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故事:雞寶寶吃沙粒

字號(hào):

在孩子小的時(shí)候給寶寶講一些益智故事,對寶寶的身心健康成長有很大幫助哦!下面是分享的益智故事:雞寶寶吃沙粒,希望大家喜歡。
    【雞寶寶吃沙粒】
    雞媽媽帶著一群雞寶寶到處找食物。它們來到了一片草地上,雞媽媽在前面用爪子刨地,每刨出一條小蟲子,雞媽媽就“咯咯”地叫喚幾聲。雞寶寶們聽到了媽媽的叫喚,就知道媽媽找到了食物,都跑上前去搶食。而雞媽媽慈愛地看了寶寶們一眼后,又開始新一輪的刨食。很快,雞寶寶們就吃飽了。
    雞媽媽又帶著雞寶寶們來到了一片沙灘上。沙灘很干燥,幾乎沒有食物,但雞媽媽還是在那兒刨著。忽然,雞媽媽“咯咯”地叫喚了起來,雞寶寶們以為媽媽又找到了食物,就一起圍了上去??墒撬鼈兂丝匆娨恍┟琢4笮〉纳沉M?,沒見到蟲子之類可吃的食物。
    雞寶寶們就問:“媽媽,你喚我們來,卻沒有蟲子,我們吃什么呀?”
    雞媽媽說:“你們剛才在草地上吃了那么多東西,現(xiàn)在再吃幾顆小沙粒吧!”
    雞寶寶們以為自己聽錯(cuò)了,連忙問:“媽媽,沙粒怎么能吃呢?”
    雞媽媽笑著回答:“孩子們,我們不僅能吃沙粒,而且不吃還不行呢!”
    雞寶寶們疑惑地問:“為什么呀,媽媽?”
    雞媽媽說:“因?yàn)槲覀儧]有牙齒,不能嚼(jiáo)碎食物,只能在沙粒的幫助下磨碎食物。磨碎了的食物才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我們不吃一點(diǎn)沙粒,就無法磨碎食物,就會(huì)引起消化不良,會(huì)得病的?!?BR>    雞寶寶們豁(huò)然開朗。它們也像搶食蟲子一樣搶著吃了幾顆小沙粒。
    拓展知識(shí):
    雞的尖嘴很善于啄取食物吃,但它們沒有牙齒,不能磨碎食物。雞吃沙粒,其實(shí)就是為了把食物磨碎。食物被雞吞下后,先經(jīng)過食道進(jìn)入嗉(sù)囊,在其中儲(chǔ)存一段時(shí)間,經(jīng)過各種消化液的作用,食物就會(huì)變軟。接著食物到達(dá)砂囊。雞的砂囊俗稱雞肫(zhūn),也是消化食物的地方。雞肫十分堅(jiān)韌,內(nèi)有一層黃色的角質(zhì)層,吃進(jìn)肚里的米粒、谷物等食物在雞肫的用力蠕動(dòng)下,被沙粒磨碎,這樣雞才能將食物徹底消化吸收。
    【小白兔的草帽】
    妮妮是一只聰明伶俐的小白兔,她有一頂心愛的草帽,這是妮妮過生日時(shí),媽媽送給她的。
    有一天,妮妮帶著她心愛的草帽和籃子到山坡上挖菜去,她來到山坡上,看見樹上結(jié)滿了紅通通的大蘋果,妮妮連忙摘了一些,放到了籃子里,妮妮又拔了一些紅蘿卜,拔完蘿卜已經(jīng)是中午了,太陽火辣辣的照在妮妮身上,熱得她滿頭大汗,于是她把草帽取下來戴在頭上,把它當(dāng)成了遮陽帽。
    妮妮走著走著,突然,烏云密布,電閃雷鳴,下起了大雨,妮妮趕緊把帽子系緊,不讓風(fēng)吹跑,草帽又可以當(dāng)雨傘了。
    雨慢慢地停了,妮妮還要往前走。突然,一只大灰狼從草叢中竄了出來,直直的向妮妮撲了過來,妮妮嚇得趕緊調(diào)轉(zhuǎn)頭向前跑去,大灰狼在后面邊追邊兇巴巴地說:“小白兔,別跑了,留下來做我的晚餐吧?!蹦菽菀稽c(diǎn)都不在乎大灰狼說什么,只顧自己逃命了。妮妮跑呀跑呀,跑到了山頂上,妮妮沒路可走了。眼看就要被追上了,可把妮妮急壞了。突然,妮妮眼睛一亮,想出了一個(gè)好辦法。她把帽子摘下來,兩手握緊草帽的繩子,往山頂下一跳,草帽像降落傘一樣,把妮妮安安全全地送到了山底下。
    來到山底下,妮妮看見山坡上有許許多多的蘑菇,妮妮想摘一些回家,可是籃子已經(jīng)裝滿了,盛不下了,怎么辦呢?“對呀,可以用草帽來做籃子呀?!蹦菽葑匝宰哉Z地說。于是,妮妮把草帽兩邊的繩子一系,挎在胳膊上,高高興興地摘蘑菇去了。
    回到家里,媽媽看見妮妮提回來這么多的吃的,可高興了。媽媽夸妮妮是一個(gè)聰明,能干的小白兔。
    這個(gè)故事告訴我們,遇到困難,不要著急,仔細(xì)想一想,總會(huì)有辦法。
    【蝸牛當(dāng)證人】
    幾條條小青蟲聚在一起,商量著要去小白兔的菜地偷青菜。
    “小白兔請了小麻雀看護(hù)菜地,我們怎么進(jìn)去呢?”一條小青蟲說。“我去把小麻雀引開!”另一條小青蟲自告奮勇。
    小麻雀正在小白兔的菜地上空巡邏,見來了一條小青蟲,立刻警惕起來?!靶∏嘞x,你是來偷吃青菜的吧?”小麻雀攔住他問?!皠e誤會(huì),我是來請你去聽青蛙演唱會(huì)的!”小青蟲說。
    小麻雀最愛聽音樂,聽小青蟲這么一說,連忙飛走了。小青蟲等小麻雀飛遠(yuǎn)后,趕忙去叫來伙伴們,在菜地里大吃起來。
    小麻雀找了半天,才在一個(gè)池塘邊找到了小青蛙。小麻雀一問小青蛙,才知道上了小青蟲的當(dāng),他叫了一聲“不好”,快速飛了回來。
    小麻雀發(fā)現(xiàn)菜地被糟蹋得不像樣子,再找小青蟲,他們早就溜了。小麻雀找到森林法官貓頭鷹告狀,法官派人抓來了小青蟲。
    小青蟲矢口否認(rèn),說:“小麻雀說我吃了青菜,有證人嗎?”
    法官雖然懷疑是小青蟲干的壞事,但沒有證人,怎么判罪呢?
    正在這時(shí),一只蝸牛慢慢地爬上法庭,要求當(dāng)證人。狡猾的小青蟲問:“蝸牛,我們吃菜時(shí)你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見的?”蝸牛說:“當(dāng)時(shí)太陽特別大,我正躲在殼里休息?!?BR>    “胡說八道,你躲在蝸牛殼里怎么看見外邊的事情?”小青蟲以為抓住了把柄。
    法官說:“哈哈,這你們就不懂了,蝸??梢酝ㄟ^彎曲的管徑看外邊,像潛望鏡一樣!”小青蟲張口結(jié)舌,只好乖乖地認(rèn)錯(c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