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是南宋周紫芝的一首秋夜懷人詞。起寫夜闌更深、獨守殘燈之苦;接著用溫庭筠《更漏子》詞意,雨聲引起人離別情懷。下片先追憶當年歡聚的情景,最后回筆寫眼前之悲苦,清歌已渺,舊夢難溫,不由得感舊傷懷,垂淚不已。下面就和一起來欣賞下周紫芝的詩詞《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歡迎閱讀!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宋•周紫芝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diào)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fēng)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賞析】
詞先從室內(nèi)環(huán)境寫起,點染出清寂的氛圍。再寫室外之秋雨,進一步烘托氣氛。“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兩句,寫主人公所聞之聲,點出“三更秋雨”這個特定環(huán)境。梧桐夜雨是古詩詞中抒寫愁緒慣用的意象,這兩句也不例外。詞直接描寫雨聲,言“葉葉聲聲是別離”,說秋雨打在芭蕉上,一點一滴的聲音就仿佛是離別的悲歌。這樣不僅寫出了雨聲給人帶來的離愁別緒,突出聲音之悲愴,還把雨聲藝術(shù)化,使人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感受更富感染力。所謂“葉葉聲聲是別離”,與歐陽修的“夜深風(fēng)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借情感對聲音的反應(yīng)表達由此構(gòu)成的心理影響,更深入地刻畫出別離所帶來的悲苦心情。
下闋接著寫對往事的追憶?!罢{(diào)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過去相聚之時,主人公曾與她一起撫琴調(diào)瑟,一起撥動爐中的燃香。在這樣美好的氛圍中,一起唱起吟詠愛情的曲詞,如此甜蜜溫馨??墒牵F(xiàn)在呢?“如今風(fēng)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正是風(fēng)雨滿樓的時候,哪里還聽到“鷓鴣詞”,不過是“梧桐葉上三更雨”罷了?!帮L(fēng)雨西樓夜”呼應(yīng)上闋的“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進一步渲染凄涼氛圍,從而引出“不聽清歌也淚垂”的慨嘆。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因聽雨而有感。起點夜涼燈殘之時,次寫夜雨,即用溫飛卿詞意。換頭,憶舊時之樂?!缃瘛瘍删?,折到現(xiàn)時之悲?!宦犌甯枰矞I垂’,情深語哀?!?BR> 擴展閱讀:周紫芝的詞集摘抄
江城子
夕陽低盡柳如煙。淡平川。斷腸天。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
怎得人如天上月,雖暫缺,有時圓。
斷云飛雨又經(jīng)年。思凄然。淚涓涓。且做如今要見也無緣。
因甚江頭來處雁,飛不到,小樓邊。
踏莎行
情似游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
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shù)。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踏莎行
風(fēng)翠輕翻,霧紅深注。鴛鴦池畔雙魚樹。
合歡鳳子也多情,飛來連理枝頭住。
欲付濃愁,深憑尺素。戲魚波上無尋處。
教誰試與問花看,如何寄得香箋去。
踏莎行
燕子歸來,梅花又落。緗桃雨后燕支薄。
眼前先自許多愁,斜陽更在春池閣。
夢里新歡,年時舊約。日長院靜空簾幕。
幾回猛待不思量,抬頭又是思量著。
踏莎行
鵲報寒枝,魚傳尺素。晴香暗與風(fēng)微度。
故人還寄隴頭梅,憑誰為作梅花賦。
柳外朱橋,竹邊深塢。何時卻向君家去。
便須倩月與徘徊,無人留得花常住。
一剪梅
無限江山無限愁。兩岸斜陽,人上扁舟。
欄桿吹浪不多時,酒在離尊,情滿滄洲。
早是霜華兩鬢秋。目送飛鴻,那更難留。
問君尺素幾時來,莫道長江,不解西流。
卜算子
江北上歸舟,再見江南岸。
江北江南幾度秋,夢里朱顏換。
人是嶺頭云,聚散天誰管。
君似孤云何處歸,我似離群雁。
千秋歲
小春時候。晴日吳山秀。
霜尚淺,梅先透。
波翻醽醁盞,霧暖芙蓉繡。
持壽酒,仙娥特地回雙袖。
試問春多少。恩入芝蘭厚。
松不老,山長久。
星占南極遠,家是椒房舊。
君一笑,金鸞看取人歸后。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宋•周紫芝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diào)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fēng)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賞析】
詞先從室內(nèi)環(huán)境寫起,點染出清寂的氛圍。再寫室外之秋雨,進一步烘托氣氛。“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兩句,寫主人公所聞之聲,點出“三更秋雨”這個特定環(huán)境。梧桐夜雨是古詩詞中抒寫愁緒慣用的意象,這兩句也不例外。詞直接描寫雨聲,言“葉葉聲聲是別離”,說秋雨打在芭蕉上,一點一滴的聲音就仿佛是離別的悲歌。這樣不僅寫出了雨聲給人帶來的離愁別緒,突出聲音之悲愴,還把雨聲藝術(shù)化,使人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感受更富感染力。所謂“葉葉聲聲是別離”,與歐陽修的“夜深風(fēng)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借情感對聲音的反應(yīng)表達由此構(gòu)成的心理影響,更深入地刻畫出別離所帶來的悲苦心情。
下闋接著寫對往事的追憶?!罢{(diào)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過去相聚之時,主人公曾與她一起撫琴調(diào)瑟,一起撥動爐中的燃香。在這樣美好的氛圍中,一起唱起吟詠愛情的曲詞,如此甜蜜溫馨??墒牵F(xiàn)在呢?“如今風(fēng)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正是風(fēng)雨滿樓的時候,哪里還聽到“鷓鴣詞”,不過是“梧桐葉上三更雨”罷了?!帮L(fēng)雨西樓夜”呼應(yīng)上闋的“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進一步渲染凄涼氛圍,從而引出“不聽清歌也淚垂”的慨嘆。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因聽雨而有感。起點夜涼燈殘之時,次寫夜雨,即用溫飛卿詞意。換頭,憶舊時之樂?!缃瘛瘍删?,折到現(xiàn)時之悲?!宦犌甯枰矞I垂’,情深語哀?!?BR> 擴展閱讀:周紫芝的詞集摘抄
江城子
夕陽低盡柳如煙。淡平川。斷腸天。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
怎得人如天上月,雖暫缺,有時圓。
斷云飛雨又經(jīng)年。思凄然。淚涓涓。且做如今要見也無緣。
因甚江頭來處雁,飛不到,小樓邊。
踏莎行
情似游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
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shù)。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踏莎行
風(fēng)翠輕翻,霧紅深注。鴛鴦池畔雙魚樹。
合歡鳳子也多情,飛來連理枝頭住。
欲付濃愁,深憑尺素。戲魚波上無尋處。
教誰試與問花看,如何寄得香箋去。
踏莎行
燕子歸來,梅花又落。緗桃雨后燕支薄。
眼前先自許多愁,斜陽更在春池閣。
夢里新歡,年時舊約。日長院靜空簾幕。
幾回猛待不思量,抬頭又是思量著。
踏莎行
鵲報寒枝,魚傳尺素。晴香暗與風(fēng)微度。
故人還寄隴頭梅,憑誰為作梅花賦。
柳外朱橋,竹邊深塢。何時卻向君家去。
便須倩月與徘徊,無人留得花常住。
一剪梅
無限江山無限愁。兩岸斜陽,人上扁舟。
欄桿吹浪不多時,酒在離尊,情滿滄洲。
早是霜華兩鬢秋。目送飛鴻,那更難留。
問君尺素幾時來,莫道長江,不解西流。
卜算子
江北上歸舟,再見江南岸。
江北江南幾度秋,夢里朱顏換。
人是嶺頭云,聚散天誰管。
君似孤云何處歸,我似離群雁。
千秋歲
小春時候。晴日吳山秀。
霜尚淺,梅先透。
波翻醽醁盞,霧暖芙蓉繡。
持壽酒,仙娥特地回雙袖。
試問春多少。恩入芝蘭厚。
松不老,山長久。
星占南極遠,家是椒房舊。
君一笑,金鸞看取人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