,多少作家贊美過這里,卻終歸依依不舍離開。而我卻想一直依偎她的聲旁,來平靜我這焦躁的心。
    卷著塵埃的風迎面吹來,吹散了我的思緒。我不得不加快腳步前行。心中的煩躁不安似乎化為了清澈的江南水,水面蕩起陣陣漣漪。
    篇三:憶江南
    
    我的老家在湖南桃源,在很多人眼里桃花源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但是在我的眼里,姨奶奶家的小木屋比桃花源還要美麗。
    小木屋在山里,現在條件好了,很多人從山上搬下來,住上了自己家蓋的小別墅了,但是姨奶奶還在那座小木屋里,幾十年沒有離開,如果是我,我也舍不得離開……
    從公路到小木屋有一條窄窄的山路,沿著山路走上去,來到一所木質結構的房子這就是姨奶奶家的小木屋,跨過高高的木質門檻,來到一間方方正正的房間,相當于我們的客廳,客人來了,就在這里接待。左手是一間寬敞的臥室,右手也是一間臥室,客廳直走,有一扇小門,從小門走出去,是一片菜地,地里面種了豆角、空心菜、辣椒、絲瓜等,品種很多。姨奶奶家吃的菜,基本上都是自己種,自己摘。
    我在小木屋里轉了一圈,又發(fā)現了許多小房間,它們各有各的用處,有廚房、飯廳、衛(wèi)生間、洗衣間、洗澡間、儲物間。可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走出小木屋,山坡下是一排排整齊的稻田,姨奶奶真能干??!把稻子插得這么直,直的就像比著尺子插進去的。稻子周圍種著一種植物,它的葉子很像荷葉,開始我以為是荷花,但是它的葉子比荷葉小很多,之后我去問姨奶奶,姨奶奶告訴我這是芋頭,我恍然大悟,原來芋頭是從這種植物下面長出來的呀!我喜歡用它的葉子來接露珠,我把其它的露珠小心地倒在我的葉子上,這樣就成了一個大露珠,它在葉子里晃來晃去,閃閃發(fā)光,漂亮極了!
    緊挨著小木屋的是一個池塘,里面有很多大草魚,是姨奶奶從小養(yǎng)大的。它最愛吃什么呢?你們肯定猜不到,哈哈……是空心菜,當我把一大把空心菜扔到池塘里,一轉眼的功夫就不見了。我最喜歡的還是池塘邊的小小魚,我和弟弟每天都會在池塘邊和它們玩上半天。
    小木屋周圍是一片樹林和竹林,姨奶奶說:“每年春天,竹林里可以挖到新鮮的竹筍,竹筍炒菜味道很美味,也可以把竹筍曬成干,留著冬天吃?!甭犞棠棠痰慕榻B,我感覺這真是一塊寶地?。?BR>    已經離開那里很長時間了,但我還時常想起小木屋渡過的美好時光,每當我想起時,心中都會泛起一股暖暖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