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南宋文學(xué)家、江湖詩派詩人,擅長七言絕句,詩作語言清新、意境高遠。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這首詩詞,歡迎閱讀!
1、《青溪閣》
江總能文土,空貽狎客名。
舊基荒草占,廢圃野人耕。
古柳無多樹,新蟬第一聲。
青溪固亡恙,依舊與孤城。
2、《詠先牌》
相隨萬里途,汝豈被名驅(qū)。
掛壁疑何用,辭家不可無。
店翁先酒掃,津吏認稱呼。
舉子無錢刻,惟將□紙糊。
3、《野蝶》
銀為須翅粉為肌,驅(qū)役春風(fēng)不解肥。
桃李上林無分到,可憐卻傍菜花飛。
4、《幽居書事》
客開雙佛塔,水繞數(shù)魚家。
酒剩沾鄰里,時平買釣車。
童閑唯伴鶴,樹老自成槎。
枕上關(guān)心事,侵晨掃落花。
5、《嘉興界》
平野無山見盡天,九分蘆葦一分煙。
悠悠綠水分枝港,撐出南鄰放鴨船。
6、《石頭感古》
夷甫諸人者,龜趺已故丘。
但能揮玉塵,不解冠兜鍪。
正朔從江左,經(jīng)營僅石頭。
中原雖可望,不忍上層樓。
7、《九日呈真直院》
秋負吹客客思家,破帽從渠自在斜。
腸斷故山歸未得,借人籬落種黃花。
8、《苔錢》
家貧地上卻錢流,朽貫?zāi)晟畈豢墒铡?BR> 若使用之堪買爵,等閑門巷亦封侯。
9、《謁半山祠》
歸去田疇問老農(nóng),力行新法竟何功。
已知供佛追前過,尚惜修書謝數(shù)公。
塑像難陪夫子壁,古祠誰訪覺王宮。
都來二百年間事,燕麥戎葵幾度風(fēng)。
10、《煙村》
隱隱煙村聞犬吠,欲尋尋不見人家。
只於橋斷溪回處,流出碧桃三數(shù)花。
擴展閱讀:葉紹翁的人物生平
葉紹翁原姓李,因受祖父李穎士所累,家業(yè)中衰,少時即給龍泉葉姓為子。宋光宗至宋寧宗期間,葉紹翁曾在朝廷做小官,與真德秀過從甚密,此后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葛天民互相酬唱,多有來往。
葉紹翁是江湖詩派詩人,他的詩以七言絕句,如《游園不值》:“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睔v來為人們所傳誦。
其他如《夜書所見》寫兒童夜挑促織,景象鮮明,反襯出客中的孤寂;《嘉興界》寫江南水鄉(xiāng)景色,頗饒風(fēng)味;《田家三詠》寫田家的生活片斷,平易含蓄,詞淡意遠,耐人尋味。另外,周密《齊東野語》載其詠史詩《漢武帝》一首,頗盡諷刺揶揄之能事。
葉紹翁詩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賢小集》本。他別著《四朝聞見錄》,雜敘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軼事,頗有史料價值,有《知不足齋叢書》本、《叢書集成》本。
1、《青溪閣》
江總能文土,空貽狎客名。
舊基荒草占,廢圃野人耕。
古柳無多樹,新蟬第一聲。
青溪固亡恙,依舊與孤城。
2、《詠先牌》
相隨萬里途,汝豈被名驅(qū)。
掛壁疑何用,辭家不可無。
店翁先酒掃,津吏認稱呼。
舉子無錢刻,惟將□紙糊。
3、《野蝶》
銀為須翅粉為肌,驅(qū)役春風(fēng)不解肥。
桃李上林無分到,可憐卻傍菜花飛。
4、《幽居書事》
客開雙佛塔,水繞數(shù)魚家。
酒剩沾鄰里,時平買釣車。
童閑唯伴鶴,樹老自成槎。
枕上關(guān)心事,侵晨掃落花。
5、《嘉興界》
平野無山見盡天,九分蘆葦一分煙。
悠悠綠水分枝港,撐出南鄰放鴨船。
6、《石頭感古》
夷甫諸人者,龜趺已故丘。
但能揮玉塵,不解冠兜鍪。
正朔從江左,經(jīng)營僅石頭。
中原雖可望,不忍上層樓。
7、《九日呈真直院》
秋負吹客客思家,破帽從渠自在斜。
腸斷故山歸未得,借人籬落種黃花。
8、《苔錢》
家貧地上卻錢流,朽貫?zāi)晟畈豢墒铡?BR> 若使用之堪買爵,等閑門巷亦封侯。
9、《謁半山祠》
歸去田疇問老農(nóng),力行新法竟何功。
已知供佛追前過,尚惜修書謝數(shù)公。
塑像難陪夫子壁,古祠誰訪覺王宮。
都來二百年間事,燕麥戎葵幾度風(fēng)。
10、《煙村》
隱隱煙村聞犬吠,欲尋尋不見人家。
只於橋斷溪回處,流出碧桃三數(shù)花。
擴展閱讀:葉紹翁的人物生平
葉紹翁原姓李,因受祖父李穎士所累,家業(yè)中衰,少時即給龍泉葉姓為子。宋光宗至宋寧宗期間,葉紹翁曾在朝廷做小官,與真德秀過從甚密,此后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葛天民互相酬唱,多有來往。
葉紹翁是江湖詩派詩人,他的詩以七言絕句,如《游園不值》:“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睔v來為人們所傳誦。
其他如《夜書所見》寫兒童夜挑促織,景象鮮明,反襯出客中的孤寂;《嘉興界》寫江南水鄉(xiāng)景色,頗饒風(fēng)味;《田家三詠》寫田家的生活片斷,平易含蓄,詞淡意遠,耐人尋味。另外,周密《齊東野語》載其詠史詩《漢武帝》一首,頗盡諷刺揶揄之能事。
葉紹翁詩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賢小集》本。他別著《四朝聞見錄》,雜敘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軼事,頗有史料價值,有《知不足齋叢書》本、《叢書集成》本。

