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作文預(yù)測范文:精神的脂肪

字號: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慮其現(xiàn)實意義,如果沒有了現(xiàn)實意義,該文章就遜色許多。因此,學(xué)生習(xí)作也好,考場作文也好,聯(lián)系實際是必需的。但是,這一環(huán)節(jié)不能太婆婆媽媽,應(yīng)如一部樂曲演奏完畢,戛然而止、曲終人散、回味無窮。下面收集了一些2019年高考作文預(yù)測范文,供各位同學(xué)練習(xí)。
    2019年高考作文預(yù)測范文:精神的脂肪
    
    走在大街上,我們時??梢钥吹接嘘P(guān)減肥瘦身的廣告,確實愛美是人的天性,我們有必要清除身體中過多的脂肪。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在這個喧囂的文化迷亂的時代,各種價值取向低俗的思想觀念和人生追求不斷泛濫,這種“精神脂肪”的堆積也在影響著個體的身心健康。
    因而,我們更有必要關(guān)注這種“精神脂肪”的危害。在這個意義上,有人說得很好:“物質(zhì)的脂肪臃腫著我們的身體,精神的脂肪銹蝕著我們的靈魂。”
    請以“精神的脂肪”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優(yōu)秀范文】:心靈的花未眠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老國王想要尋找一個孩子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于是給全國所有的孩子都發(fā)了一包花種,宣布三個月內(nèi)誰能種出最美麗的花就將王位傳給誰。
    時限到了,所有孩子的手中都捧著五顏六色的花,只有一個小男孩的花盆是空的,因為發(fā)下的花種都是煮過的,不可能生長開花。這個孩子沒有種出花,但他心靈里卻有一朵世間最美的未眠之花。
    在這個喧囂的文化迷亂的時代,有人利欲熏心,將道德拋諸腦后;有人忘記了國恥,穿著日本軍旗裝招搖過市;有人以低俗為樂,甚至以低俗為業(yè)。這一系列的現(xiàn)象難道不值得我們認真反思嗎?這種價值取向的思想觀念和人生追求,有人將其比作“精神脂肪”。
    正如物質(zhì)的脂肪一樣,精神的脂肪也是一點一滴累計成的。這其中輿論的導(dǎo)向作用和自身免疫力的低下起到了最為重要的作用。以“楊麗娟事件”為例,原本楊麗娟一直喜歡劉德華,但遠未達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這本無可厚非,因為許多青少年都有自己仰慕的偶像,但隨著時間流逝總會漫漫變淡??墒悄承┟襟w推波助瀾的越權(quán)行為將楊麗娟一步步推向了風(fēng)口浪尖,推向了一幕令人扼腕的悲劇。精神脂肪腐蝕著靈魂與生命,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事實。但好在,在我們心靈的最深處有個角落,在那里,一直有一朵不眠的花,只是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
    我們的眼睛被浮華的塵世遮蓋,我們的耳朵被都市的喧鬧蒙蔽,但是,總有一些事、一些人觸動我們心靈的那朵不眠之花。比如叢飛,比如任長霞,比如徐本禹,比如沈浩,還有許多偉大卻又平凡的人,他們的心靈中,也綻放著一朵朵艷美的未眠之花。
    其實,拂走蒙蔽了我們的眼睛和心的喧囂很容易,就像推開一扇虛掩的門。給心靈里的未眠之花些許空間,它們就可以盛放,用那沁人心脾的芳香蕩滌那些丑惡與低俗,取代精神脂肪的位置,讓靈魂獲得重生。你準備好了嗎?讓我們的狂心都歇下來,深深呼吸,欣賞那未眠之花的清香吧。
    2019年高考作文預(yù)測范文:不忘初衷就好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xué)將每月在食堂吃飯超過60頓,一個月總消費不足420元的學(xué)生列為資助對象,直接把補貼款打進飯卡。這件事在學(xué)生中引起很大反響。
    學(xué)生甲:“這是一種‘隱形慈善’,既幫助了貧困學(xué)生又維護了他的個人尊嚴,好!”
    學(xué)生乙:“這種做法初衷是好的,但不夠公開透明,難保公平公正,也可能會出現(xiàn)‘暗箱操作’?!?BR>    學(xué)生丙:“這樣悄悄地進行補助,對個人固然有好處,但對倡導(dǎo)幫貧扶困的風(fēng)氣作用有限,不如陳光標(biāo)式的高調(diào)慈善影響力大?!?BR>    ……
    請根據(jù)你對材料的理解,任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確立意,自定文體,自擬標(biāo)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優(yōu)秀范文】:不忘初衷就好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xué)對貧困學(xué)生的慈善資助事件在社會上引發(fā)了熱烈的反響?;蛟?,慈善,還是隱形的好,可維護受資助者的尊嚴;或云,公開透明難免“暗箱操作”,有失公平;或云,慈善就得正大光明、高調(diào)于社會。
    諸如此之類,各有各說,還都挺有道理的。依吾之見,古往今來,所有事情本來就是沒有統(tǒng)一的標(biāo)準的,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做法以包容的態(tài)度待之。然而話又說回來,任何事情都得追根溯源,無論怎么看、怎么做,慈善這件事,都不得離開一個“善”字。
    對個人也好、對社會也罷;公開也好,保密也行。不忘“善”字就行,就好。
    值得爭議的并非慈善本身的公開與否,而是從事慈善者本著的“善”字之真假。
    就跟一碗白米飯中的幾粒硌牙的石子一樣,在慈善活動中總是會涌現(xiàn)一樁又一樁的丑聞。
    有當(dāng)紅明星詐捐的、有公益組織蠶食善款的,假慈善之名牟取私利,還真是花樣百出、防不勝防,這對于整個社會只能是無奈啊!無奈。就是因為有這種無奈,所以人們對慈善之“善”開始充斥了一種懷疑、一種不相信,更有甚者已經(jīng)對其貼上了“暗箱操作”、“作秀”、“利益”等,飽含銅臭和惡臭味兒的標(biāo)簽。
    正因如此,所以才會有人在明知會傷害資助對象的情況下還要求其信息公開,而這對有真“善”的部分慈善者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奈呢?
    而造成這種無奈的原因,很明顯,就是一個真假的問題,善的真假。如果所謂的慈善者的初衷就本身不是一個“善”字,而是一個隔絕了人性的“利”字,那么我們?yōu)楹芜€要以“慈善”冠以其名呢?為何還要將其列入慈善的范疇來造成社會對慈善事業(yè)的懷疑呢?為何還要以此來裹挾真正的慈善者呢?惑矣,惑矣!
    所以,無論何種慈善,何種以“善”為出發(fā)點的做法,只要不忘其之初衷,本著“善”字,就沒錯。
    感動了整個中國的“炎黃”——張紀清,隱形慈善,二十年如一日,不求功不為名,不忘初衷,拂手了事去,是個大寫的“善”字;震驚了整個中國的“首善”——陳光標(biāo),高調(diào)慈善,一身正氣,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雖顯暴力,但也是不忘初衷。
    一個潤物無聲、一個立竿見影,都是其不忘初衷之果。
    慈善如此,整個社會不也如此一般嗎?哪一個領(lǐng)域沒有硌牙的石子呢?那件事不會或多或少的引發(fā)爭議呢?唯有不忘其初衷,方可妥善的對待、處理真與假、對與錯的問題。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著以初衷辨之。所以南京理工大學(xué)的慈善行為,既然是真“善”,那就不忘初衷,繼續(xù)前進吧!
    2019年高考作文預(yù)測范文:守護共同記憶,深烙文化之印
    
    我常常在想,我生活的這座城市,能成為我靈魂的皈依嗎?——題記
    張大春在《城邦暴力團》里以平和的驕傲寫道:“這是一座不存在于地圖的城市,沒有路牌會告訴你它在哪里,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形象存在于每一條道路每一片竹林,但你如是外來者,不經(jīng)指點,是找不到它的。”
    這座城市是什么?如他描述,這是存在于真實城市之外的,一個文化的倒影。它由共同記憶凝煉、歸納而成。長輩說,共同記憶是城市的根和魂,我深然之。
    城市是人的城市,所以共同記憶,是它所有居民曾共同生活的回憶。六朝古都記得歷史風(fēng)云,草莽故鄉(xiāng)記得王侯將相,紅色圣地記得星星之火,新興城市記得熱情開放,更不用說,它的建筑、河湖、民歌、古俗,這些,是凝固的共同記憶。但,以上種種,不只是記憶。正是在日復(fù)一日的記憶疊加中,城市市民如我,從中不自覺地抽象出一種共同的生活方式、同樣的行世觀念、相似的精神氣質(zhì)——共同記憶,凝成了城市的文化氣質(zhì)。
    城市的文化氣質(zhì),是隨記憶動態(tài)變化而不斷更新的,但無論記憶如何增刪,這種氣質(zhì)一經(jīng)形成就很難完全改變。它的生命力與定力,反過來亦塑造了一群人、一座城。
    如果說不同的城市是群星,散落在人類文明的星空上,那么文化就是它們永恒的光輝,使它們被看見、被矚目。群星的光輝投射在人類真實的原野上,使這里有了翡冷翠、那里有了威尼斯,即使漫長的歲月使一些城市如流星般劃過夜空,文化,也是它們曾燦爛燃燒過的證明。文化,亦為我們的靈魂打上深深的烙印。即使我們終將背井離鄉(xiāng)、從一生的城市出走;即使我們萍落于五湖四海、經(jīng)年風(fēng)霜滿面,我們亦能相認,因為我們的靈魂深處,有一座城市的光芒。
    我們需要城市的文化給我們這種烙印,因為我們需要確認人與故鄉(xiāng)的關(guān)系。而城市亦需要保存共同記憶,才能永存這份烙印的力量。但,作為一個普通的市民,我常常茫然,物質(zhì)文明的更新?lián)Q代是否正在撕裂、剝奪我們的共同記憶?高樓大廈崛起了,而牌坊、民居、古鐘樓倒下了。冰冷的水泥覆蓋了視野,而溫暖的河流正消逝于我們的理想鄉(xiāng)。共同記憶的確需要現(xiàn)代文明的更新補充,但,那些古老的、美好的、純粹的精神物化象征——古音、民戲、舊民居……又怎能被無情拋棄?
    不能一概否定,不能全盤拋棄??v只是一個微小的城市個體,我仍相信,只有保存我們美好的共同記憶,才能保存文化的根基。城市,才不會是空中的樓閣。我期待,人們虔誠守護這份記憶的明天就能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