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二年級小學(xué)生的寓言故事三篇

字號:

寓言故事是文學(xué)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xùn)意義的故事。它的結(jié)構(gòu)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xùn)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以下是整理的《適合二年級小學(xué)生的寓言故事三篇》,希望幫助到您。
    【巨蟒與豹子】
    在一個原始森林里,一條巨蟒和一頭豹子同時盯上了一只羚羊。豹子看著巨蟒,巨蟒看著豹子,各自打著“算盤”。
    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須首先消滅巨蟒。
    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須首先消滅豹子。
    于是幾乎在同一時刻,豹子撲向了巨蟒,巨蟒撲向了豹子。
    豹子咬著巨蟒的脖頸想:如果不下力氣咬,我就會被巨蟒纏死。
    巨蟒纏著豹子的身子想:如果不下力氣纏,我就會被豹子咬死。
    于是雙方都死命地用著力氣。
    最后,羚羊安詳?shù)仵庵阶幼吡?,而豹子與巨蟒卻雙雙倒地。
    獵人看了這一場爭斗甚是感慨,說:“如果兩者同時撲向獵物,而不是撲向?qū)Ψ剑缓笃椒质澄?,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同時走開,一起放棄獵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中一方走開,一方撲向獵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在意識到問題的嚴(yán)重性時互相松開,兩者也都不會死。它們的悲哀就在于把本該具備的謙讓轉(zhuǎn)化成了你死我活的爭斗?!?BR>    生活中的悲哀也常常由此而起。
    【袋鼠的節(jié)約】
    袋鼠雖名為鼠,但并不像嚙齒類動物一樣,有終生不斷成長的銳利門牙。
    它們像其他草食動物一般,以臼齒來咀嚼野草。
    野草對臼齒的損害性很大,所以很多草食性動物在臼齒脫落后,都可以馬上再生。
    不幸的是,袋鼠的臼齒卻無法再生,所以雖然它們左右牙床各有四對臼齒,但平時只使用最前面的一對,等到第一對耗損而自動脫落后,第二對才再向前移,取代第一對。平均一對臼齒約可使用五六年,到了十五至二十歲之間,就只剩下最后一對臼齒,除非不吃東西,否則勢必全都耗損。
    而當(dāng)這一對臼齒磨盡脫落時,則“事祿已盡”,即使無病無痛,也會死于饑餓。
    人類可用的資源也有限,等大量耗損后才想到要節(jié)約,已后悔莫及。
    【鸚鵡與老?!?/FONT>
    一個農(nóng)夫養(yǎng)了一只會說話的鸚鵡和一只會干活的牛,除這兩件東西外,家里再沒有值錢的東西了。
    一次,牛從田地干活歸來,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剛一進(jìn)院,便躺在地上,站不起來了。它已疲憊不堪。鸚鵡見狀,十分感慨地說:“老牛呀,你那樣吃苦受累,可主人夸過你了嗎?還不是說你干活慢,有牛脾氣。你呀,可真是受累不討好呀,真可悲。你瞧我,不用干活,還讓主人伺候著,主人還經(jīng)常表揚(yáng)我,說我真會說話,會學(xué)舌,太可愛了。你說我是不是比你聰明多了?你是否知道自己是個大傻瓜?"
    老牛說:“我知道自己傻,但我相信主人不傻,靠漂亮話只能得寵一時,不能得寵一世?!?BR>    鸚鵡聽了老牛的話感到十分不悅。于是雙方便都沉默了。
    夜里,農(nóng)夫家里來了一伙強(qiáng)盜,他們抓住了農(nóng)夫,逼迫農(nóng)夫交出一件值錢的東西,否則就要?dú)⑺擂r(nóng)夫。鸚鵡看在眼里,心想,農(nóng)夫最不喜歡老牛了,他肯定會把老牛交給強(qiáng)盜的??山Y(jié)果恰恰相反,農(nóng)夫?qū)ⅪW鵡交給了強(qiáng)盜。
    鸚鵡不服氣,它問農(nóng)夫,為什么不把牛交給強(qiáng)盜?農(nóng)夫說:“其實(shí)這道理很簡單,沒有牛就不能耕田,我就得挨餓,甚至被餓死,而沒有鸚鵡,只不過少聽一些漂亮話而已,無關(guān)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