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殊的詩詞《柳梢青?吳中》

字號:

《柳梢青•吳中》上片寫船行所見的吳中春色;下片寫酒醒所見的吳中暮景。下面就和一起來欣賞下這首詩詞,歡迎閱讀!
    《柳梢青•吳中》
    宋•仲殊
    岸草平沙,吳王故苑,柳裊煙斜。雨后寒輕,風前香軟,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處,殘陽亂鴉。門外秋千,墻頭紅粉,深院誰家?
    【賞析】
    仲殊本名張揮,是杭州吳山寶月寺的和尚,其小詞玲瓏剔透,清新雋雅,為人稱道,宋人黃升在《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里說:“仲殊之詞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為最?!?BR>    這首《柳梢青•吳中》所寫是吳中景色?!坝旰蠛p,風前香軟,春在梨花”這三句緊承“吳王故苑,柳裊煙斜”兩句。詞人行船偶過吳王故地,正沉醉于山光水色之間,感慨于歷史興亡之時,突然發(fā)現一陣輕雨之后寒意淡淡,微風過處芳香柔和,原來正是雨后風中的梨花。雨后的江南有一點點的寒意,一陣春風輕輕拂過,帶來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微潤的梨花正在樹枝上閃著亮亮的水珠,楚楚動人。
    詞人在船上本來是浮光掠影,隨意觀看,更不知春之所在,一轉眼,畫面隨之一變,一幅春雨梨花圖映入眼簾,原來大好春色正在那千萬朵明麗似雪的梨花上,“雨后寒輕”這三句,寫江南吳中的春景如畫,韻味十足,細膩地刻畫出了雨后梨花怒放的迷人景象。春在哪里,春在梨花,這是一個奇特而又富有哲理的發(fā)現。
    辛棄疾有《鷓鴣天》說:“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币彩且粋€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現,亦是受到了仲殊和尚的啟發(fā)。
    擴展閱讀:仲殊的簡介
    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
    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游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為僧,先后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兆诔鐚幠觊g自縊而死。
    蘇軾稱仲殊“能文善詩及歌詞,皆操筆立成,不點竄一字”(《稗?!繁尽吨玖帧肪?1)。其詩散見諸家筆記,如《京口懷古》、《潤州》等詩,雄放而有情致,頗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于詞作方面。有些描寫春情、別恨一類的作品。如〔訴衷情〕“涌金門外小瀛洲”、〔蝶戀花〕“開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譽為“篇篇奇麗,字字清婉”(《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更多的詞帶有蘇軾超邁橫絕的作風,這在他登臨懷古的作品中表現得尤為顯著,如〔金蕉葉〕“六朝遺恨連江表,都分付,倚樓吟嘯”,〔定風波〕“山色入江流不盡,古今一夢莫思量”,都于壯麗空闊的景物描繪中寄寓歷史的感慨,表現出超曠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寫“六和塔”,〔柳梢青〕寫“天涯”、“行人”,也都顯得清新灑脫。所以蘇軾說他“胸中無一毫發(fā)事”(《志林》卷11),“通脫無所著”(《東坡后集》卷一《破琴詩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詠花草的詞,卻既無寄托,又乏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