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扶老攜幼的造句有哪些

字號:


    扶老攜幼,指攙扶著老人,帶領著小孩。形容民眾成群結隊而行。下面是分享的關于扶老攜幼的造句有哪些。歡迎閱讀參考!
    扶老攜幼造句
    1、燈展期間,許多鄉(xiāng)親扶老攜幼,駐足世界會的展場參觀。
    2、難道你沒有學過扶老攜幼的傳統(tǒng)美德么,這點事都不幫忙
    3、所有的人都應該誠實、勤勞、扶老攜幼。
    4、在這個村子里每個人都扶老攜幼得生活著
    5、當代學生應該要有扶老攜幼的美德
    6、他經常扶老攜幼,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7、商品以服飾化妝品首飾為主,且兼容青少年最新流行與歐巴桑品味。高雄人習慣扶老攜幼來逛,一次買一家大小需要。
    8、共有約一萬名市民扶老攜幼到天文臺參觀。
    9、難道你以為這個世界上沒有雷鋒了么,不,你錯了?,F(xiàn)在扶老攜幼的人還是很多的
    10、被日本侵略軍搗毀家園的無辜百姓被迫扶老攜幼逃奔他鄉(xiāng)。這是京滬路上的難民。
    11、不過這里的菜依然,每逢周末節(jié)日,許多市民都扶老攜幼來游覽,也有人把祖先靈位安放在這里供奉。
    12、適逢周末,同修踴躍叁與,有的甚至扶老攜幼前來撿拾垃圾。
    13、扶老攜幼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情
    14、而“扶老攜幼”要建立的養(yǎng)老院在經濟上則是由這些老人的退休金支撐,而退休金國家是有保障的。
    擴展閱讀:
    【成語典故】
    春秋時候,齊國有一位叫做孟嘗君的人,他在家里養(yǎng)了三千個食客,孟嘗君把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種等級。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魚大肉,出門的時候還有車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魚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
    有一天,孟嘗君的朋友介紹一個叫做馮諼(音:宣)的人到孟嘗君家,孟嘗君問他的朋友:“這個叫馮諼的人有什么專長呀?”朋友想了很久說:“好像沒什么專長耶!”孟嘗君聽了之后,就不怎么理會馮諼,家里的傭人看到孟嘗君不理馮諼,以為主人瞧不起馮諼,通通把馮諼當下等的客人招待。
    馮諼心里很不高興,天天發(fā)牢騷:“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干脆離開算了!”孟嘗君知道以后,就把馮諼由下等的客人升為上等的客人,還送給馮諼的母親吃的和用的東西,馮諼心想:“孟嘗君對我這么好,我一定要找機會報答他!”
    有一次,孟嘗君派馮諼到薛地去討債,馮諼就假裝是孟嘗君下的命令,叫所有欠孟嘗君錢的人不用還錢,替孟嘗君買了個“義”的好名聲!而孟嘗君卻不知是為其好,并怪罪馮諼。
    后來孟嘗君被齊王國君解除了相國的官位,回到薛地去住的時候,薛地的人民都熱烈地歡迎孟嘗君。人們帶著老人,甚至連孩子也抱了出來,出城百里相迎。孟嘗君笑道:“先生給我買的‘義’,我看到了!”
    “扶老攜幼”一成語便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