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詩詞:《夢江南·千萬恨》原文譯文賞析

字號:


    這首詞以意境取勝,通過描寫思婦在孤單的月光下獨自思念的情景,表現(xiàn)了其內心的悲戚和哀傷。下面是分享的溫庭筠詩詞:《夢江南·千萬恨》原文譯文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夢江南·千萬恨》
    唐代: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譯文】
    雖有千頭萬緒之恨,但恨到極點的是那遠在天涯的人兒久不歸來。蒼山上空懸掛的明月不知我心中愁事。水面上低吟的風吹落水旁花瓣飄落眼前,遠空搖曳的碧云在晚風的吹拂下微微斜行。
    【注釋】
    夢江南: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原名“望江南”,又名“憶江南”等。
    恨:離恨。
    天涯:天邊。指思念的人在遙遠的地方。
    搖曳:猶言搖蕩、動蕩。
    【賞析】
    這首詞以意境取勝,通過描寫思婦在孤單的月光下獨自思念的情景,表現(xiàn)了其內心的悲戚和哀傷。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笔拙渲背觥昂蕖弊?,“千萬”直貫下句“極”字,并點出原因在于所恨之人遠“在天涯”,滿腔怨恨噴薄而出。說“恨”而有“千萬”,足見恨之多與無窮,而且顯得反復、零亂,大有不勝枚舉之概。雖有千頭萬緒之恨,但恨到極點的事只有一樁,即遠在天涯的那個人久不歸來。這是對全詞的主旨作正面描寫。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二句,初讀感受亦自泛泛;幾經(jīng)推敲玩味,才覺得文章本天成,而妙手得之卻并非偶然。上文正面意思既已說盡,故這兩句只能側寫。詞中抒情主人公既有“千萬恨”,說她“心里”有“事”當然不成問題;但更使她難過的,卻在于“有恨無人省”。她一天到晚,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卻無人能理解她的心事,只有山月不時臨照閨中而已。不說“人不知”,而說“山月不知”,則孤寂無聊之情可以想見.這是一層。夫山月既頻來相照,似乎有情矣;其實卻是根本無情的。心里有恨事,當然想對人傾訴一下才好,但平時并可以傾訴的對象亦無之。好容易盼到月亮來了,似乎可以向它傾訴一下,而向月亮傾訴實等于不傾訴,甚至比根本不傾訴時心情還更壞些!于是“山月不知心里事”也成為這個主人公“恨”的內容之一了。這是又一層。至于說“不知心里事”的是“山月”而不是其他,這也是經(jīng)過作者精心選擇的。李白《靜夜思》:“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令本通作“望明月”)望山月能使客子思鄉(xiāng).當然也能使閨人懷遠。況且山高則月小,當月逾山尖而照入人家時必在夜深。這就點明詞中女主人公經(jīng)常是難以入眠的。這是第三層?!对姟ぺL·柏舟》:“日居月諸,胡迭而微。”以日月喻丈天,原是傳統(tǒng)比興手法。然則這一句蓋謂水闊山長,遠在天涯的丈夫并不能體諒自己這做妻子的一片苦心也。這是第四層。
    “水風”句與上聯(lián)角度雖異,意匠買同。夜里看月有限,晝間看花也還是有恨??椿ㄔ瓰榱饲矏?,及至看了,反倒給自己添了煩惱。況上句以月喻天,則此句顯然以花自喻。借花落,正是惜自己年華之易謝:花開花落正如人之有青年老年,本是自然現(xiàn)象;但眼前的花卻是被風吹落的?!翱章洹闭?、白白地吹落,無緣無故地吹落之謂;這正是《詩·小雅·小弁》中所謂的“維憂用老”一語(《古詩十九首》則云“思君令人老”)的形象化,而不僅是“恐年歲之不吾與”這一層意思了。
    至于所謂“水風”,指水上之風。這也不僅為了求與“山月”工整相對而已。水面風來,風吹花落,落到哪里?自然落在水中,這不正是稍后于溫庭筠的李煜的名句“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另一種寫法嗎?溫的這句寫得比較蘊藉,但并不顯得吞吐扭捏,依然是清新駿快的風格,可是造意卻深曲多了。
    “搖曳碧云斜?!币箤ι皆?,晝惜落花,在晝夜交替的黃昏,搖曳是程度不怎么明顯的動蕩,是輕輕移斜了角度的晃動。此句看似單純寫景,卻狀出了凝望暮色與碧云的女主人的百無聊賴之態(tài),說明一天的光陰又在不知不覺中消逝了,不著“恨”字而“恨極”之意已和盤托出。
    擴展閱讀:后世研究之作品研究
    學界對溫庭筠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研究論著主要有:葉嘉瑩的《溫庭筠詞概說》、江華清的《論溫庭筠詞的藝術風格》、平甬的《溫庭筠——花間鼻祖》、吳恕的《詞的開山大師溫庭筠》、劉兆熊的《花間派鼻祖溫庭筠》、劉中酥的《唐末文壇巨柱溫庭筠》、李東鄉(xiāng)的《溫庭筠詞試論》、沈曾植的《溫飛卿詩集蘭畹之意》、溫廷敬的《讀溫飛卿詩集書后》《溫飛卿詩發(fā)微》、林邦鈞的《溫庭筠和他的詩》、王翊群和朱嘉耀的《試論溫庭筠詩歌的積極意義》、黃震云的《溫庭筠的詩歌藝術特色》、孫安邦的《試論憤世刺時的溫庭筠》、張晶的《溫庭筠樂府詩中的女性形象》《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的交融――溫庭筠樂府詩散論》、俞明仁的《溫庭筠散論》、王希斌的《論溫庭筠樂府詩的思想內容》《繪陰柔之色寫陽剛之美――論溫庭筠樂府詩歌的藝術特色》、劉尊明的《溫庭筠筆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審美意義》《禪與詩――溫庭筠藝術風格成因新探》、山木敏雄的《試論溫庭筠文學的一個側面――時間流逝中的不安定存在》、成松柳的《溫庭筠詩歌藝術風格初探》、黃昆的《衰絕晚唐――飛卿:溫庭筠詩歌簡論》、張巍的《溫庭筠的詩法和詞法》、管升攀的《溫庭筠詞風成因追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