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塵不染解釋:原指佛教徒修行時(shí),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潔凈?,F(xiàn)泛指絲毫不受壞習(xí)慣,壞風(fēng)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干凈。下面是分享的關(guān)于一塵不染的造句有哪些。歡迎閱讀參考!
一塵不染造句
1、這個人清廉正直,不受別人的賄賂,有一塵不染的品質(zhì)。
2、無論是面對名利場上的爾虞我詐,還是穿梭于燈紅酒綠的都市之中,他依然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心靈一塵不染。
3、他用手往家具上一摸,果然一塵不染,不覺滿意地笑了。
4、她已是一塵不染的人了,何必以此閒事去打擾她的清修?
5、環(huán)衛(wèi)工人們,努力讓我們的城市一塵不染。
6、小女孩的心靈猶如雨后晴空般一塵不染。
7、在房間中布置一點(diǎn)綠色植物,更能顯出一塵不染的脫俗感覺。
8、屋子里窗明幾凈,一塵不染。
9、媽媽非常愛整潔,不管工作再忙她都會把家里收拾的一塵不染。
10、他是出家人,一塵不染,怎會管你這些閒事?
11、你果然是位賢內(nèi)助,家里整理得窗明幾凈,一塵不染。
12、教室被同學(xué)們打掃的一塵不染。
13、他愛花如命,打掃花園,甚至要把花草樹木打掃的一塵不染。
14、他為官一塵不染,所以至今仍是兩袖清風(fēng)。
15、雨后的青山,想淚水洗過的良心一般,一塵不染。
16、此人個性高潔,從政多年,依然兩袖清風(fēng),可真是一塵不染。
17、我一進(jìn)門,就可以感覺到屋子里的那份干凈,那份一塵不染的清新。
18、靜閒師太果然是一塵不染的得道高人,言行蘊(yùn)涵禪機(jī)。
19、王阿姨喜歡干凈,每天都要把家里打掃的一塵不染。
20、荷花的品格就象是一位一塵不染的君子。
擴(kuò)展閱讀:
【近義詞】六根清凈、一清二白、一干二凈、一塵不到、潔身自好、不染纖塵、不染一塵、六塵不染、冰清玉潔、明哲保身
【反義詞】野心勃勃、貪得無厭、糖衣炮彈、欲壑難填、污七八糟、亂七八糟、雁過拔毛
【典故】
唐高宗年間,弘忍大師開壇講學(xué),當(dāng)時(shí)他的手下有五百余名弟子,最有慧根的當(dāng)屬大弟子神秀。神秀,俗姓李,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縣)人。少年時(shí)為儒生,游學(xué)江南,博覽經(jīng)史。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神秀在洛陽天宮寺出家。五十歲那年,他翻山越嶺,不遠(yuǎn)千里,投于弘忍門下,從事打柴、汲水等勞役以求法。六年來,他夜以繼日在弘忍身邊服侍,深為弘忍器重,遂擢升其為上首弟子。在當(dāng)時(shí),神秀被大家公認(rèn)為禪宗的衣缽繼承人。弘忍感到自己漸漸老去,便想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這天,他召集眾僧,要求每人作一偈(梵語“頌”,即佛經(jīng)中的唱詞),以便了解各人的道行深淺。神秀悟道頗深,當(dāng)即在寺院的廊壁上題了一首偈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shí)時(shí)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偈詩中所說的“菩提樹”,即古印度的畢婆羅樹,它是一種普通得猶如楊、柳、桐、槐那樣的樹。當(dāng)年,年輕的悉達(dá)多王子在結(jié)束了六年的苦行之后,就坐在一棵畢婆羅樹下悟道成佛,被后世尊為釋迦牟尼。人們?yōu)榱烁心罘鹱孀C悟人生真理的不朽功德,把他悟道時(shí)給予他遮護(hù)的畢婆羅樹稱為菩提樹,也就是覺悟之樹。弘忍大師見到后大為贊賞,讓眾僧都來誦念此偈。一天,慧能聽到有人誦讀神秀作的偈語,就感嘆道:“聽起來確實(shí)很妙啊!可惜,境界不是很高?!钡搅艘归g,慧能央求一名會寫字的僧人在神秀的偈語旁邊另題了一首自己作的偈詩:“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的偈子表達(dá)的是一種出世的態(tài)度,它的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lǐng)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弘忍大師看到這個偈子后,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當(dāng)他聽說是慧能后,就命人將他叫來,并當(dāng)眾批評慧能:“你寫的亂七八糟,簡直是胡言亂語!”說完,又親自擦掉了這首偈詩,然后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轉(zhuǎn)身就走了。眾僧之中,唯有慧能真正理解了五祖的意思。這天夜晚,三更時(shí)分,慧能來到弘忍的禪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講解了佛教最重要的經(jīng)典之一《金剛經(jīng)》,并將衣缽傳給了他。慧能得法后,悄悄回到南方,隱居了十五年,才前往曹溪寶林寺。隨后,他又在韶州大梵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并傳授無相戒。嗣法弟子有行思、懷讓、神會、玄覺、慧忠、法海等四十余人。后來,法海匯集慧能的言行為《六祖壇經(jīng)》,這就是南宗。神秀在弘忍圓寂后,前往荊州當(dāng)陽山玉泉寺,二十余年中門人云集,這就是北宗。經(jīng)過神會的弘揚(yáng),南宗遂成為禪宗正統(tǒng),從此獨(dú)尊天下。而神秀創(chuàng)立的北宗則門庭寂寞,幾代之后就衰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